◎吴东骏
(南宁广播电视台,广西 南宁 530000)
短视频新闻作为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在传播形式、传播速率、覆盖面积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将短视频与新闻内容相结合,有利于扩大传统新闻媒体的受众范围,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启迪受众思想,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现阶段,传统新闻媒体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创作出更多优质短视频新闻内容,进而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与文化需求,拓展受众的视野。因此,新闻编辑工作者应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不断创新编辑形式,拓宽信息获取渠道,逐步提升短视频新闻质量。
传统新闻媒体主要依靠纸媒、广播电视媒介传播,其传播范围相对有限,内容相对单一,存在同质化现象。而短视频新闻则有着丰富的新闻内容,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层次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并借助剪辑技术与编导技术,以个性化形式表现出来。同时,短视频新闻种类非常多,上到重大时政报道,下到生活琐事,均有短视频新闻的身影。编辑形式与报道方法也非常多变,有较为严肃的语音报道,也有符合全年龄层的动画报道,还有较为平常的文字图片报道。受众群体可依据自身的阅读喜好,快速浏览短视频新闻内容。此外,短视频新闻在制作中应用了大量的自媒体技术,能从多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剖析,并以多种表现手法展示出来[1]。例如,2023 年8 月2 日黑龙江省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多个城市积水严重,稻田被淹没。各大媒体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部分新闻媒体聚焦于城市受灾情况,部分媒体则关注政府在汛期时做的工作准备,还有一部分媒体则将镜头放在抢险救灾的画面中。
传统新闻媒体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人力挖掘,如新闻采编记者对社会中新闻事件的记录,以及依靠通讯员提供新闻素材。在验证新闻真实性工作中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则使这一现象发生了改变,除原有的新闻资讯获取渠道以外,新闻工作者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中进行挖掘,在新闻APP 中与受众群体进行互动,获取新闻资讯,以及在门户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中增设素材投递板块。多元化的新闻资讯获取渠道,使新闻编辑工作得到简化,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新闻编辑工作者只需对新闻事件的来源进行确认、对新闻信息的真假进行核实以及对事件中的报道价值进行挖掘即可。
现阶段,文字搭配图片、视频搭配音乐的短视频新闻内容已经司空见惯,受众在阅读与观看的过程中逐渐出现审美疲劳,并对短视频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提出了更加多元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与在短视频新闻中的融入,使这一僵化的局面得到打破。同时,跨屏结合模式,以小屏带大屏形式的出现,也使受众对短视频的印象发生了改观。可以借助智能手机设备提前制作短视频新闻内容,为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积累受众,以此实现跨媒介联动。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众多短视频平台的诞生,为传统新闻媒体创新化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路径。个性化的表现形式与丰富多变的新闻内容,能在短时间内为新闻媒体积累大量的受众群体。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吸引了大量主流媒体的关注,并在几个主流短视频平台中开设官方账号,发布短视频新闻内容,如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等。但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高度重复的新闻内容,带给受众群体较差的观看体验。并对新闻媒体行业的影响力与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短视频新闻传播速率愈发缓慢。现阶段,部分新闻媒体所发布的短视频新闻内容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具体表现在内容零散单一,新闻内容缺少连贯性,叙述角度相同,并未从多角度进行探究。甚至出现了部分新闻媒体直接照搬文案内容、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二次报道的现象。
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使人们进入了“人人都是新闻资讯传播者”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发布新闻文章。由于缺少健全的新闻内容审核机制,加之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使得短视频新闻质量参差不齐。不少新闻媒体为博得更多流量与关注,在网络中发布大量不实言论与虚假信息,使受众在阅读观看的过程中受到不良舆论的引导,严重影响网络及社会舆论环境的和谐稳定。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中存在大量的“反转新闻”,使新闻媒体行业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对新闻素材的审核,在尚未探清新闻素材的来源与新闻素材的真实性的情况下,便编辑新闻内容发布于网络当中。随着新闻事件的不断发酵,事件后续结果的披露,受众发现短视频新闻报道的内容与真实事件有着较大的出入,该现象也被众多网友戏称为“两级反转”。
例如,某地村民黄某未经相关部门审批私自建桥收费,被判处寻衅滋事罪。该新闻一经报道便引发了受众的热烈探讨,最开始受众对法院做出的判罚提出强烈的不满,但随着事件的逐渐披露,受众对真相的逐步了解,新闻下方评论区的留言出现了两极化的情况。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受众在对新闻事件解读时往往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喜欢以先入为主的角度对事件进行讨论。而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是从客观角度出发,将事件的全部内容进行详细阐述。部分不良媒体正是利用受众的主观意识,不顾新闻事件的真实属性,采用夸大的标题吸引受众阅读,并在新闻内容中使用具有较强煽动性的语言,调动受众的情绪,使新闻事件的热度不断上涨,以此获得更多的利益。
短视频新闻内容浅显的主要原因是受视频时长的限制,以及新闻编辑工作者缺少对短视频新闻形式的正确认知,在制作短视频新闻时无法掌握关键点,导致短视频新闻内容缺少深度。娱乐化则是由人们审美观念与短视频平台发展方向所决定的,除专业新闻APP 以外,多数短视频平台的主旨是丰富受众的业余生活,具有较强的娱乐属性。部分新闻媒体在制作短视频新闻内容的过程中,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内容,并获得大量关注,忽视对新闻事件报道价值的挖掘,而是采用资料罗列配以夸张的表现手法的形式。
虚假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的思想认知,影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打击受众阅读的积极性。要想实现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内容声场的优化,就需要注重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不断完善网络审核机制,加大审核力度。对新闻资讯的来源进行追溯,保证短视频新闻内容的真实、完整[2]。在面对大量的新闻资讯时,新闻编辑工作者应做好新闻报道价值的挖掘工作,从众多的新闻资讯报道中选择最具报道价值与播报深度的新闻事件。并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进行核实。此外,新闻编辑工作者还要重点提高自身辨别真假的能力。在对新闻事件真实性进行核验时要采用最为科学、高效的方法。尤其是受众所提供的新闻素材,需要系统性验证,核实新闻素材的来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要采编记者前往发生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调查取证。若无法前往新闻事件现场,则要利用身边所有能利用的方式,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进行求证,如利用“电话回访,网络数据挖掘”等进行多方面求证。若新闻素材提供者无法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无论该新闻素材具有怎样的报道价值,报道后会引起怎样的舆论,带来怎样的社会与经济效益,都不予录用。同时,针对该提供者提供的其他新闻素材的真实性进行系统核查,以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双重发展背景下,优质的短视频新闻内容会受到更多受众的追捧,并主动参与到优质新闻传播工作当中。在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新闻要想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就需要秉持与时俱进的原则,革新创作理念,不断追求更加卓越的短视频新闻内容[3]。首先,在选题方面,要与受众的现实生活有高度的契合性。选取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受众情感上的共振。例如,关注民生问题,帮助群众解决“看病难、上学难、停车难”等问题,并在新闻报道后与群众在评论区内形成互动,了解群众对该短视频新闻内容的看法与见解,结合群众提供的宝贵意见不断调整新闻创作方向。
其次,在编辑工作中需要新闻编辑人员从多角度、多层面入手,采用多样的叙述手法对新闻事件进行剖析。编辑工作人员应贯彻落实自身工作责任,不仅要为受众展示新闻事件的全貌,而且还要为受众凝练新闻报道主题,使短视频新闻内容更有深度,更具有思考价值,尤其是在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中,更要引导受众探讨其背后的社会现象,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在新闻内容的编写中,编辑工作者还要注重受众的观看体验,由于是短视频新闻,需要从视觉、听觉上给予受众较强的刺激,使其在观看过程中能时刻保持新鲜感。例如,在报道法律类新闻事件时,由于该新闻报道具有较强的普法性质,所使用的报道方式要尽可能地贴近受众的理解和认知,适当地使用动画与漫画的形式,构建较为轻松愉快的环境。而在重大刑事案件的报道中,则应使用较为严肃的音乐,凸显事件的严重性与急迫性。通过渲染氛围的形式,引起受众的关注。
大数据与短视频新闻生产活动的结合,使编辑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喜好,也使编辑工作者获取新闻素材的渠道得到拓宽。编辑工作者可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挖掘更多受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不断增强短视频新闻内容的可读性[4]。同时,AI 技术在短视频新闻创作中的融入,能结合图片与数据信息,自动生成新闻作品。例如,ChatGPT 的出现,将人工智能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其多样化的功能能根据编辑工作者提供的要求,自动化生成文章,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短视频新闻内容的产出。
此外,AR 技术的应用,使短视频新闻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受众在观看短视频新闻内容的过程中能自由调整角度,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并给受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但AR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因为能应用该项技术的新闻报道相对较少,应用范围较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AR 技术将会在短视频新闻报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丰收的变化》采用VR 技术和360°视频的形式,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可看到我国农村的全景,借助3D 建模技术给予受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农村生活产生全新的认知。
在新设备方面,与传统的摄像机相比,单反相机、视频机、运动相机、手机等小型设备在短视频的拍摄中有着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便捷性。同时,在拍摄中搭配设备专有的套件,例如云台、设备支架、补光灯和无线麦克风等,可以更好地提升短视频的画质和声音效果。针对于高空拍摄,小巧易操作的无人机又能带来更好的拍摄效果。所以强化新设备的运用,对短视频优质内容的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助力。
人才是保障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能真正实现持续发展目标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的强大动力。短视频新闻要想创作出更为优质的内容,还需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优秀人才招聘计划。为专业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加宽广、稳定的平台,并在工作中树立长远学习的理念,提供多样化服务与帮助[5]。
第一,加强对内部在岗的编辑员工的培训。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的方式,增强在岗的编辑员工的业务素质,在具体的培训中,首先,要加强对编辑信息的提炼,由于短视频的时长比较短,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好一个故事,需要具有很强的信息提取能力,可以对大量复杂的信息进行总结和提炼,并以突出主题为前提,对其叙述的结构进行了整理,使其具有简洁而又不失去内涵的特点。其次,要加强新技术、新知识、新观念的训练。随着时代的进步、资讯科技的更新,编者必须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观念,这样他们就可以针对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方式来进行创作,从而创作出更加具有个人特色,更加符合当下受众审美观的新闻作品。
第二,重视外来人才的引入。针对具备多年短视频新闻编辑工作的优秀工作者,新闻媒体单位在经过考察后,可以可为其提供更有吸引力的薪资报酬,拓宽其在本单位的晋升空间,并提高相应的福利待遇。在熟悉工作流程以及新闻创作内容符合规定后,可根据创作的新闻内容为其具体分配岗位。此外,新闻媒体单位还要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招聘更多具有较强专业能力与过硬综合素养的大学生。大学生由于毕业之前很少接触到新闻制作工作,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其思维模式尚未被工作模式所束缚,在新闻编辑工作中有着较强的发散思维,思考方式较为新奇,对新闻报道价值的挖掘有着积极作用。同时,招聘应届大学生也有助于新闻媒体了解青年群体的观看喜好与阅读习惯,进而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符合青年群体审美观念的短视频新闻内容。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下的短视频新闻内容生产要想得到优化,就需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与“精品化”理念。在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客观性的前提下,不断丰富表现形式,融入更多创新元素。在短视频新闻内容创作中,注重改善受众的观看体验,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同时,重点加强优质内容生产团队建设,为短视频新闻编辑工作带来更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