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亿华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国际传播融媒体中心,海南 海口 570206)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新时代的社会呈现出多元发展、信息爆炸、科技普及等特征,这不仅对新闻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激发了媒体的探索与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面临被淘汰的压力,新媒体在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信息真实性、传播深度等方面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中找到平衡点,发挥各类媒体的优势,成为了新闻传播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和电视,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受众基础,仍然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信息深度挖掘和专业报道方面。传统媒体在主题报道中往往能够提供更为翔实、全面的信息,通过深入采访和调查,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背景和维度,有助于受众深度理解新闻事件。但新媒体的兴起也带来了报道方式和传播效应的革新,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平台,以其即时性、互动性和广泛的传播渠道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力量,新媒体报道更加注重多媒体融合,通过图文并茂、视频直播等手段,生动直观地呈现新闻事件,更容易引起年轻群体的关注,社交媒体平台也为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形成了多中心、全方位的传播网络[1]。然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传统媒体更注重深度剖析和权威性解读,而新媒体则更强调即时性和轻松互动,在内容生产和传播速度上,新媒体更灵活迅速,但也容易受制于短期热点和点击率导向。传统媒体虽然较为稳重,但在迎合年轻受众、增强互动性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在新时代主题报道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结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媒体应善于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范围,增强互动性,而新媒体则需借鉴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经验,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这种整合有助于实现信息的全面传递,更好地满足受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在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中,受众需求与媒体职责的平衡成为媒体面临的重要挑战。受众对于新闻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愈发多样化,包括信息的全面性、深度性、时效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媒体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也需要履行其社会责任,确保信息的真实、客观、公正,保持媒体的专业性和独立性[2]。一方面,随着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受众对新闻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呈现出碎片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受众更加关注个体化的信息需求,追求与自身兴趣、关注点相关的新闻内容,这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内容定制和个性化推送的要求,迫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报道中更灵活地满足不同细分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媒体作为社会的信息传播者,其职责在于报道真实的新闻,推动社会进步。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媒体需要确保信息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过度商业化和炒作。尤其是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媒体更应以深度、权威、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新闻,为社会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引导受众形成理性、全面的认知。因此,新时代主题报道中的媒体要在大众需求与媒体职责之间找到平衡点,媒体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受众反馈等手段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同时保持对于真实新闻的执着追求。通过创新报道形式、提升报道质量,媒体能够在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不失公共性和社会责任感,确保新闻传播的良性发展,这种平衡是新时代主题报道能够真正服务社会、引导舆论的关键所在。
数据驱动的新闻生产是媒体叙事策略的重要创新点。大数据分析在主题报道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信息采集的深度和广度上,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媒体可以获取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实现对事件背后的隐藏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3]。如在公共卫生危机主题报道中,通过分析医疗、疫情传播路径等数据,媒体能够更好地呈现疫情传播的趋势和影响,提供更具有说服力的报道。数据可视化技术的运用也在主题报道中展现出显著效果,通过将抽象的数据用图表、地图等形式进行呈现,不仅使得复杂的信息更易理解,而且还能够增强报道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如在气候变化主题报道中,通过温度曲线、极端天气地图等数据可视化手段,媒体能够直观地展示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使受众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气象数据。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数据应用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至关重要,误导性或不准确的数据可能导致报道的失真,影响受众对于主题的理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资源的不断积累,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在新时代主题报道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媒体需要不断提升数据分析的专业水平,灵活运用各种可视化工具,以更好地服务受众,提升新时代主题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多媒体融合报道成为一项关键的叙事策略创新,旨在更全面、生动地呈现新闻内容,图文并茂、视频直播等应用为主题报道注入更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提升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首先,图文并茂和视频直播等形式的应用丰富了报道的表现手段,通过精心搭配图像和文字,媒体可以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主题内容,其不仅可以帮助受众更直观地理解事件的经过,而且还能通过图片、插图等形式增强报道的表现力[4]。同时,视频直播为新闻报道增强了实时性和互动性,通过直播,媒体能够实时将事件呈现给受众,受众可以通过评论、互动等方式参与报道过程,加深与新闻事件的互动体验。其次,社交媒体平台为媒体提供了广泛的传播渠道,能够更迅速地将主题报道推送到受众视野中,媒体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图文内容、视频片段,可以更好地引起受众的关注,形成更广泛的话题讨论。此外,社交媒体还提供了实时反馈的机会,媒体可以通过观察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和互动了解受众的反馈,有助于及时调整报道策略和提升互动效果。因此,新时代主题报道的成功,离不开多媒体融合报道的专业运用,以更好地满足受众对于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需求。
首先,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为叙事策略注入了创新动力,推动了报道方式的深度演变。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为用户提供深度体验的创新方式,使主题报道更具沉浸感。例如,在环保主题报道中,通过VR 技术,受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森林砍伐的现场,提升了对环境问题的感知力和关注度,这种深度体验不仅丰富了报道形式,而且还使受众更好地理解报道的主题,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与参与。其次,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得与受众的互动更加丰富,VR 的互动性使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参与者和体验者。在社会治理主题报道中,通过AR 技术受众可以利用手机摄像头实时看到城市规划的虚拟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政策的实施和影响,这样的互动体验不仅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而且还激发了受众对于主题的关注,拉近了受众与报道主题的距离。
完善党台党报报道新机制是体现政治引领力的重要途径。党台党报是治理国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的重大任务,具有明确的党性和政治导向。在重大主题报道中,通过完善报道机制,党台党报能够更好地对新闻事件进行策划、组织和传播,确保报道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这种机制的完善不仅包括对报道内容的精准把控,而且涉及到编辑、发布等各个环节的全面优化,以确保主题报道在传播中更符合正确的政治导向[5]。政治引领力在新时代主题报道中的体现还表现为对于正确政治导向的坚持。媒体开展重大主题报道,要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并在报道中引导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涉及国家政策、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主题报道中,媒体需要明确正确的政治导向,积极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认知,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政治引领力在主题报道中体现得非常显著,通过对党台党报的机制不断优化,加强对主题报道的政治引导,媒体积极引领正确的舆论方向,党台党报在报道中更加注重对国家政策和党的声音的传播,使得主题报道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
首先,新媒体的运用是提升思想引领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工具,主题报道可以更加迅速、直观地触达广大受众。例如,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报道可以通过新媒体发布村民脱贫致富的实例视频,使普通民众亲身感受到振兴的成果,从而引发对这一主题的深刻思考和关注。其次,增强报道的思想性和引导性是巩固思想引领力的关键手段。在报道中媒体应注重提炼出主题的核心理念,引导公众深入思考。以央视推出的“中国梦·我的梦”系列报道为例,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一系列主题报道,该系列以个人奋斗故事为主线,深入剖析中国梦的内涵,通过新媒体形式(包括短视频、微博、小程序等)使主题深入人心。报道中突出了各行各业的平凡人物,通过他们的奋斗和付出,引导受众思考如何在自身岗位上实现中国梦,这一系列报道不仅通过新媒体平台迅速传播,更在思想性和引导性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引领了受众对于中国梦的深入思考。
创新舆论引导手段是提升舆论引领力的关键。新时代媒体需要不断创新引导舆论的手段,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可以采用互动性更强、参与感更强的舆论引导方式,如线上投票、网络问卷、社交媒体互动等,使受众积极参与到主题讨论中,从而取得更加广泛而深入的舆论引导效果,这样的创新手段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而且还有助于形成更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舆论。构建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领体系也是巩固舆论引领力的战略方法。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更加多元,舆论场域更加广泛,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更加全面、多层次的舆论引领体系[6]。可以通过融合传统媒体、新媒体,形成一个信息传播的闭环,确保主题报道在不同媒体之间实现有机衔接,形成强大的舆论引领力,这种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将主题报道传播得更远、更深,而且也有利于形成更为集中而有力的舆论引导效果。以新浪微博为例,通过开展“热搜榜”和“话题榜”等活动,将热点新闻、重大主题报道迅速推送给广大用户。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各大媒体机构通过发布有深度、有争议性的主题报道,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机制,使这些报道在短时间内引发广泛的关注,同时通过互动投票、在线辩论等形式,促使用户积极参与,形成了一个互动性极强的舆论引领体系,不仅加强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而且更好地实现了舆论引导的目标。
首先,传承与创新文化元素的整合是提升文化引领力的关键策略。主题报道不仅要传递信息,更要通过文化的整合来提升报道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媒体可以为主题报道赋予更深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同时,通过创新手段,如音乐、艺术、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媒体可以使主题报道更富有创意和吸引力,如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入现代艺术表达方式,加深主题报道在文化层面的影响。其次,主题报道中的文化表达与传播是提升文化引领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挖掘主题事件与当地文化的关系,将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报道中,使报道更贴近受众情感。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该纪录片系列通过对我国各地不同地方美食的挖掘,将食物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表达,通过深入的故事叙述,受众不仅了解到各地的美食,而且感受到了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引领的报道手法使得受众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国的多元文化。总之,通过传承与创新文化元素的整合和主题报道中的文化表达与传播,媒体可以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力,使主题报道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深刻地影响受众,这种策略不仅使主题报道更富有情感和文化内涵,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媒体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催生了前所未有的新闻传播格局,挑战与机遇同在,传统与创新交融。社会的多元发展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推动了新闻报道的全面深化,而新媒体的兴起则为传播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在这个时代的十字路口,人们需要保持敏锐的嗅觉,适应变革,勇于创新,唯有如此才能在信息时代的激流中立足,持续前行,引领新闻传播不断迈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