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嘉兴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双塔小学,福建 厦门 361021)
教育的本质一是知识的传递,二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培养人才的需求,跨学科融合教学无疑成了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新亮点,呈现出了无限的可能性。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而语文又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和塑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现代教育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教学,以此来追求更加深入、高效、系统化的教学效果。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学习极为重要,不仅能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而且还能推动语文学科教学的多向性开展。
首先,多学科融合教学可以为语文课程提供丰富的资源。例如,在学习语文知识点时,教师可同步引入其他学科的信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使之相辅相成。其次,通过多学科融合,语文课程教学不再是纯文字的解读,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等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十分清晰的界限,这种孤立的教学会导致各科学的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而实现小学语文与多学科融合教学,既能为学生提供更具开放性的学习平台,又能使他们学到更多知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多学科融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例如,在学习“家乡”这一主题课程时,学生不仅可以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解读、分析文本内容,而且还能够从地理、历史等视角出发,多方了解家乡的文化背景、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能学生从多维度入手接触各类知识,深化对所学主题的理解,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大语文教育观所强调的不仅是纯粹的文本信息或句法解读,而且是要培养学生对文化、社会、历史、科学等不同知识领域的多元认知,为多学科的融合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核心学科,在跨学科融合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在教学古文时会涉及地理与历史文化背景的探索;在解读现代文时会关联到数学、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知识。
新课改教学目标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获取知识、使用知识,并切实感受语文知识的应用价值。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也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的教学视角,帮助教师从固有的教学模式中跳出来,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完成教学创新任务。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音乐、美术、戏剧等多元艺术,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和表达文本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为后续更高难度的课程教学奠定基础。
语文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为人们搭建了文字交流的桥梁。语文还是一把万能的金钥匙,为学生开启了学习、探究其他学科知识的大门。
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互不只是表面信息的重叠,而是源于学科之间的知识内涵与教学共性。其一,语文学科中的古代文学作品本身具有见证历史、记录历史的功能。例如,在很多古诗词作品中,作者对山水的描写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却蕴含着极为丰富、深邃的人文背景。教学中,教师联系远久的人文和地理,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古时的地理特点与人文风情。再结合教师的细心指导,学生能从古诗词中学到很多有关历史、地理等知识信息,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其二,来自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也常常被学生用于写作的素材。例如,在写作有关于太阳的作文时,教师可向学生科普一些天文知识,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为广泛,使其能从科学的角度对太阳进行多方面探究,更为客观、形象地描写太阳,增强文章的深度和可读性。
在当今的教育中,教师对小学生的知识教育不再限于文字表面,而是透过文字信息,引导和帮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文本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以此来满足学生对于真实世界的探索欲望。数学,作为描述、解释现实世界的精准语言和量度工具,同语文学科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通过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有机融合,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详细地理解文本,提升对文本知识的立体感受,锻炼跨学科思维的能力。事实上,文本中的数字信息链接着语文与数学学科。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中,数字不再是冰冷的符号,文字也不再是平面化的表达,它们背后所承载的实际意义均能在融合教学情境中予以交互性呈现,使语文学科获得生动、具体的实例支撑,使数学学科获得更加鲜活的文学与艺术气息的表述。
以《赵州桥》一课为例,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一项创意活动:设计一座你心目中的赵州桥。学生先要从课文中提取关键的数字信息,例如赵州桥的长度与宽度等。随后再利用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如硬纸板、木棍等,自行制作一个等比例缩小的赵州桥模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要主动地获取信息数据,还要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如测量、比例等,为设计、制作赵州桥模型提供数据支撑,使数学知识再次得到应用和巩固。课堂中,教师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深度解读,获取更多关于赵州桥的信息,如形状、颜色、年代等,以此来检验学生设计的模型是否符合文中的描述。这样的融合教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动手能力,还让学生从文中感受到了赵州桥的雄伟与壮观,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阶段,将语文和道德与法治融合教学,不仅能有效激活和冲击学生的心灵,还能让他们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内化道德伦理。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堂中的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让语文课程不再是孤立存在的文字,而是成为兼顾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综合学问,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一课时,文章中所描述的亲子之情没有局限于母子之间,而是传递出了带有普世价值的道德观。在教学活动之初,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唐代诗人孟郊的视频短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游子吟》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和文化脉络。随后,教师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反复诵读这首古诗,且将自己带入文中,深层次探寻《慈母情深》一文中所传递的情感内涵。最后,将学生分成多个活动小组,并为他们创设以下讨论话题:“文中的母亲有哪些地方令我们感动?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道德行为值得我们去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母亲对于孩子的感情是出于天性;还有的学生表示,文中母亲所表现出爱的是一种大爱,超过了一切。
小学语文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融合教学既挖掘了语文课程中所蕴含的道德及伦理规范,又渗透着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都十分推崇“文”与“艺”之间的天然连接。语文与音乐学科的融合教学,将会让学生在“艺术殿堂”里享受音乐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音乐本身带有浓厚的情感内涵,为语文文本赋予更加鲜活的生命。在音乐艺术的加持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为平面的文字信息创造背景,更为准确地理解和体验作者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题临安邸》这首诗时,对于生活经验相对匮乏的小学生来说,诗歌中所描述的场景与传递的情感相对晦涩,教师如果仍然沿用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诗意,而且还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应该利用音乐的力量,为学生播放悠扬的古筝音乐,让学生在古典音乐的意境中朗读诗歌。伴随着音乐画卷的徐徐展开,学生对于江南水乡的向往之情也显露脸上,仿佛已经置身于那水墨画一般的醉人景色之中:轻柔的湖面水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无一不让学生心驰神往……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视听感受,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宋朝时期的西湖景色,让学生在音乐的陪伴下,画面的感染中直观地欣赏如梦似幻的江南美景,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从教育史的角度审视,科学与文科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相互影响。小学语文与科学之间的融合教学也非常贴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因为语文学科能够通过文字载体传递情感与故事,科学则能为学生提供现实根据与参照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文本。
以小学语文《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为例,蝙蝠夜间飞行为语文与科学提供了融合的契机。教师首先设问: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接着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将有关描写蝙蝠飞行的句子、段落划上横线,让学生自己捋清原理:蝙蝠飞行时利用生物声纳定位,识别周围的环境和猎物,并发出高频声波,当这些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就会反射回来被蝙蝠接收,从而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接着,再用设问让学生弄清飞机飞行的原理:飞机上装有雷达系统。飞机飞行时发出无线电波,当电波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通过计算反射的时间差来判断物体的位置。随后,教师设计实践活动,如制作简易的“声纳模型”或使用特定软件模拟雷达原理等,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这种定位方式的奥妙。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他们探索其他生物或技术设备是否也利用了相似的机制。例如,某些鱼类是如何在深海中通过生物声纳导航活动的;汽车上的倒车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等等。
通过语文与科学融合教学,能让学生扎实地学习和理解本课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趣味,激发爱科学的热情,培养科创精神。
语文为载体,美术为表达,两者之间异曲同工。教师通过策略性的引导,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更有深度的学习体验。从理论的角度看,语文和美术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共同的“职责和任务”,即探索与表达,将自己对情感、文化和价值的认知传递给世人。语文提供了文化和历史背景,美术则提供了一种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
以《四季之美》为例,教师不仅要注重文本的深度解读,还要通过引入美术活动,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参与。在深入解析课文后,教师应利用视觉课件来展现四季独特的美景,如,春日的樱花烂漫,夏日的阳光普照,秋天的枫叶如火以及冬日的白雪皑皑。在学生感受了四季之美的变化和魅力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挑选自己心中喜爱的季节进行绘画创意。
两种学科的融合教学不仅充满情趣,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升华和培养了学生多元的情感与审美观念。
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教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语言、思维的碰撞与交汇。这种双向的特性为跨文化教学打开了新的维度,使得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融合。教师必须注意到这两种语言在认知机制上的差异和相似性,并利用这些认知特性,为学生构建一个更为有效、有深度的学习模式。
以《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为例,课前,教师别出心裁地设问:同学们,你们谁会用英语说“中国”这个单词?请上台在黑板上写出来。同学们纷纷举手,教师点名一位学生用英文说出“中国”,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来:China。接着,再设一问:你们谁能用英文说“我爱中国”?并上台写出这一英文句子?学生们仍然踊跃举手,教师仍然点名一位学生用英文说出“我爱中国”,且上台将这句英文书写在黑板:I love China.一时间,学生个个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课文中三次出现了“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全意爱着的中国”这句话。教师简单介绍时代背景,指导学生深情朗读,认真学习文本内容,并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灵活运用英文表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情感的领悟,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并同时教会学生这句话的英语表达——“Farewell,China I love,ChinaIlovewholeheartedly.”且让学生们再次深情地用英文朗读。
通过这一别出心裁的课前提问,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别出心裁的课堂情境,引出别出心裁的有效课堂。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兴致勃勃,用心学习,还学习和巩固了英语知识,真是一举几得。
在探索小学语文与多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课程设计不能是简单的学科内容拼接或浅显结合,而应超越单一学科的界限,借鉴多学科的特色和理念进行深度融合,且不断探索和创新,实现教育战略的反思与重塑。21 世纪是个知识爆炸、变革迅猛的时代。小学语文与多学科融合教学为广大教师构建了一个科学、高效、有序、拓展视野的教学平台,不仅是教育领域的创新尝试,更预示着未来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为教育的多元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