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玲
(长城华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德阳 618000)
银行业是风险易发高发行业,防范化解风险是银行业的永恒主题,而作为银行业中数量最多的主体,中小银行受到体制机制、技术、渠道、人才及资源等方面的限制,风险识别和处置能力相对较弱;近年来,中小银行风险事件频发,外部监督日益趋严,作为银行风险防控的“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面临较大风险和挑战,制定审计转型策略势在必行。
近年来,审计事业获得国家的高度重视,审计事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在2018年的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就已经指出“要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整合优化资源,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加快形成审计工作全国一盘棋,增强审计监督合力”,为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同年,《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实施,为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国家层面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审计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新契机、新平台,但与此同时,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审计面更广、深度更深、工作量更大、质量要求更高、追责问责更严。
银行不仅是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承载体,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其安全稳健发展对经济有着深远影响。近年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中国经济领域的关键词,而作为银行风险防线的重要关口,银行内部审计担负重要使命。新时代背景下,银行内部审计应对照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准确把握自身定位:一是监督银行对国家重大金融政策的部署落实;二是监督银行对审计署、行业监管机构等要求的贯彻落实;三是监督银行对本行党委决策、战略方针的执行情况,着眼于促进银行高质量发展,推动银行目标的顺利实施。因此,新时代内部审计定位,不仅要站在银行自身层面,做好银行的卫士,做好高管层的谋士;还要站在行业甚至国家层面,作为大监督体系的一员,做“经济体检者”。
对照新定位,新时代银行内部审计职能面临新要求:一是应致力于推动政策方针畅通落地,当好重大政策“督查员”,找出阻碍政策落实的堵点、难点、痛点。二是应致力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利器作用,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及结果运用,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和担当作为。三是应致力于揭示各类风险隐患和违法违规问题,当好银行“安全员”,促进银行合规审慎运营。四是应致力于推动审计整改和结果运用,当好整改动作的“推动者”,助力银行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五是应致力于揭示和反映银行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趋势,开展研究型审计,为银行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当前,中小银行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内部审计应坚持风险导向基本理念,积极探索转型发展路径。
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一方面,有助于审计工作明确目标、找准重心,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紧跟党的理论步伐,深刻理解党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把牢党领导审计工作的“方向盘”。二是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推动落实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思考在银行内部贯彻落实的难点和痛点,依法开展审计,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三是完善党领导内部审计工作的体制和相关工作机制,建立独立垂直的内部审计体系,建立健全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等。
作为增加企业价值和促进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能部门,内部审计要着眼于银行发展战略全局,推动银行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一方面,紧扣银行主要矛盾变化,将审计重点与“三会一层”关注的重要任务推进、重点风险领域、重大政策落实、重大资金使用等精准对接;另一方面,在查找问题和风险隐患时,要站在高管层角度,从全局性、前瞻性视角重视和分析审计发现的各种情况,客观揭示银行经营管理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和突出矛盾,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能见效的审计意见及建议。
当前,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银行的服务方式、管理模式、竞争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各类管理活动也在逐步数字化,为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工作需要,中小银行内部审计也需紧跟时代步伐,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审计监督工具,提升审计技术能力,才能高质量完成新时代审计任务。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队伍是行动的基础和源泉,内部审计要真正发挥作用,实现既定目标,关键要有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内审队伍。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本身风险管理基础薄弱,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为了更好地审查和评价银行经营及风险管理情况,并且在需要时提供良好的审计咨询,内部审计需要不断加强审计人才培养和专业能力建设。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在对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计划和调整内部审计工作,对审计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一种审计策略。在实践中,中小银行可以将年度内拟开展的项目分为四大类:监管要求必须开展的项目、委托开展的项目、内部制度规定开展的项目、基于风险评估后自主开展的项目。通过对监管制度进行梳理后发现,商业银行每年必须开展的常规性项目较多,几乎占据了中小银行年度审计计划的一半,加之审计人员流动等其他因素,对本身审计力量就薄弱的中小银行而言已形成较大压力,自主开展项目的预留空间较小,因此,如何自选项目尤为关键。
一是加强研究分析,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一方面,从宏观角度看,加强宏观形势研判,预见银行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看,研究银行战略目标及规划,做好对标,制定内部审计的中长期计划。二是加强沟通交流,多渠道获取信息。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汇报,准确把握监管风向标;加强与同行沟通,共享信息资源;加强与高级管理层的汇报沟通,及时了解领导层关注的重点领域;加强与总行部门的横向沟通,积极收集总行部门年度检查计划及日常检查发现问题情况等;加强与一线机构的沟通,了解其经营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三是构建多维度风险评估体系并确定其优先级。一方面,是根据收集到的以往检查情况(内部审计、其他内部检查、外部检查)初步确定某领域的风险等级及发生概率高低;另一方面,是根据对监管政策分析、领导层关注事项分析、银行自身发展现状、风险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其他部门检查计划分析等,初步预判某领域的重要性、审计的必要性。然后综合考虑风险等级、发生概率、重要性、必要性等因素,对拟审计领域进行优先排序。四是估算资源并初步拟定实施方式。中小银行往往存在自身审计资源有限的问题,因此,在拟定审计计划时必须做好资源的估算,即结合项目大小、难易程度、重要程度等因素,初步确定拟审计领域的审计方式(专项审计/融入其他项目审计)、组织方式(自主/外包/自主+外包)、人员需求、经费需求、时间需求;然后在总的人员、财务、时间等资源限额内,对自选项目进行调整。五是沟通汇报计划。审计计划初稿形成后,需要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并报董事会或其授权的专委会审议后实施。值得注意的是,年度审计计划不是一层不变的,风险评估也并非一年一次,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内部审计需要经常甚至持续开展风险评估,并不断更新和调整年度审计计划。
中小银行内部审计在自身审计任务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采取“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策略。
一是规范动作全覆盖。内部审计机构应充分收集各类监管制度和内部制度,建立常规项目清单,包括项目名称、监管要求、内规要求、审计对象、审计频率、审计对象全覆盖周期、报送对象等要素,为年度审计计划的拟定提供参考,从而确保审计事项无遗漏、审计范围全覆盖。二是自选动作抓重点。审计发现问题不难,审计的核心价值也不在于查的单位多、项目多、问题多,关键要把一个单位、项目查深查透、查清查实,把风险充分揭示。因此,内部审计机构需明确年度审计的重点,包括重点项目和项目的重点方面。三是分步实施稳推进。年度审计计划和重点确定后,内部审计机构要做好统筹分析,分析不同审计项目间的关联性、审计项目与其他部门检查项目的关联性。对未要求必须开展专项审计的项目,可探索与其他关联项目合并开展;对不能合并开展但关联性较大的项目可采取一个审计组实施、一次进点、统一部署的同步实施策略。
在具体实施审计时,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将风险导向理念贯穿审计全过程,并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穿透是否合规表象,深挖问题背后存在的资金损失风险、员工道德风险等核心,强化风险揭示深度。一是加强对体制机制的审计,关注制度安排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治理结构是否存在明显不合理等;二是加强全流程审计,关注业务流程或管理环节的漏洞;三是运用好统计与分析,尽力勾画被审计领域全貌。四是充分利用非现场审计,一方面,达到前移审计关口、及时提示风险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审计线索为现场审计精准抽样提供参考。五是强化沟通交流,积极构建与银行内部各相关部门和经营机构风险防控合力,实现信息共享。六是加强研究分析,对审计发现情况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包括问题成因分析、发生频次分析、影响情况分析等,必要时可与多部门共同分析研究。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内部审计须践行“大质控”的审计管理理念,着力提升审计质量。
一是加强项目管理。首先,要落实项目责任制,在审计组队时,根据项目性质、复杂程度、难易程度等因素配备与审计项目相适宜的审计组成员,明确项目组长、主审及各审计人员的职责分工。其次,要强化作业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其编制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审计人员要客观地反映项目实施情况,完整、清晰、准确记录审查的情况。最后,要严格执行复核程序,对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问题清单、审计报告等环节层层把关、级级负责。二是常态化审计例会,扎实推进审计项目进度;为保障年度审计项目计划顺利开展,强化内部交流和学习,内部审计机构可采取部门例会制度,一方面,汇报项目进展、通报信息、业务学习、传达上级重要精神和工作指示,并对下一步工作开展进行安排和部署;另一方面,集体探讨和研究,寻求改进性的工作思路,分享工作中好的方法、技巧、案例,便于审计人员相互借鉴学习。三是完善内部考核评价机制,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包含重要性、效益性、效率性、创新性、适用性、规范性等多维度的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项目质量考核结果与审计人员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并作为个人评优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励审计人员充分发挥潜能,做好审计项目。
一是建立审计问题台账管理机制,将审计发现问题全部纳入台账,逐项逐条列明问题描述、整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整改情况、问责情况等要素,并落实专人管理,定期更新,实行销号管理;同时,建立整改情况及问责情况多级复核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及问责落实到位,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要持续跟踪直至整改完毕,必要时还可开展整改“回头看”。二是建立整改督导机制。对于审计发现的高风险类别问题、频发问题、跨经营单位问题、整改难度大问题及需要提请管理层特别注意事项和审计建议,可采取共同督导形式,移送总行对口管理部门牵头督导整改。三是建立整改报告及通报机制。一方面,定期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审计工作情况,包括重大问题的整改情况等;另一方面,可将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以达到审计“一家教育一片”的效果。四是建立审计条线专项考核方案。设计多维度的考核指标,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配合情况、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情况、问题问责情况、问题整改情况等,并将考核结果纳入被审计单位绩效考核,从而提高其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视程度。
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定位和职能作用,探讨了中小银行内部审计的转型策略,指出了中小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具体实施路径,希望可以为相关行业及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