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腔镜与开放式甲状腺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

2024-04-28 04:31黄绍龙龙杨何锋辉
中外医疗 2024年5期
关键词:腔镜良性颈部

黄绍龙,龙杨,何锋辉

铜仁市人民医院甲乳外科,贵州铜仁 554300

在临床当中,甲状腺肿瘤比较常见,属于颈部肿瘤的一种,其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但绝大部分为良性甲状腺肿瘤,且从患病群体来看,女性要比男性多。甲状腺肿瘤的发生,还没有明确的病因,一些研究认为,其与不良情绪、生活方式,不合理饮食结构、体质等有关[1]。良性肿瘤往往缺乏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肿瘤会逐渐增大,造成对邻近组织(神经、食管等)的压迫,患者会表现出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此外,肿瘤还会导致出血,引起患者突然胀痛、呼吸困难等,需予以急救干预。对良性甲状腺肿瘤,以手术方式为主,尽管传统开放性手术的疗效确切,能彻底清除肿瘤,但切口较大、出血量多,影响更快地恢复,并且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切口瘀血、喉返神经损伤、吞咽障碍等[2]。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在其辅助下,颈部行小切口手术,属于微创方式,切口较小,创伤轻,瘢痕也小,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本研究方便选取2022 年6月—2023 年5 月铜仁市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74 例良性甲状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腔镜与开放式甲状腺手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本院甲乳外科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瘤患者74 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 例。对照组男13 例,女24 例;年龄22~67 岁,平均(42.38±4.01)岁;患病6 个月~8 年,平均(3.12±1.01)年;甲状腺肿瘤单侧18 例,双侧19 例。观察组男14 例,女23 例;年龄23~66 岁,平均(41.97±3.89)岁;病程5 个月~9年,平均(3.15±1.09)年;甲状腺肿瘤单侧17 例,双侧20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文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202207)。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技术及病理检查得到确诊;②肿瘤直径<5 cm;③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颈部有过手术史者;②心、肺、肝等严重病变者;③对手术不耐受者;④伴有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纳入患者需要全面进行术前检查,对良性甲状腺肿瘤的位置、大小、数量等进行充分地掌握,依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手术,行全麻气管内插管,帮助患者调整到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选择胸骨切迹上部2 cm 处作6~8 cm 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将病灶暴露出来。钝性分离病灶,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切除范围,常规切除病灶周围侵害组织。放置引流管,切口缝合。

1.3.2 观察组 观察组予以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在手术台平卧,局部浸润麻醉,选择胸骨上缘正中大概2 cm 处,做弧形切口,长度为1.5~2.0 cm,逐层切开组织,之后用超声刀分离甲状腺与带状肌。将腔镜置入,找到病灶,切除肿瘤,术后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

对手术治疗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及住院时间。

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对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评分范围0~10 分,主要分为3 个级别,即0 分为无痛,1~<4分为轻度疼痛,4~<7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

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如吞咽不适、短暂性声嘶、切口淤血、胸壁麻木不适。

在随访期间,借助生活质量测定量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4],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精神状况评价生活质量,各领域分数越高(总计100 分)越好。

1.5 统计方法

数据使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临床治疗指标、术后疼痛程度、生存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ˉ±s)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干预情况对比

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比较(±s)

组别对照组(n=37)观察组(n=37)t 值P 值手术用时(min)84.93±11.68 85.12±11.81 0.070 0.945手术切口(cm)5.39±1.09 3.16±0.82 9.945<0.001术中出血量(mL)14.71±4.18 12.38±3.31 2.658 0.010术后引流量(mL)32.19±6.97 28.79±6.41 2.184 0.032拔管时间(d)3.39±0.64 2.12±0.53 9.297<0.001住院时间(d)4.82±0.89 3.43±0.75 7.265<0.001

2.2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

术后4、12、24 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s),分]

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

组别对照组(n=37)观察组(n=37)t 值P 值术后24 hVAS评分2.54±0.78 1.38±0.42 7.965<0.001术后4 hVAS 评分3.95±0.63 2.15±0.57 12.887<0.001术后12 hVAS 评分5.75±0.91 2.97±0.73 14.495<0.001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1/37)低于对照组为16.2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患者WHOQOL 评分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社会关系领域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37)观察组(n=37)t 值P 值生理领域干预前40.19±3.58 40.43±3.31 0.299 0.766干预后45.41±4.59 49.68±4.32 4.121<0.001心理领域干预前66.17±3.48 65.96±3.31 0.266 0.791干预后71.97±4.72 77.94±5.01 5.276<0.001独立性干预前63.22±3.63 63.66±3.57 0.526 0.601干预后72.85±3.66 77.79±4.13 5.445<0.001社会关系领域干预前42.53±3.22 42.64±3.05 0.151 0.881干预后47.37±5.28 50.96±4.27 3.216 0.002环境领域干预前45.34±3.73 45.68±3.64 0.397 0.693干预后47.98±4.22 51.85±5.32 3.467 0.001精神状况干预前40.77±4.38 40.41±4.29 0.357 0.722干预后45.53±3.37 49.57±3.26 5.501<0.001

3 讨论

在外科,甲状腺良性结节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喉部椭圆或圆形肿块,大部分患者是通过体检发现的,尽管多为良性甲状腺肿瘤,但也存在着恶变的风险,需要及早予以治疗[5-6]。手术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实施当中,选择恰当的操作方法,清楚的解剖层次,肿瘤的完整切除等,是成功的关键,能够减少创伤。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时,安全有效,属于 “标准术式”[7],但这一手术方式,需要相对较大的切口,切口愈合后,在颈部会留下较明显的瘢痕,对美观产生影响。

在医疗技术水平进步下,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方式不断发展成熟,逐渐开始代替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方式。腔镜甲状腺手术于1996 年进行了首例以来[8],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手术方式。将乳腺、锁骨下,作为腔镜的入路,这种方法首先在相应部位开一个小切口,然后借助腔镜,实施甲状腺手术操作。在临床实施该术式时,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单结节直径<6.0 cm,耐受全麻,无颈部手术史等[9]。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实施而言,甲状腺结节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判定因素,肿瘤的表浅、颈部情况等均会对手术产生一定的影响[10]。相比开放甲状腺手术,腔镜辅助下颈部小切口手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其操作的入路不需要借助CO2气压形成的空间,可借助拉钩位置的改变,获取更大的操作空间,这样可使病变部位得到更充分地暴露,防止广泛游离皮瓣[11],可明显减少损伤。本研究显示,腔镜组在切口、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开放组(P均<0.05),这一结果与刘琦等[12]研究相比,治疗组切口大小为(3.15±0.83)cm,出血量为(12.41±3.24)mL,引流量为(28.87±6.45)mL,住院时间为(3.41±0.71)d,比对照组的(5.41±1.12)cm、(14.69±4.17)mL、(32.21±7.05)mL、(4.89±0.94)d 更优(P均<0.05)。结果存在一致性。本研究还显示,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比开放组的16.22%低(P<0.05),分析腔镜手术方式能够对肿瘤的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有着更为清晰的手术视野,可减少对一些组织的损伤,且小切口,可减少并发症。但是,这一术式只适合肿瘤直径较小的患者,若肿瘤过大,将很难彻底清除肿瘤,造成复发[13]。此外,甲状腺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虽然颈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在腹腔镜下进行相对容易一些,但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它的操作更加复杂,成本也更高[14-15]。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并考虑患者的病情和经济状况等因素,制定更适合的手术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中,腔镜手术能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腔镜良性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