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2024-04-28 04:31徐晨杜忠彩王莉娜
中外医疗 2024年5期
关键词:还原型卡韦谷胱甘肽

徐晨,杜忠彩,王莉娜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感染科,山东青岛 266700

患者长期感染乙肝病毒,促使肝脏受到不断损伤,导致肝脏出现纤维化、肝硬化,从而会产生乙肝肝硬化。同时,乙肝肝硬化的病情发展速度较快,治疗起来难度很大,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1-3]。临床一般采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恩替卡韦属于抗病毒药物中的一种,可以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过程进行有效抑制。还原型谷胱甘肽属于护肝药物中的一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肝功能[4-6]。本研究便利选取2023 年2—12 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6 例乙肝肝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本院收治的106 例乙肝肝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 例。观察组中男37 例,女26例;年龄32~68 岁,平均(45.28±3.14)岁;病程1~9年,平均(4.44±1.08)年。对照组中男38 例,女25例;年龄32~69 岁,平均(45.29±3.12)岁;病程1~8年,平均(4.42±1.06)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乙肝五项中的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存在阳性;②本研究在开展前已经将研究的内容详细告知了患者及其家属,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对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敏者;②对恩替卡韦不耐受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国药准H20140093;规格:0.5 mg)0.5mg/次,1 次/d,治疗2 周。

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将1.2 g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国药准字H20183374;规格:1.2 g)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100 mL 的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 次/d。治疗2 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以及腹痛)。

临床效果:腹水、食管静脉曲张、腹胀的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腹水、食管静脉曲张、腹胀的症状改善程度>75%,为有效;没有达到上面两种标准为无效[7-8]。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用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ALT、AST 以及TBil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95.72±13.11)U/L、AST(53.43±12.84)U/L 以 及TBil(28.72±8.43)µmol/L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ALT:谷丙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

组别对照组(n=53)观察组(n=53)t 值P 值ALT(U/L)治疗前146.61±26.63 146.80±26.66 0.037 0.971治疗后116.31±15.40 95.72±13.11 7.412<0.001 AST(U/L)治疗前134.52±23.41 134.72±23.50 0.044 0.965治疗后69.72±14.44 53.43±12.84 6.137<0.001 TBil(µmol/L)治疗前53.61±16.55 53.77±16.14 0.050 0.960治疗后35.92±9.74 28.72±8.43 4.069<0.001

2.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CD4+/CD8+、CD4+以及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8+(0.78±0.11)%、CD4+(35.05±5.22)%均 高于对照组,CD8+(25.30±2.0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s)

组别对照组(n=53)观察组(n=53)t 值P 值CD4+(%)治疗前22.08±5.32 22.24±6.52 0.138 0.890治疗后28.52±4.40 35.05±5.22 6.963<0.001 CD8+(%)治疗前10.15±2.32 10.14±3.34 0.018 0.986治疗后20.83±1.57 25.30±2.05 12.603<0.001 CD4+/CD8+治疗前0.55±0.06 0.57±0.10 1.249 0.215治疗后0.66±0.05 0.78±0.11 7.230<0.001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低于对照组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肝硬化属于一种最常见的慢性乙型肝炎并发症,通常患者表现出感染、腹水等情况的可能性较高。患者的免疫系统在对抗乙肝病毒时会对肝细胞造成损伤,肝组织同时也会遭到破坏,致使肝纤维化的进程有所加重[9-10]。恩替卡韦可对启动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进行抑制,同时还可以对乙型肝炎病毒DNA 正链、mRNA 逆转录负链的形成起到抑制的作用,另外对病毒的敏感性更强,治疗效果更佳[11]。还原型谷胱甘肽属于抗氧化剂的一种,能与患者体内的有毒物质进行结合,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肝脏排毒,从而肝脏的负担能够减轻,肝功能能够尽快地恢复[12]。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11%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91%(P<0.05);与刘逢仁等[13]的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的结果相一致。说明恩替卡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较为明显。分析原因为:恩替卡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乙肝病毒多聚酶,从而对于乙肝病毒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从而可以达到对乙肝疾病的治疗效果。还原型谷胱甘肽能促使巯基酶被激活,氧化还原系统能够得到活化,另外,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使得机体对于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代谢加强,对免疫功能具有突出的改善效果[14-15]。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 以及TBil 相比于对照组较低(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8+、CD4+相比于对照组较高,CD8+相比于对照组较低(P均<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8.00%(P<0.05)。说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恩替卡韦可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不良反应较少。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较为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肝功 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不良反应较少。

猜你喜欢
还原型卡韦谷胱甘肽
还原型阅读练习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蚯蚓谷胱甘肽转硫酶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分光光度法结合抗干扰补偿检测谷胱甘肽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TBBPA对美洲鳗鲡谷胱甘肽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高压蒸汽提取啤酒废酵母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