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吉
福清市第三医院麻醉科,福州福清 350301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也被称为腔镜手术或腹腔镜下手术,其通过在腹部或盆腔进行小切口,然后插入腹腔镜来进行内窥镜下的手术,已经成为许多患者和医生首选的手术方式[1-2]。瑞芬太尼具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显著等特点,在腹腔镜手术中逐渐受到了关注。虽然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其使用也会伴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对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3-4]。本文随机选取2021 年2 月—2023年3 月福清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60 例行腹腔镜手术者为研究对象,旨在为临床麻醉医生在腹腔镜手术麻醉管理中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60 名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中男12例,女68 例;年龄20~62 岁,平均(39.32±8.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级42 例,Ⅱ级38 例。观察组中男14 例,女66 例;年龄20~61 岁,平均(38.59±8.03)岁;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级45 例,Ⅱ级35例。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已签署参与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并且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开始研究。
纳入标准: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者。排除标准:严重心肺肾脏疾病者;孕产妇;严重药物过敏史者;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曾有药物不良反应者;拒绝参与或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经靶控输注方式给予0.5 µg 舒芬太尼(国药准字 H20203713;规格:250 µg)以 及3 mL 丙 泊 酚(国 药 准 字H19990281;规格:50 mL)。
观察组则选用瑞芬太尼麻醉,通过靶控输注方式给予患者0.5 mg 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422;规格:1 mg)以及3 mL 丙泊酚。手术过程中和术后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调整丙泊酚用量。
①镇静效果:记录患者在T0(麻醉10 min)、T1(麻醉20 min)、T2(麻醉30 min)、T3(麻醉40 min)和T4(麻醉50 min)的拉姆齐镇静(Ramsay Sedation Scale, RSS)评分。其中,1 分表示患者有焦虑和焦虑,2 分表示冷静和手术配合,3 分表示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并能听从指示,4 分表示嗜睡但反应中等,5分表示嗜睡反应延迟,6 分表示嗜睡对外部刺激没有反应,得分1~2 表示镇静效果差,得分3~4 表示镇静效果好,得分5~6 表示镇静效果过度。
②不良反应:评价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降低、呼吸抑制、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③记录患者各个时间点躁动评分:于拔管后5 min(T5),拔管后10 min(T6),拔管后30 min(T7),应用躁动镇静评分法(Agitation-Sedation Scale,ASS)进行评估。-3:极度躁动(极度激动,威胁性行为);-2:非常躁动(明显的躁动,需要药物镇静);-1:轻度躁动(不安,焦虑,不能安静);0:清醒安静(安静,警觉,但可以随意交谈);+1:昏昏欲睡(稍微困倦,但易于唤醒);+2:中度镇静(轻度嗜睡,但易于唤醒);+3:深度镇静(难以唤醒,但能回应刺激);+4:昏迷(无法唤醒,无反应);ASS 的总分在-3~+4之间,代表了从极度躁动到昏迷的不同状态。
使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Ramsay 镇静评分、躁动得分),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则以例数(n)和率(%)表示,并通过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T0 时Ramsay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时间段的Ramsay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Ramsay 镇静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Ramsay 镇静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80)对照组(n=80)t 值P 值T0 2.19±0.18 2.19±0.17 0.809 0.610 T1 2.92±0.74 2.23±0.62 5.234<0.001 T2 3.89±1.28 3.18±1.32 3.453<0.001 T3 3.97±0.38 3.14±0.42 13.107<0.001 T4 3.39±0.36 3.09±0.32 5.570<0.001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各个时间段(T5、T6、T7)的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躁动得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躁动得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80)对照组(n=80)t 值P 值T5 2.10±0.28 3.76±0.19 3.098<0.05 T6 1.38±0.29 3.28±0.67 4.078<0.05 T7 1.12±0.37 2.87±0.34 4.667<0.05
腹腔镜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正确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能够对手术过程产生积极影响:①不同的腹腔镜手术需要不同的麻醉方法,合适的麻醉方案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保持适当的麻醉深度,不会出现术中麻醉深度不足或过度的情况,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5-6];②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期间和术后的风险,过深或过浅的麻醉状态导致术中意识障碍、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恰当的麻醉方法可以提供稳定的生理状态,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保持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稳定,同时不同类型的腹腔镜手术需要患者在术中保持不同程度的合作[7-8]。
瑞芬太尼是一种合成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广泛用于手术和临床疼痛管理,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µ型阿片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9-10]。瑞芬太尼结合在µ型阿片受体上,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产生镇痛效应,此外,其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和抗焦虑效应。与其他阿片类药物不同,瑞芬太尼具有特殊的药理学特点,包括极短的半衰期和快速代谢,这使得其在停止给药后能够迅速消失,减少了药物积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11]。
本研究结果显示:组间T0 时Ramsay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时Ramsay 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向杰[12]在其研究中为入选的腹腔镜患者实施瑞芬太尼辅助麻醉,结果显示Ramsay 评分(3.89±0.39)分明显高于接受七氟醚吸入麻醉的评分(P<0.05),其镇静效果与本研究高度一致。瑞芬太尼具有极短的半衰期,因为它在体内通过血浆酯酶降解,而不依赖于肝脏代谢,这使得瑞芬太尼能够迅速达到峰值效应,并在停止给药后迅速清除,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可以更精确地控制镇静水平,从而更容易实现深度镇静状态,以满足临床需要。由于瑞芬太尼的药物效应与给药速度和剂量高度相关,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镇静需求进行剂量调整,这种可控性使临床医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给予,以达到预期的镇静效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血压水平降低、呼吸抑制、呕吐)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5%(P<0.05);车晓琪[13]研究中对腹腔镜患者实施瑞芬太尼辅助麻醉安全性展开评价可见,瑞芬太尼辅助麻醉的安全性明显高于舒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7.05%)(P均<0.05),与本研究结果高度相似,究其原因:瑞芬太尼的快速代谢和清除特性有助于减少药物在体内积累,从而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舒芬太尼的药效持续较长时间,增加了呼吸抑制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瑞芬太尼对呼吸抑制的µ型阿片受体具有更高的亲和力,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呼吸抑制的风险。
观察组各个时间段(T1、T2、T3)的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龙艳琳[14]研究结果高度相似,究其原因:瑞芬太尼是一种强效µ型阿片受体激动剂,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µ型阿片受体的调节,降低患者的焦虑和躁动。瑞芬太尼具有极短的作用时间,它的作用能够迅速达到峰值,并在停止给药后迅速消失,这使得临床医生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药物的效应,从而降低患者出现躁动的概率。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应用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镇静效果理想,安全性高,躁动发生风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