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柏庆,梁凤影
(1.梨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四平 136500;2.梨树县畜牧总站,吉林 四平 136500)
畜禽品种改良工作是提高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对高质量畜禽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基层畜禽养殖场需要通过品种改良工作,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而品种改良工作是一项复杂专业性很强的系统性的工程,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从业人员充分认识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重要性,学习和引入选进的改良技术,培育新品种,为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以期为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畜禽养殖产业是目前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动物性安全食品的供应、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加强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则是实现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下面将从科技创新、资源优化利用、市场竞争力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阐述加强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科技创新是加强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关键 通过引入先进的畜禽品种改良技术、研发新的育种方法和遗传改良技术,可以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和抗病能力,从而提高养殖效益。此外,科技创新还可以为畜禽养殖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1.2 资源优化利用是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重要目标 通过改良畜禽品种,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繁殖力,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优化利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发展本地优良的品种,可以提高养殖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外依赖性。
1.3 加强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对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改良畜禽品种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畜禽产业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同时,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农村就业和经济增长。
1.4 加强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合理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的畜禽品种,可以降低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加强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选育出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畜禽品种,能够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化学类药物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助于提高畜禽养殖的生态效益,实现畜禽产业生态化、健康化发展,推动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对于推动畜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技创新、资源优化利用、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努力,可以实现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长期效益,为未来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1 专业人员不足,技术水平有限 当前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缺乏高水平科研机构和专业人才支持,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不足,这些问题可能影响畜禽品种改良的效果和进展。(1)专业人才不足会限制畜禽品种改良的资源和能力。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意味着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和经验来推动畜禽品种改良工作,进而影响对畜禽品种改良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监督能力。由于工作量过大,工作质量和成效也会受到影响。
(2)专业技术水平低可能会影响畜禽品种改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畜禽品种改良需要涉及复杂的遗传学、繁殖学和动物生产等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如果专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低,会导致错误的决策和实施方法,最终影响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效果。同时,专业技术水平低也会限制对新的技术的应用和吸收能力,进而限制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许多基层畜禽养殖户在遗传改良、育种方法等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配合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
2.2 资金投入有限,基础设施不完善 部分贫困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支持,畜禽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更新,因此,部分贫困地区畜禽养殖规模相对较小,盈利能力较低,吸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的难度较大。基层农户很难获得贷款用于改善基础设施,限制了品种改良工作的发展。尽管相关部门一直在倡导和支持畜禽品种改良工作,但在实际执行中,对基层养殖农户提供的经济支持仍然不够。政策的具体执行和资金拨付存在滞后和不足,导致基础设施改善项目得不到及时的资金支持。所以,部分农村贫困地区畜禽养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包括畜禽养殖设施、饲料供应、疫病防控等方面。制约了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
2.3 畜禽养殖盲目引种,缺乏科学合理的选育目标 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环境等因素确定选育目标,但现实中由于部分基层畜禽养殖场户盲目引种,缺乏科学合理的选育目标,部分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在没有充分研究和评估当地畜禽养殖环境条件和需求的情况下,盲目引进外来品种,极易导致引进的品种出现适应能力差、生产性能不高等问题,影响畜禽改良品种的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2.4 畜禽品种改良方法与技术较落后 基层畜禽品种改良方法与技术较为落后,如果监督管理不严格,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法未被充分监督和评估,会导致改良品种的质量不高,繁殖率不稳定,一些畜禽品种还可能出现遗传疾病。如果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缺乏监管和治理,部分不良育种者可能会利用不良品种进行欺骗和竞争,若这些不良品种在生产和交易中被广泛使用,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从而损害整个畜禽行业的健康发展。
3.1 加强科技创新和专业人才培养 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应注重科技创新,加强与相关畜禽品种改良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推进畜禽品种改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1)可通过科技手段提高育种效率,降低育种成本,提高改良品种的质量和产能。同时,应加大相关专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基层畜禽养殖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素养。加大对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科学研究投入,推动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畜禽品种改良领域的研究。(2)还可通过引入先进的遗传改良技术和方法,提高基层畜禽品种改良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加强科研机构与农业农村部门、农民合作社等基层组织的合作,形成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通过科技示范和技术指导,帮助基层农户掌握畜禽品种改良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应加强建立健全的基层畜禽品种改良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基层养殖农户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基层畜禽品种改良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3.2 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政府部门应制定关于畜禽品种改良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出台支持基层农户参与品种改良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资金投入,鼓励相关科研机构、农业农村部门和农民合作社等单位申报畜禽品种改良项目,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提供更多的专项资金用于购买高质量的种源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此外,可以鼓励养殖企业、合作社及其他相关机构增加对畜禽品种改良的投资,形成多方共同投入的格局。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基层畜禽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可以提供贷款或补贴资金,用于改善养殖环境和条件。优化圈舍设计,提高通风、保温和排污等设施的效果,为畜禽品种改良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建立健全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体系,为基层农户提供畜禽品种改良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并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基层养殖户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3.3 科学制定选育目标,提升综合利用效益 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应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科学确定畜禽品种改良的选育目标。关注市场新兴需求,培育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升级的畜禽品种。并根据畜禽养殖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好的畜禽品种。提高基层畜禽品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养殖风险。确定畜禽品种改良的选育目标需考虑畜禽品种的综合利用效益,包括生产性能、肉质品质、繁殖力、抗病能力等方面。通过综合评估和优化选择,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应加大对本地畜禽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鼓励基层养殖农户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好的畜禽品种。通过示范推广、培训指导等方式,帮助相关养殖农户了解和应用本地优良品种,提高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4 注重科学喂养,加强卫生防疫 加强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应建立健全的喂养饲料供应体系,提供优质、均衡的饲料,根据畜禽的品种、年龄、生长阶段、养殖环境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养殖和喂养方案。例如,对生长期较短的畜禽,需要适当增加饲料量和营养成分,以促进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而对生长期较长的畜禽,需要适当控制饲料量和营养成分,以延长生长期和提高品质。加强与畜禽饲料生产企业和基层养殖农户合作,推广使用科学配方的喂养饲料和方案,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同时,卫生和防疫工作是保障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因此,需加强基层畜禽疫病防控的宣传教育,提高畜禽养殖农户的防疫意识和专业能力,对养殖环境和饲喂工具等定期消毒,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以保障畜禽健康和避免疾病的传播。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可建立较为完善的疫苗接种和疫病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疫情信息,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顺利进行。
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与宣传,提高基层畜禽养殖农户对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正确认知和专业技能。加强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需建立和完善畜禽品种改良体系,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科学领导和管理,增加相关资金投入并推广先进畜禽品种改良技术和基础设备条件,注重科学喂养,加强卫生防疫工作。总之加强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通过综合施策,才能提高基层畜禽品种改良的工作水平和生产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