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三方联动推进高职院校财经素养教育的模式研究

2024-04-27 06:15吴亮莹
理财·市场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财经院校素养

吴亮莹

财经素养概念

美国国家金融教育工作者委员会(NFEC)将财经素养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其认为财经素养是“需要掌握足够的财经知识和技能,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实现个人、家庭和社会目标”。Remund(2010)认为财经素养可以有效地衡量个体对财务概念的理解程度、是否拥有能力和自信实施短期的正确决策和能否制定长期的健全财务规划,并随着经济情形的变化可以加以调整。综上所述,财经素养是指个体在财经领域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财经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一、研究设计

(一)问卷调查设计

本研究充分参考了《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并结合财经素养教育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二是高职院校财经素养教育情况调研。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问卷设计,以1―5分值进行打分,依次表示为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

(二)研究样本情况

为了确保问卷调查结果普遍、真实和有效,本次调查以高职院校学生为调研对象,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492份,其中有效数为490份。除此之外,还对高职院校若干名师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作为问卷调查结果的有益补充。

二、研究结果统计分析

(一)学生财经素养水平

由表1可知,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规划,积累财经知识和技能较少,不是特别了解自身在参与经济生活时遇到的风险,但比较了解学校内与自己经济生活相关的国家制度和环境以及非常认同财富要靠劳动获得,人生要靠自己规划的观点 。

(二)学生对财经素养教育的认知情况

由表2可知,学生缺乏对财经素养教育的认识,接受财经素养教育较少。

(三)高职院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情况

由表3可知,高职院校对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开设专门的财经素养课程以及开展与财经素养相关的课外活动较少,但有时会将财经知识融入政治课程或其他课程中。

(四)学生对财经素养教育的需求情况

由表4可知,学生希望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途径全面了解财经素养知识,提升自身的财经素养能力。

由上述调查可知,学生财经素养水平较弱,对财经素养教育的认知不足,与此同时,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欠缺,学生希望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途径,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财经素养水平,能够掌握必要的理财知识、具备辨别金融风险的能力,能够对各类理财活动形成清晰的认识并做出理性的决策,避免成为金融诈骗和理财陷阱的受害者。

構建高职院校财经素养教育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一、影响因素指标的确定

学生财经素养教育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地提出推进高职院校财经素养教育的对策,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主要参考了相关文献以及专家的建议,最终确定了三层指标体系。第一层为目标层即高职院校财经素养教育影响因素(T)。第二层为准则层(C),包括家庭因素 C1,学校因素C2,社会因素C3。第三层为方案层(D),共有9个指标。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设计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首先运用专家打分法进行两两指标的比较,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一)高职院校财经素养教育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

高职院校财经素养教育影响因素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构建的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所示:

(二)构建判断矩阵

确定了层次结构模型后,需要构建判断矩阵,采用1―9标度方法赋值,确定两个指标重要程度,最终确定判断矩阵,1―9标度及其含义见表5。

为了确保数据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根据判断矩阵,设计了调查问卷。首先邀请30位行业专家作为评分组,对指标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并计算各项的均值,最终确定判断矩阵。具体指标判断矩阵见表6―10 。

(三)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根据层次结构模型和判断矩阵,采用yaahp软件计算指标权重。见表10各层次权重汇总表:

(四)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对指标进行总排序,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和排名,具体见表11:

从表11可以看出,学校因素的权重占比最大,高达53.96%;其次为家庭因素,占比29.70%;最后为社会因素,占比16.34%。这说明学校对学生财经素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家庭、社会的配合和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由指标层可知,学校因素中,师资队伍和财经素养课程占比均为23.98%,财经相关课外活动排在第四位,这表明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和开设财经素养课程,能够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财经素养能力,再结合财经相关课外活动相得益彰。家庭因素中,父母管教风格为16.02%,排在第二位,父母文化程度为8.82%,排在第三位,这说明家庭环境对于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家长给予一定的支持和辅助。社会因素中,社区环境占比为8.82%,与父母文化程度并列第三,这说明良好的社区环境可以助推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另外,家庭收入、金融机构、民间组织占比分别为4.85%、4.855%,2.67%,权重比较小,但也需要重视,各方力量全面配合,能够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财经素养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财经素养价值观。

家、校、社三方联动推进高职院校财经素养教育的对策

一、发挥家庭教育作用,提高财经素养重视程度

(一)注重营造家庭财经教育良好氛围

在财经素养教育方面,家庭教育也是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家庭的财经观、价值观、金钱观如何,会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其主要通过示范表率、耳濡目染的形式对孩子产生无形的影响,使得孩子在生活、学习、成长过程中不断对财经素养形成固化和沉淀。我们要理解家庭教育在学生财经素养积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家庭财经教育氛围建设,助力学生财经素养提升。

(二)注重发挥家庭财经教育实践功能

我们必须注重抓好家庭财经教育实践功能的发挥。父母、家庭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财经实践能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经观、理财观、金钱观,制定理财、财富规划,与孩子共同推动落实,培养孩子的财經理念和素养。

二、利用高校教育优势,开发财经素养教育资源

(一)推广财经素养课程

一是编写财经素养教育课程教材。组织师资力量编写财经素养教育课程教材,结合工作实际,对教材进行论证、修订等。二是开展财经素养教育课程试点。将财经素养教育纳入必修、选修范围,安排相关师资力量做好授课,可在部分学院先行试点。三是推广实施财经素养教育。试点之后,组织专家对试点工作进行过程性评估和结果性评估,评估通过后,推广实施财经素养教育课程。

(二)抓好财经素养教育实践

一是做好学校财经素养实践社团建设。建立财经素养实践教育学生社团,吸收在财经知识、财经技能等方面有特长或感兴趣的学生加入社团,社团通过举办研讨会、知识和技能竞赛、企业交流等方式,推进财经素养实践活动开展,为学生学习财经知识和财经实践锻炼搭建良好的平台。二是建立财经素养教育咨询中心。学校设立财经素养教育咨询中心,主要职能是开展财经知识方面的普及宣传,解答学生在财经知识方面的咨询和求助,帮助学生解答在就业过程中涉及的财经方面的问题,避免陷入法律法规方面的陷阱,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三是搭建校内外财经素养实践教育基地。学校牵头与校外企业加强协调,建立合作关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锻炼机会,学生毕业后,符合企业要求的,可留在企业工作。

(三)强化财经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人员配置和资源配置。学校建立财经素养教育教师队伍人才库,从库中选拔教师。明确教师的工作职责、待遇、晋升途径等,并加强工资资源配置,确保教师队伍稳定。二是抓好教师队伍的选拔、培养、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印发财经教育师资队伍管理方案,明确教师的选拔、培养、考核等方面的管理规定,为教师队伍的培养提供依据。三是做好财经素养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教师也要注重知识的与时俱进,要抓好教师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

三、密切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财经活动

(一)协调多方力量,共同营造良好的财经氛围

政府应牵头,协调学校、企业、相关机关事业单位等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抓实净化社会风气、弘扬社会正能量等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财经观、金钱观。要做好社会舆论引导工作,特别是自媒体的管理,避免出现不良价值观、财经观、金钱观通过自媒体在网络传播,共同营造良好的财经氛围。

(二)动员“公”“民”合作,共建多样财经活动

一是政府牵头,构建学生财经素养积累平台。例如,协调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举办财经素养宣传及讲座,提升全社会的财经素养。二是民间机构密切配合,积极参与财经实践活动。慈善机构或其他民间组织应协助做好社会公众财经素养的培育工作。利用自身的平台和资源便利,给社会公众分享财经素养方面的知识和典型案列,帮助社会公众接受沉浸式的财经素养教育,提升财经素养教育的工作实效。[资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家、校、社三方联动推进高职院校财经素养教育的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2ZJY2444)。作者单位:北海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财经院校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财经日历
财经阅读时代
财经神回复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