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子人格的养成与层次标准

2024-04-27 17:20曹胜高
人民论坛 2024年7期

曹胜高

【摘要】君子人格是古代人才培养中逐渐形成的健全人格。早期中国的君子培养体制使君子能担负家庭、社会和国家责任,并具有良好的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诸子常用君子代称其学说中的理想人格,使得君子人格成为健全人格和理想人格的代名词,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人才培养理念。理想情怀、必备品格和健康心态既是君子人格的主要标准,也是培养君子人格的基石。

【关键词】君子人格 气质特点格局境界 层次标准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君子”最初指代周王、诸侯的国君之子,是身份的象征。在春秋战国诸子的学说阐释中,本作为身份所指的“君子”逐渐有了道德的内涵。至今民间常用“君子”“小人”区分人的道德境界和行为方式。在中华文化中,“君子”被作为健全人格的代称,代表着中国人崇尚的理想人格。在古代典籍中“君子”与“小人”的对举,主要是指格局的大小。君子关心的是家国大事,明白道义所在,自信而坦荡。而小人关注的多是个人的祸福,常常怨天尤人。古代典籍中谈及君子人格的养成,意在如何拓展格局,成就理想的人格,养成心性健全的气质修养。

早期君子人格的养成

在西周时,君子是指国君之子,包括周王和诸侯的嫡子和庶子。《诗经·小雅·大东》说:“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孔颖达正义说:“此言君子小人在位,与民庶相对。君子则行其道,小人则供其役。此上四句有二事,明君子履其恩厚而法效之,小人视其平直而供承之。”①君子指代地位较高的贵族,小人指代普通的民众。《左传·襄公九年》中载晋国智武子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君子泛指进行脑力劳动的贵族,小人泛指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论语·颜渊》中记载孔子对季康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用的也是这个含义。

周王、诸侯的嫡子继承王位,庶子一般在王室担任公卿职务,代代世袭。西周实行五等爵制,人一出生就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天子与诸侯的庶子和大夫士的元子,要入国学进行训练,以养成君子人格。按照当时人才培养制度,国君之子、大夫之子和层层选拔上来的士一起跟随乐正学习。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经过系统学习之后,他们都要被考核。有时周天子率公卿大臣亲自到学校观察,考核中表现优异的直接任命使用。而经过学习,道德、行为、心性没有改变的则流放到千里之外,终身不予任用。这表明在当时君子的教育、培养和选拔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制,那些不改变顽劣习性者直接被淘汰出局,而优秀者直接被选拔为朝廷的官吏。

东周时晋国的公子姬周是晋襄公的曾孙、桓叔捷的孙子、惠伯談的二儿子,也是晋厉公的堂侄。姬周少时到周王室跟随单襄公学习诗书礼乐,养成了君子人格。《国语·晋语》描写他时时刻刻都有得体的仪容:站立时身姿端正,不把重心放到一条腿上,眼神从不游移,听人讲话不倾身支耳,不谈论自己不了解的内容,也不说不着边际的话。谈及诚敬的话题,必言及上天;说及忠诚的话题,必关乎自己的内心;说起信用时,能反思自己;讨论仁爱时,注重关照他人;谈义时主张以义致利;谈及智涉及治事;谈及勇强调自制;谈及教化会明辨是非;谈及孝会涉及神灵;谈到惠会谈及和睦;谈到礼让会谈及同僚。一听说晋国有忧患,面露愁苦之色;听到晋国有好消息,神情会很愉悦。

后来,单襄公身体不好,向儿子顷公交代后事,叮嘱他一定要善待姬周。他认为姬周的言谈举止蕴含着十一种美德,体现为君子人格,一定会得到晋国人的支持,成就一番大业。随后不久,晋厉公被弑。荀罃、士鲂等大臣请姬周回国继位。十四岁的姬周在国境上对迎接他的那些弑君之臣说:“大父、父皆不得立而辟难于周,客死焉。寡人自以疏远,毋几为君。今大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后,赖宗庙大夫之灵,得奉晋祀,岂敢不战战乎?大夫其亦佐寡人!”②此言一出,大臣们一片惊诧,十四岁的孩子有如此见识?只好俯首再拜:“唯君是从!”姬周随即与诸卿大夫结盟,约定一起振兴晋国。回国后他厉行改革,任用贤能,消除了晋国内乱。尽管他在二十九岁去世,却使楚国不敢北上,秦国不敢东进,齐国不敢西犯,戎狄不敢南侵。晋国由此成为了中原的霸主,不少诸侯去朝见他。这说明君子人格中临危不惧的气质、从容不迫的精神足以征服了心怀叵测的大臣们。我们常说人格魅力,正是指健全的人格所彰显出来的不卑不亢、不张不驰的中和之美,能够养成一种气质,在无形之中影响周围的人。

君子人格的学理阐释

西周卓有成效的君子教育,培养了很多具有健全人格的君子,使得国君、诸侯的继承者能够胜任职事。这种人格的塑造方式不断扩大,成为春秋诸子教育弟子时的人格养成机制。例如孔子就以君子修为培养弟子们。在《论语》中,孔子时刻以君子人格的养成要求他的弟子们。在他看来,君子应该有德行、精语言、通政事、懂文学,要养成不同于世俗的、功利的、猥琐的、浅薄的君子人格。

孔子眼中的君子人格有几个气质特征。一是要有健全人格:“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能尊重道德共识,遵守公共秩序,有良好的情感体验。这句话成为后来私塾、书院和家教的准则。它被朱熹的《小学集注》倡导之后,影响了古代中国的启蒙教育,成为《弟子规》的提纲。二是责任人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要自觉担负起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有一份力出一份力,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三是道德人格:“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知道自己要什么,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他们能独立思考,坚持原则,坚持理想,按照人之为人的标准衡量得失。

孔子认为君子能修己、利他、乐他,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笃信好学,清正刚毅,态度积极,操守严明,养成不同于流俗的气质。他和弟子们解读《周易》,觉得每一卦都是在涵养君子人格。如乾卦言君子的自强不息,坤卦言君子的厚德载物,震卦言君子以恐惧修省,巽卦言君子以申命行事,坎卦言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艮卦言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兑卦言君子以朋友讲习等。

儒家后学充分阐释了君子人格的气质,使之成为理想的修身要求。《中庸》说:“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认为君子能自觉发挥人性之善,主动探求未知的知识领域,借助外在的秩序要求自己,内心无比宽大高明,行为足够谨慎中和。前者成为阳明心学的旨趣,后者涵养了程朱理学的观念,成为汉儒和宋儒津津乐道的核心命题。

与儒家同时,老子、墨子、庄子、韩非子都以“君子”阐释其学说中的理想人格,讨论君子应表现出怎样的气质。《墨子·亲士》说:“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君子勇于自省,敢于担责,任劳任怨,自信自立。《庄子·在宥》崇尚的君子是无为而治:“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任何时候都能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荀子·君道》主张君子要积极入世:“恭而不难,敬而不巩,贫穷而不约,富贵而不骄,并遇变态而不穷,审之礼也。”按照群体要求实现个人道德行为的完备,能坚守礼义。

现实中,人的生理需求是一致的。仆人眼中无圣人,大家都一样的吃喝拉撒睡,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在精神世界里,人却有格局、境界、道德、心性的高下之别。君子除了基本的物欲需要之外,还有更高更远的精神生活,而小人则沉浸在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的满足之中。《老子》提到的“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正是在于人的格局不同,理解的世界就不一样。《韩非子·喻老》解释老子的说法是:“修身者以此别君子小人,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世界是一样的存在,人的眼光不同,位置不同,格局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不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尽管诸子的学理阐释有别,不同学说推崇的理想人格不同,君子的具体涵义也不尽相同。但诸子都把“君子”作为理想人格,使其代表着不同学说的最高境界和格局。经过诸子百家的阐释,君子被视为理想人格、健全人格的代名词,在中华文化中熠熠生辉。

如何培养健全人格

健全的君子人格是经过长期的修养、实践而成的独到气质,具有如下共同点:

一是理想情怀。春秋时人认为君子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把道德作为最高的标准,是说一个人能时时刻刻按照社会的道德共识来做人做事。而且能不断树立道德共识的新标尺,让人类向着更文明的方向迈进。立功是说为社会建功立业,并非斤斤计较于个人的获得。《中庸》表述为:“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举止言行要遵循群体共识,这成为后世的法则。立言也不是简单的著书立说,而是要能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思考人类的终极问题,利用所学为社会代言、发言,并非计较个人的功名利禄,鬻货自售。

立德、立功、立言之外,还要做到立身。用《孟子·滕文公下》的话来说,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是人格之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始成丈夫。二者结合,才称得上是“大丈夫”。这是对君子人格气质的进一步升华。

二是必备品格。中国古代在教育孩童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心性修为,要求他们能做到身要庄重,意要闲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徐,心要光明。量要阔大,志要果毅。思要缜密,事要妥当。通过日常教育,引导孩子们一点一滴地养成理想的气质。最为重要的是提升孩子的格局,让他们理解人的高下之分,在于格局的大小。我們常读的古诗中,有诸多拓展人的眼界、格局的诗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仰望绝顶上,犹有白云还”等。在言辞美外,更注重开拓孩子的格局,养成全面观察世界的眼光。

三是健康心态。君子具有的理性平和心态,这在古代典籍中有全面深刻的表述。如《论语·尧曰》认为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保持平和的心态。认为人不要怨天尤人,而应以“忠恕”为本,尽量去谅解别人,理解他人。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形容人的度量之大,用“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形容人的气节高拔,用“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形容人的底蕴深厚,用“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形容人的才思敏捷。③这些都是在文艺创作中对君子人格的隐喻。

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存在一个完美人格。在诗文中君子成为理想的人格化身。李白曾说:“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杜甫说:“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希望自己无论做任何事,都能全力以赴,要做就做最好。白居易说:“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心气平和,有道德底线和行为法则,就像竹子一样有节操。

每个人都有理想中的自己,社会上的共同理想构成了君子人格。宋明儒生常常以君子人格砥砺自己,如程颐主张循理为乐,朱熹要求审思明辨,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君子人格的外延在日趋具体的界定中不断完善,成为古代中国涵养健全人格、形成完备心性的基准。

(作者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内项目(编号:2023RC006)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西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十三《小雅·大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80-781页。

②[西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82页。

③[清]金缨著,罗舒钧译注:《格言联璧诠解》,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78页。

责编/常妍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