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与血小板检测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2024-04-27 11:09杨伏元
婚育与健康 2024年7期
关键词:糖尿病

杨伏元

【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和血小板检测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血管并发症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80例。两组均实施血小板和红细胞检测,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及血糖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小板参数和红细胞参数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进展中,血小板和红细胞的异常变化可能发挥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红细胞检测;血小板检测

The application of red blood cell and platelet detection in diabetic vascular complications

YANG Fuyuan

Peoples Hospital of Gaotai County, Zhangye, Gansu, Zhangye, Gansu 734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red blood cell and platelet detection in diabetic vascular complications. Methods:16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3 to June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were complicated with vascular complications,with 80 cases in each group.Both groups underwent platelet and red blood cell detection,and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aseline data and blood glucos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latelet and red blood cell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The abnormal changes of platelets and red blood cells ma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gression of vascular disease in diabetic patients.

【Key Words】Vascular complications; Diabetes; Red blood cell detection; Platelet testing

紅细胞和血小板作为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它们的数量和功能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红细胞携带氧气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而血小板在血液凝固和伤口愈合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这两种细胞的检测不仅可以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健康状况,还可以预测并预防一些并发症,如微血管并发症和出血倾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血管并发症情况将其分为A组[合并血管并发症,男57例,女23例,年龄(57.33±4.16)岁,BMI(24.97±3.12)kg/m2,病程(9.23±2.39)年]和B组[无血管并发症,男56例,女24例,年龄(57.11±7.13)岁,BMI(24.98±3.12)kg/m2,病程(9.33±2.01)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需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或相应专业机构发布的2型糖尿病确诊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上;血液样本采集时,要求患者禁食12~14h,确保血液样本无溶血、凝血或其他不合格情况。排除标准:患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或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以及临床不稳定、曾接受影响血小板、红细胞参数治疗干预的患者;未满18岁或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2]。

1.3 方法

患者晨间禁食12~14h后,采集肘静脉血样,确保无溶血、凝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置于含枸橼酸盐的抗凝管,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另一部分用来测定血小板计数、压积、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刚性指数。血样离心处理后,获取上清血清进行生化指标测定。血小板和红细胞参数采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器。所有实验在采血后2h内完成,保证数据新鲜。为确保准确性和可比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并严格遵循标定物与质控物的规范执行检测[3]。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程。对比两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两组红细胞参数:包括红细胞刚性指数(I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比两组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的男女比例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的平均年龄相差不大,两组患者在这一特征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分布相对平均。A组和B组的平均BMI相近,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的糖尿病病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在空腹血糖(FPG)方面,A组的平均值为(9.76±0.76)mmol/L,而B组为(9.26±0.83)mmol/L;在餐后2h血糖(2hPG)方面,A组的平均值为(15.31±1.99)mmol/L,而B组为(15.22±1.65)mmol/L;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A组的平均值为(11.32+0.54)%,而B组为(11.93±0.37)%。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红细胞水平比较

A组红细胞刚性指数(IR)为(13.12±2.99)×109/L,显著高于B组的(12.65±3.12)×109/L(P<0.05)。A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为(44.19±1.66)%,明显高于B组的(41.98±1.67)%(P<0.05)。A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较大,反映了红细胞尺寸的较大变异性。见表3。

2.4 两组患者血小板水平比较

在血小板计数(PLT)方面,A组的平均血小板计数为(95.11±14.18)×109/L,显著低于B组的(123.87±24.11)×109/L(P<0.05),表明合并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具有较低的血小板计数。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方面,A组的MPV为(20.31±2.16)fL,显著高于B组的(14.19±1.65)fL(P<0.05),反映了A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较大。在血小板压积(PCT)方面,A组的平均PCT为(0.35±0.01)fL,显著低于B组的(0.37±0.11)fL(P<0.05),意味着合并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具有较低的血小板压积。在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方面,A组的平均PDW为(26.98±1.92)% ,显著高于B组的(19.33±2.01)%(P<0.05)。见表4。

3 讨论

A组和B组的年龄、性别、BMI和糖尿病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确保比较可比性。血糖代谢指标方面,A组与B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上无显著差异。红细胞方面,A组的红细胞刚性指数和RDW明显升高,反映了炎症状态和心血管风险。血小板方面,A组血小板计数低于B组,MPV显著高于B组,PCT显著低于B组,PDW显著高于B组,提示血小板功能异常与血管病变相关。

综上所述,合并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在红细胞参数和血小板参数上存在显著差异,为未来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

參考文献

[1] 李建华.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价值[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39(1):163-164.

[2] 王萍,张永明,王文平,等.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与血清胆红素及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5):444-448.

猜你喜欢
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遥远吗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远吗
得了糖尿病,应该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