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密集召开座谈会,将如何影响A股?

2024-04-27 10:06王玉凤
南都周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座谈会投资者资本

王玉凤

2月18日至19日,新春上班伊始,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就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

座谈会由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和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主持。专家学者、中小投资者、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私募机构、外资机构等方面代表参与座谈。

座谈会由证监会新任主席吴清坐镇,与市场主体直接面对面,引起了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一系列座谈会召开之后,各方反应积极。至2月22日收盘,沪指涨1.27%录得7连阳,深成指涨0.76%,创业板指涨0.31%,北证50指数涨1.04%,沪深两市成交额8224亿元。两市超4500只个股上涨,北向资金净买入36.89亿元。

座谈会谈了啥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聚焦当前市场关切的热点问题以及制约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深入研讨,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大家认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直接关系亿万投资者的“钱袋子”,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严之又严抓监管,汇聚合力强信心。建议严把IPO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全过程监管,坚决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加投资回报。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规范各类交易行为,提升制度公平性。发展壮大专业投资力量,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坚定不移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夯实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与会代表表示,近期证监会严肃查处了一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案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震慑效果,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各类证券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形成更多有宣示效应的案例,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证监会负责同志表示,资本市场涉及方方面面,越是在形势复杂严峻的時候,越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证监会将认真对待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包括批评意见,经过论证切实可行的马上就办,一时不具备条件的做好沟通解释,及时回应市场关切,依靠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把资本市场建设好、发展好。

2月18日,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召集证监会党口部门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强调,证监会系统要正视自身建设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短板,坚守资本市场监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全面从严监管、从严管理,切实改进作风,强化执行力建设,推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真正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来个大转变,坚决维护市场稳定,防控市场风险,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哪些专家学者参会

据媒体报道,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彭文生,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等。

近期,他们大多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开发表过看法,而从他们的观点中或可窥见其建言思路。

其中,吴晓求表示,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过程中,资本市场有着战略价值。过去资本市场更注重融资功能,过去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就到市场上融资。过度融资的结果是企业没有成长性,企业没有成长市场就没有成长,慢慢市场就变成了投机的市场。中国资本市场一定要从融资市场转向投资市场,这彰显了资本市场的价值。

彭文生认为,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是个系统工程。当前有个现实问题是如何看注册制下的上市节奏。通常而言,当股市估值低的时候,优质公司的上市意愿会降低,因为它觉得这时候上市是贱卖资产,所以市场激励约束本身就会导致IPO节奏放慢。叠加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作用后,可能会出现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因此,考虑到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待改善的现实约束后,市场不好的时候放慢一点上市节奏是有道理的,不能教条地理解注册制。如果不控制的话,可能不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

田轩认为,进一步强化“优胜劣汰”的退市生态。在增加交易所必要的自由裁量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层退市标准,完善强制退市标准体系建设。细化规范类退市指标,明确财务类退市指标中营业收入具体扣除事项,增加财务操作“保壳”难度。明确摘牌流程的时间节点,进一步压缩职能重叠的摘牌环节,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能倒逼摘牌,防止公司“只停不退”。

极大地提振投资者信心

在新春伊始,监管部门广开言路举办了一系列座谈会,全面倾听市场各方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市场呼声高、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部署,体现出证监会维护市场稳定的决心,也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后续走势。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现在我国资本市场有2亿股民、6亿基民,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亿万投资者的钱袋子,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严抓监管,汇聚合力强信心。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我国既定国策,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之路。

“证监会新任主席吴清有很多年的证券和基金监管经验,对资本市场运作和金融机构运作都非常谙熟,对资本市场改革有更深刻的理解,其在上任之后召开多个座谈会、积极倾听市场各方的声音,极大地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杨德龙补充道。

通过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上市公司的可投资性,对稳定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意义不言而喻。“坚持高质量发展,在资本市场上主要体现为通过IPO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一些欺诈上市、财务造假等行为要严厉打击,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一些欺诈上市的行为。”杨德龙说。

针对高质量发展,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田轩也在此次座谈会现场表示,要严把IPO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全过程监管,坚决应退尽退,促进市场优胜劣汰;更要进一步推动促进刑法和证券法的同频共振,严打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还要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对当事人签字律师、注册会计师、保荐人等进行追责。

彭文生也在座谈会现场表示,严监管尤其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有助于A股中长期健康发展,但在当前市场预期弱的时候,也可能加大投资者对尚未被处罚企业即将暴露问题的担忧,可能诱发类似于银行挤兑的效果,不利于短期稳定市场。因此,对于加强反欺诈、加大退市力度等严监管政策而言,重在制度完善以培育好的生态,短期来看需要把握好节奏。

此外,根据媒体报道,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线上出席了2月18日座谈会。贺强比较关注“T+0”交易制度,他表示,有人说T+0不利于保护散户利益,其实这个恰恰说反了,T+0交易可以当日止损。全世界期货交易所的制度都是T+0,因为期货交易风险大,必须要当日止损及时规避风险。发现错误了可以及时修正来减少损失,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因为散户船小好掉头。他建议,如果普遍推出T+0有所担心,可以先在国有大盘股蓝筹股和北交所搞试点。

接下来A股如何演绎?

从市场来看,一系列座谈会召开之后,各方反应积极。2月20日,沪深两市出现反复震荡、伺机反弹的走势,节后的行情延续了春节前市场上涨的势头。截至收盘,沪指涨0.42%,深成指涨0.04%,创业板指跌0.01%,北证50指数涨2.03%,沪深两市成交额7894亿元。两市超3500只个股上涨,北向资金净卖出1.23亿元。板块题材上,Sora概念股延续强势,存储芯片尾盘走强,医药股全线反弹,减肥药方向领涨,中船系等少数板块飘绿。

事实上,大盘在春节前一周探底后就放量反弹,这与监管机构连发多条要闻、支持资本市场企稳密不可分。彼时,证监会接连重磅发声,具体内容涉及汇金入市、优化融券、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以及并购重组等诸多方面。

湘财证券称,证监会高密度发布对资本市场支持政策,直接针对市场痛点,将有助于建立健全且适合我国国情的交易监管制度。“2月初,上证指数快速跌破2020年低点,做空能量有效释放,而汇金增持以及证监会主席变更后进一步加强证券行业监管,助力市场短期企稳。我们预期,春节后市场大概率继续震荡反弹,完成筑底。”

杨德龙表示,在多重政策利好因素的推动之下,市场趋势已经逐步反转,从之前震荡下行逐步走向震荡上行,政策面的利好预计在节后依然会不断地推出。从2024年全年来看,大盘有望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在兔年市场以下跌探底為主,龙年可能会在优质公司的估值修复之下出现震荡回升,牛市的行情呼之欲出。

这些政策有望更密集落地

那么,座谈会密集召开之后,哪些方面的政策有望更密集落地?针对以上问题,2月20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专访了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

汪毅认为,监管可能从三个方面着手,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全面加强监管以加大对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发挥证券与基金等机构的作用。

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来说,首先,要严把IPO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要更加突出发行、上市、审核、监管全链条的把关。预计后续将进一步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督导检查力度,大力整治造假行为,压实发行人第一责任以及中介机构的责任。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减持、分红等制度。对于减持,要严格规范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减持行为,严格防范违规减持行为。对于分红,未来要严格监管、督促分红力度、频次;要严格执行三年内未分红的,不允许再融资等融资行为。

第三,加大退市力度。未来监管部门需要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优化退市指标,设置更加精准的退市标准。对重大违法和没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应退尽退”,加速优胜劣汰。一旦发生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等情况,上市公司将面临强制退市、高额罚款等严厉惩罚措施。参考借鉴印度股市制度的经验,无论是退市标准、退市程序还是退市价格,都在不同程度体现了对投资者的保护。

第四,推进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机制。央企方面正在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考核机制,证监会前期已提出将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各种市场化的市值管理方法也将被更多应用。

从全面加强监管以加大对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来说,证监会近期密集披露了多项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包括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后续要加大对违法违规的处罚打击力度,特别是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要严格执行《证券法》、《刑法》等法条,对于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要坚决重拳打击,让其“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同时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一体追责。

从进一步发挥证券、基金等机构的作用来看,健全保荐机构评价机制,强化对投资者回报这方面的考核。要完善基金产品注册、投研能力评价等制度安排,引导投资机构转变“重销售轻服务”的观念。因此,在金融机构的考核机制上,应该更加突出回报要求,以及增加长周期、波动性等方面的要求。

猜你喜欢
座谈会投资者资本
投资者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新兴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资本策局变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