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西 糜 裕 凌九州 陈 瑾/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扬州市结合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创新举措,积极推进“小田并大田”,逐步解决耕地零散化、碎片化问题,为实现耕地资源规模化、条块化、集约化、宜机化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扬州市70%以上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均在前期对项目区内耕地承包权、承包人及流转意愿等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制定耕地经营权流转方案。仪征市马集镇爱国村耕地田块现状主要为原始丘陵地形,“斜坡田、高低田、边角田、坑洼田、碎片田、零散田”较多,耕地实际利用率较低,农户种田成本较高。马集镇按照“先流转再建设”原则,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由镇牵头,开展把全村耕地集中流转到村集体的试点,在用好用足184万元项目资金的基础上,镇级再自筹资金372万元,用于开展土地平整,形成了独具仪征特色的丘陵“梯田”,为丘陵地区开展“小田并大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广陵区通过农民承包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着力解决项目区内耕地平整度不高、宜机化率低的问题,重新整治了碎片化耕地,累计流转土地面积8.66万亩,土地流转率达90%以上。高邮市车逻镇勤王村以高标准农田示范创建项目为契机,成立集体农场,将旱地、边角地、合同到期290亩土地统一流转到村集体农场,预计3年内完成全村土地流转,实现统一经营管理。
按照“先平整再配套”要求,扬州市各地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为抓手,推进土地平整、田块整治,实现“小田并大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累计新增有效耕地面积300亩以上。邗江区槐泗镇高标准农田项目,为实现耕地规模化、集约化,对近千亩农田开展平田整地、坑塘填埋,表土剥离约9.27万土方,根据道路规划重新划分条块田,每块条块田均在10~20亩左右,为实现规模化种植和宜机化生产创造良好的耕地条件。广陵区在2023年度头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中,开展了1000亩试点区域土地平整工作,统一田面高程,清理废沟呆塘,新增有效耕地28.29亩,极大改善了低洼田地积水情况,便利了农机耕作和日常灌溉,吸引了优质大户承包种粮。宝应县柳堡镇寿林村通过土地平整、开挖疏浚、整理呆塘,累计土地平整共500亩,每条块田不小于50亩,将农田灌排体系重新进行了划分和布局,确保农田连片区域内无道路和混凝土渠道分割农田。
为提升项目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并田”后的田间灌排系统功能,各地科学编制初步设计方案,确保高标准农田工程实现“旱能灌、涝能排”重要作用。宝应县对项目区的“沟、涵、渠、泵、路”等农田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构建“三横两纵一循环”的便捷高效田间灌排体系,田间道路通达率达90%以上。仪征市积极推广一次性成型现浇衬渠和智能化泵站,筛选合适地形优先安排一次性成型现浇衬渠,共实施一次性成型现浇衬渠20公里,占衬渠总量近60%,打破了丘陵地区难以实施一次性成型衬渠的惯性思维,在2023年项目中实现智能化泵站全覆盖,累计建成61座智能化灌溉泵站,简化开机程序,实现一键启停,方便农民使用。近年来,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监测、数字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等试点项目,为提升农田项目建设科技含量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