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大观念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以Unit 1 Wise men in history 为例

2024-04-26 05:40仇金玲
英语教师 2024年5期
关键词:语篇观念整体

仇金玲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2020》)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教育部 2020)。大概念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概念、论题、观念等。英语学科目前普遍采取了“大观念”的表述。在借鉴与吸收埃里克森(Erikson)和兰宁关于“知识的结构”与“过程的结构”概念框架的基础上,王蔷、孙万磊、赵连杰等(2022)结合对英语学科本质观和学科育人观辩证关系的思考,将英语学科大观念分为指向学科本体的语言大观念和具有跨学科特点的主题大观念,并指出主题大观念承载育人价值,是通过英语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大观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 2022》)强调“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教育部 2022)。《课标2022》中提倡的主题意义探究直接指向主题大观念生成,与《课标2020》一脉相承。因此,基于主题大观念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成为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关键的方向指引。

一、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基于主题大观念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认识不足。沪教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按照“模块—单元”编排,有明确的主题、话题,教师也一直按照单元组织教学,因此“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提出受到部分教师的质疑。事实上,现有教材中的教学单元虽然统一于模块主题和单元话题下,但是课时与课时之间往往只有表面上的内容关联,而且教师倾向按照教材设定的听、说、读、写等板块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形不散神散”。核心素养时代大观念视角下的单元是课程单元、素养单元,素养落地和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以主题大观念的建构为抓手,解决知识碎片化、思维浅表化、教学表层化问题,且“通过整合化和概念化教学,促进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与迁移,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王蔷、孙万磊、赵连杰,等 2022)。

二是教师用主题大观念统领单元教学设计有一定难度,不善于遵循主题意义探究开展教学设计,不能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转化为个人教学设计理念。部分教师对主题意义的认识存在误区,将“主题”和“主题意义”混为一谈;部分教师主题大观念及子观念的提取能力欠缺。

三是教师在进行主题大观念提取时往往只借助阅读和补充阅读两个语篇,忽略了听力、口语、语法部分的其他多模态语篇,整合性仍然体现不充分。

有鉴于此,结合教学实例,针对以上问题,探讨基于主题大观念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路径。

二、基于主题大观念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路径

教师要基于主题大观念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首先要精心解读单元教学内容,建构对单元主题和教学内容的完整认知。

(一)解读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内容一般由多个不同模态的语篇组成。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主要遵循以下路径:一是通读教材,熟知教材的设计理念、主题范围、语境创设、内容选择、活动设计和资源配置等;二是研读和梳理整套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前后单元之间的逻辑关联和进阶特点;三是深入分析单元内的每一个语篇,确定各语篇的题材与体裁,提炼语篇的主题意义,梳理语篇呈现的结构化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等),挖掘语篇所传递的深层文化意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有价值的学习内容(陈则航、付绘、孙晓慧,等 2022)。

1.教材整体设计

沪教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以模块—单元(Module—Unit)为构架,以话题为主线,七、八、九三个年级共23 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包括两个单元,同一模块下的两个单元围绕相同的主题展开。每个单元集中讨论一个话题,单元内各部分内容都围绕该话题展开。各单元的话题旨在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的观点和丰富的信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拓展其知识面。部分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部分话题则着眼于帮助他们通过英语了解世界。本课例来自九年级教材,上下册共7 个模块14 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括课前准备、阅读、听力、语法、口语、写作、补充阅读、文化角和自我评估等九大板块。奇数单元有学习技能板块。每个模块结束时都有一个探究性课题。课后练习有分层设计,供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自由选择使用。

2.前后单元之间的逻辑关联和进阶特点

沪教牛津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Module 1 Unit 1 Wise men in history 隶属“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群,子主题是“对世界、国家、人民和社会进步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其在整套教材中的前后关联见表1。

表1:Unit 1 Wise men in history 与前后单元关联

由表1 可以看出,从了解历史上的智者、才智超群的人到具有探险精神的人,教材的纵向编排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特点的伟大人物及其优秀品质,寻找历史上的榜样,不断汲取力量、完善自我,单元主题意义呼之欲出。

3.单元编排结构

教材各板块编排如表2 所示:

表2:Unit 1 Wise men in history 教材编排结构

(续表)

由表2 可以看出,本单元各板块虽然统一于主题“Wise men in history”下,但是主要按照阅读、听力、语法、口语、写作等功能来划分教学板块,各教学板块之间关联性、层次性和整合性不足。听力板块介绍了古代奥运会主要项目;口语A 部分是男孩、女孩谈论阿基米德等人的书籍,学习反义疑问句的用法,口语B 部分讲述了古希腊一位母亲女扮男装看儿子参加奥运会被送进监狱的故事,写作部分通过凯撒被刺杀这个小故事学习修改符号,形式上知识点零散,结构上没有层次,内容上与话题“历史上的智者”缺乏显性关联,呈现出碎片化特征,难以凸显主题意义。因此,需要基于大观念进行重新编排。

(二)构建单元育人蓝图

1.提炼单元大小观念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提炼单元大小观念如图1所示:

图1:Unit 1 Wise men in history 单元大小观念

2.重组单元学习内容

为确保课堂教学活动之间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在主题大观念统摄下,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学习过程等方面,打破教材板块的界限,挖掘各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调整顺序、补充情境、增删语篇等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构的单元内容框架图如图2 所示:

图2:Unit 1 Wise men in history 单元内容框架

由表2 和图2 对比可以看出,将9 个不同类型的语篇整合为6 个课时。教师设计整合了听力部分古代奥运会的常识和口语B 部分海伦(Helen)观看儿子参加奥运会被捕的小故事,补充海伦为自己成功进行无罪辩护的故事凸显智慧主题;删除凯撒被刺杀的小故事,改成《司马光砸缸》,将写作和补充阅读统一于“智慧儿童”的子主题下;补充阿基米德独白,结合国王与王后的谈话和皇冠制造者的狱中独白,延伸课文情境,使学生在基于语篇学习语法的同时,进一步感叹智慧的力量,从而促进单元大观念生成。

基于主题,单元教学内容被清晰划分为三大板块:古希腊男性智者、古希腊女性智者、古代中国智慧儿童,不同板块之间呈并列结构。纵向每一个板块都关注三个问题:在这个故事里什么是智慧?角色是如何获得、运用智慧的?我们可以从角色身上学到什么?在问题的驱动下,逐步建构子观念:“智慧是运用知识和经验,作出明智决策和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博学慎思、观察发现、建立关联、深度探究、迁移运用、巧妙利用规则或创造性思考等获得智慧”。横向来看,教师通过任务完成和 Who、When、Where、What、How、Why 等提问强化前两个子观念的同时,引导学生建构第三个子观念“古今中外,男女老少都可以成为智慧之人”,最后生成单元大观念。在单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关于智慧的认知不断建构、强化、内化,在第六课时引导学生根据对智慧的认知在自己的身边发现智慧之人,讲述他们的故事,最后引用老子的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鼓励其以智者为榜样,改变认知,完善自我,采取行动,做智慧之人,行智慧之事。

(三)设计单元教学目标

基于主题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设定需围绕大、小观念的构建展开,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反映他们学习后形成的新的认知、态度、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因此,单元目标的设定要遵循层次性、渐进性、可达成性的原则,覆盖学习内容选择、认知层次、能力素养水平表现、策略形成、问题解决及观念更新等。同时,单元目标的表述要清晰、具体、可操作、可检测(陈则航、付绘、孙晓慧,等 2022)。

基于KUD 目标撰写原则,在本单元学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实现的“习得(获得关于某一话题、主题的事实信息和基本技能),理解(构建大、小观念和理解探究文本过程的意义)和迁移(独立自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并将知识和技能迁移到其他环境、情境或关键学习领域)”(陈则航、付绘、孙晓慧,等 2022)目标如表3 所示:

表3:基于主题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在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后,教师分解、细化,设计课时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评价方案见表5)。

(四)开展单元持续评价

在明确单元目标后,教师根据目标设置单元评价方案。评价方案既需要有主题大观念建构过程的总体方案,又需要有体现单元大、小观念具体如何建构的课时评价方案,具体见表4、表5:

表4:基于主题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评价方案

表5:基于主题大观念的单元课时教学目标、活动、评价方案

(续表)

1.设计单元整体评价方案

2.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活动(略)、评价方案

结语

《课标2022》要求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基于主题大观念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英语学科结合自身学科特点给出的答案。基于主题大观念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从“以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教学转为“关注结构化、整合化”的课程教学,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长远的育人目标转化为基于大观念的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过程中关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最终实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语篇观念整体
维生素的新观念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健康观念治疗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