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的有效管理策略探讨

2024-04-26 07:47冯灵强
中国市场 2024年10期
关键词:出口退税管理策略

冯灵强

摘 要:在我国长期税收政策的指导与引导下,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对外出口贸易行业也得以发展壮大,在这一过程中出口退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加强出口退税管理能够保障出口退税这一政策落实到位,并发挥最大效用。但是,现阶段我国出口退税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故此,文章针对出口退税的有效管理策略进行分析,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关键词:出口退税;管理策略;长期税收

中图分类号:F7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0-0032-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0.008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对外加强经济交流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1],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力,以国外资金优势发展本国经济。但是,现阶段我国出口退税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较多不足及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积极进行改革创新,采取最佳解决方案进行治理,进而营造良好的对外经济发展环境。

1 出口退税概述

1.1 内涵

出口退税,主要是针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各环节以及整个流转过程中消耗的费用,按照我国制定的相关税法,对已经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进行退还。即出口环节免税并且对之前缴纳的税费合理扣除后再进行退还。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出口退税可以使出口货物整体需要缴纳的税费归零,最大限度上避免出现国际国内双重课税的问题。而这也是WTO管理范畴内所允许的,并且被多个成员国所接受和认可。

我国最早于1985年制定了出口退税制度,并于2009年我国出口贸易经济总额跃升至全球第一,由此可见出口退税制度的价值与效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国内财政收支变化,我国针对出口退税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出口退税率也随之调整。但是多数情况下出口退税率是小于征税率的。直到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并实施了《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公告》,我国将征税率达到13%的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将征税率为9%的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9%,促使我国出口产品基本实现全额退税。

1.2 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办法

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度的分析,发现我国针对出口产品所制定的退税办法主要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类型出口企业退税办法,另一种是外贸类型出口企业退税办法。

第一,针对生产企业的退税办法为“免抵退税”。“免抵退税”主要是针对生产企业对外出口执行生产货物、视同自产货物、对外提供的加工修理劳动服务,以及列名生产企业对外出口的非资产自行生产的货物等。以上出口货物活动实施免征增值税,并对相应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减免。但是在这其中不包含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未进行抵减的部分给予退还。

第二,针对外贸企业的退税办法为“免退税”。“免退税”主要是针对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或者相应单位出口货物劳务,实行免征增值税,并对相应的进项税额给予退还。

由此可见,我国在实施出口退税管理工作中先将出口企业按照生产经营性质具体划分为生产企业与出口企业两种,然后再结合不同企业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出口退税方法进行管理。生产企业就是指具备自主生产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体商户;外贸企业主要是指不具备自主生产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体商户。实施两种出口退税方法虽然能够提高出口退税管理的针对性,但是也容易出现不能全额退款的问题。

1.3 我国出口退税的现状探析

在诸多影响因素下我国多数企业存在出口成本高居不下的问题。虽然国际市场对于国内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是由于出口成本过高,很多国内企业都对出口贸易活动望而却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与市场经济发展[2]。例如人工成本费用、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致使我国出口成本增加,出口难度加大,最终导致对外出口货物不断减少,企业库存堆积量增加。而部分出口企业为了生存,将对外出口产品低价销往国内市场,给企业运营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出口数量与出口退税有着密切联系,当企业出口货物数量减少时,企业所得出口退税款也相对减少。因此,部分企业为了获取经济利益选择造假出口数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不良竞争。

2 出口退税管理问题发生原因分析

2.1 缺乏完善配套的出口退税培训机制

就近几年我国出口退税发展情况而言,虽然多数税务主管机关定期对内开展出口退税业务培训工作,并且也积极对新兴企业开展定期专业化培训。但是其中所应用的系统软件、相关出口退税政策存在一定滞后性,进而导致税务机关及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接受最新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培训,降低了出口退税管理水平与工作质量。此外,部分新兴企业甚至无法了解国家最新出台的出口退税政策,导致其在进行出口退税申请时非常被动,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3]。

2.2 企业出口方式不合理

究其本质分析,企业出口退税与出口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企业所选择的出口方式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关乎着企业的出口退税额度。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出口方式为自主经营出口、委托代理出口两种。如果企业选择通过委托代理出口的方式开展对外贸易活动,那么就必须在经济活动开展之前对委托代理出口的机构进行全面审查,其中委托代理机构必须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实力,并且其运营性质与企业存在一定关联[4]。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对外出口活动顺利开展;如果企业选择使用自主经营出口方式,则应该对国家相关政策有全面把握,以此保障出口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推动出口活动顺利开展。但是就当前我国企业的出口方式而言,其中存在较多选择不合理的问题。

2.3 国家体制不健全

尽管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实施了较多年,但是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这不仅降低了出口退税的管理水平与质量,同时还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导致其钻法律及管理制度的空子,进行违法出口活动。例如,部分不法分子利用海关货物检查不全面这一漏洞,进行非法代购、走私等活动,趁机牟取暴利。

3 加强出口退税管理的策略

3.1 企业税务部门应该提高税务管理透明度,对存疑问题进行细化分析

针对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必须要将其通过国家税务官方网站提交给税务主管机构进行事前预审,待到预审通过之后,税务主管机构还需要将预审结果提交给官方网站传达给企业财务管理人员[5]。而预审中存在疑点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引发的:其一,企业在进行报关单填报中缺乏相应的数据信息。现阶段出口企业进行报关单填报仅需要通过官方网站的电子入口进行下载并将其导入到退税系统之中即可。但是很多企业财务人员在导入过程中出现数据信息丢失的问题。对此,企业应该专门委派工作人员到税务主管机构进行数据信息查询。其二,数据传输问题。企业在单一窗口申报的报关数据,经过海关审核通过之后,在电子口岸会显示相关流程信息。然而企业在申报免抵退数据时,在税局系统上会出现“查无此报关单”信息提示。针对该问题,税局系统会采取“出口信息查询”方式或重新在电子口岸发送等方式解决,但这种方式据企业反馈,并不能有效解决。大部分企业只能通过“等待”税局系统能显示报关单数据才能申报。这个等待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半,企业不仅面临不能申报退税问题,而且还为后续申报增加了工作量,因涉及跨年的报关单,需企业提供结汇等相关资料才能继续申报。因此,海关官方管理部门应该与税务机关联力合作,实现出口退税系统端口衔接。其三,系统不成熟问题。税局系统下载反馈数据存在漏报、错报问题,给企业核对工作增加了工作量,也增加了税局工作人员核查难度。税局系统自检程序上,在给企业、税局带来检查便利的同时,也应考虑到例外、特殊情况,采用“智能+人工”方式,由智能审核检查普遍问题,让企业自行核查漏报、错报问题,再结合人工,后台方式,解决特殊问题,以免中断审核进度,造成企业不能及时申请退税工作。

3.2 构建信息查询平台,对出口退税各环节进行有效反馈

出口退税存在一定信息内容及管理流程复杂性,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密切关联的,也正因如此,税务主管机关才会对单证的审核极为严格。针对以往出口退税而言,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出口退税申报工作之后,由于部分流程需要保密无法进行公示,致使出口退税时间无法明确。而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与运营活动之中,对此税务主管机关应该抓紧这一发展机遇,构建信息查询平台,并逐步提高信息平台的开放度。这样便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及时查询和把握好出口退税流程、动向等,为企业把握出口退税款项提供数据参考。例如如果出口退税处于审核环节,企业财务人员便可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查询,以便了解动向,找寻审核缓慢的原因,继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

3.3 拓宽出口退税商品的使用范畴

就我国现阶段所制定的出口货物税收政策,一般可以划分为出口货物税收免税及退税政策、出口货物免税但不进行退税政策、出口货物不免税及退税政策[7]。具體的操作流程为:出口企业提前对出口货物进行出口权限申请,在获取出口权限之后利用科学的出口方式开展出口贸易活动。这一流程加剧了企业申报增值税的难度。其中部分企业由于缺少对出口退税政策的了解,导致企业被动进行出口退税申报,最终持续出现税款无法通过审核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税务主管机关应该积极发挥管理职能,保障所有商品公平公正进行市场竞争,提高审核工作流程的简便性与精准度,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发展。

3.4 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贸易环境愈发复杂多变,我国制定的出口退税政策需结合市场环境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要想切实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就必须完善自身运营与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其一,企业应该深入贯彻落实“质量第一”经营原则,努力提高企业产品质量。这样既能够强化企业市场信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还够便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率,减少因税务成本上升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其二,企业应该积极调整并完善自身的产业结构,加强先进技术引进与应用力度,积极研发新产品,同时加强生产原材料的质量监管[8]。这样就能够抢占市场先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其三,企业应该积极了解和把握好当前我国制定并执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合法合理调整,积极拓宽海外市场,争取在国际市场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其四,现阶段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领域为欧洲及北美洲市场。对此企业还应该对自身的出口结构进行合理优化,避免出现恶意市场竞争,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5 合理优化企业的出口产品结构

对于企业而言,出口产品越多,就意味着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率越高。因此对于出口退税管理工作,企业应该合理创新出口产品结构,以提高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与占有率,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3.6 企业需加强内控管理

所谓内部管理,主要是对企业运营与发展进程中各部门、各工作环节等进行有效监管,以此降低出口成本。首先,企业应该深度挖掘自身的发展潜能,对原材料采购直至产品销售等各环节的费用使用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与监管,以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9];其次,企业应该对生产技术进行革新,以此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最后,企业需要对内部人力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削减部分重复岗位,提高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率,扩大出口产品规模。

3.7 创新出口贸易方式

当前我国进出口管理部门对于现行的出口退税管理政策进行了改革优化,不同规模、类型的出口企业受到了一定影响[10]。为了减少出口退税政策改革对企业运营与发展的影响,企业应该积极创新出口贸易方式。具体而言,企业应该减少一般出口贸易方式的使用,更多通过原材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开展外贸经济活动。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代理出口比例,进一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3.8 积极开展国家合作,实现“走出去”发展战略

为了切实强化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占有份额,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建设国外直营销售点,并发展好加工贸易,这样就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出口退税风险。此外,企业通过这一方式还能够提高对国外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和配置合理性[11]。

4 促进出口企业发展的建议

4.1 正确利用好出口企业的外溢效应

任何企业的运营与发展都离不开稳定持续的资金供应链条。随着市场投资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出口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经营情况、阶段性战略发展目标等选择最有利的扩大外溢效应的投资方式[10]。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出口企业的市场准则原则为跨国并购和非股权安排,其中在服务领域中跨國并购的数量占据并购总数的2/5。跨国并购还能够带来更多的外溢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开展跨国并购的企业不仅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同时还拥有强大的管理能力、先进的技术、完善的销售网络、科学的管理方法及经营理念等。对此,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对来华并购企业提供相应的市场优惠政策,这样就能够间接吸引更多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治理等知识型资本,促使国内出口企业对外国企业的技术、经营模式等进行借鉴吸收,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对自身经营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各级政府部门还应该进一步改善和规范好国内市场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吸引FDI流入,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我国出口企业与国际大型企业相互交流合作,从而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差距,更好地利用市场开放带来的外溢效应提高国际竞争力[11]。

4.2 加强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发挥好外包优势

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增加,中国教育领域开始注重与国际接轨,培养高端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年毕业季就会出现就业难问题,由此可见我国高端人才培养力度仍然有限,人才缺口较大。在这一背景下,出口企业多通过从国外引进高端人才开展相关工作。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门应该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将培养高端型人才纳入教育总体目标之中。出口企业则应该注重内部人才培养与国内人才引进相结合,减少企业对于外国高端人才的依赖,助力出口企业持续创新发展。此外,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外包行业的持续发展壮大,不少出口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将内部存在的劣势项目、管理内容等外包给专业机构,不仅能够降低人力物力财力,同时还能够减少出口退税风险。针对这一模式,国内出口企业应该积极进行学习与借鉴,充分利用外包优势培养高端人才。

4.3 充分发挥好政府导向作用

针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现状,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好自身的管理职能与政策导向作用,为出口企业提供助力。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政策性引导,在促使FDI流入发展我国出口企业的同时,注重引导出口企业开展良性市场竞争,实现良性发展。这样就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扭转贸易逆差,进而带动相关服务产业发展壮大;其次,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助力出口服务产业升级转型,引导出口企业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以助力其可持续发展。对此,政府部门可以制定一系列帮扶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机制等,充分发挥好各级政府部门的导向性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出口退税管理工作涉及较多内容与领域,十分复杂烦琐。此外,出口退税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问题,对于出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对此,出口企业应该对出口退税政策有深化了解与掌握,同时做好内部管理改革与运营模式创新,提高资源配置合理性与有效利用率。只有这样才能够贯彻落实好我国的“走出去”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美霞.出口企业出口退税实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3(4):19-21.

[2]温兆琦.“以数治税”下强化出口退税风险识别的若干思考[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22(6):72-77.

[3]段丁强,胡芳,张三丰.出口退税率调整对纺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2,35(6):3-9.

[4]王芷淇.统一出口退税办法的建议[J].中国外资,2022(18):60-62.

[5]程若云.进出口贸易公司出口退税问题探析[J].审计与理财,2022(8):25-26.

[6]马涛.出口退税助出口企业扬帆远航[N].珠海特区报,2022-07-22(1).

[7]陈颖洪.中国出口退税政策法律化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2,20(4):105-112.

[8]何怡璇,芦永泰.出口退税再加速 稳外纾困添活力[N].兰州日报,2022-07-05(1).

[9]杜莉,陈凤梅.出口退税政策是否需要调整[J].中国改革,2022(4):33-36.

[10]外贸企业办理出口退税将更便利[J].法人,2022(6):11.

[11]吴伟敏.浅谈出口退税的有效管理策略[J].经贸实践,2017(4):59,61.

猜你喜欢
出口退税管理策略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全过程预决算管理策略初探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及税收筹划
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税务筹划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会计核算研究
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