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莉
(中共淮南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安徽 淮南 232001)
党校姓党,这是党校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政治立场,是开展党校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党校党建工作围绕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立体性展开。作为我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党校在党员干部队伍培养建设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在全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之所从来,方明所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从“四史”学习中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历史智慧,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方案遵循,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1]45地方党校承载着培养培训地方党员干部,扩充党的储备人才队伍的任务,通过专题学习、主题教育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与日常教学活动、党建工作深度融合,能达到武装头脑,铸魂育人,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除了党员干部思想引领和作为党的智囊职能外,目前部分省级以上党校也具备授予全日制普通学位的条件,是党员干部培训与普通高校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场所。所以,地方党校党建工作应牢牢站稳政治立场,通过在党校开展“四史”教育,丰富党建工作的形式,对拓展党校机关党委工作内容,规范党务工作方式,启迪智慧,为新时代铸魂育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有着重大意义。[2]12-13
二级党支部是党校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在支部广泛开展“四史”教育,改进工作方式,通过制定党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明确任务、标准,使能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建设工作有的放矢,增强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这也可以为每年党建考核提供评价标准。高质量开展党校党建工作,组织建设十分重要,对于培训的党员干部来说,由于时间短,通常组织关系挂靠在原单位,实行党支部联系点制度,这就可以广泛连接组织上的党员,从而开展一系列学习实践工作。[3]67-68意识是客观物质的反映,通过“四史”的学习,从真实历史中寻求与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的时代之问,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宏观地把握历史脉络,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通过透过历史现象洞悉本质,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行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对于在籍学生、培训学院以及教职员工党员中开展“四史”主题教育活动意义重大,通过系列主题学习持续走深走实,在入脑入心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丰富理论认识,拓展“第二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联系历史与现实,从历史经验中启迪智慧、对话古今,寻求治国理政之道。所以,开展“四史”主题教育活动能够增强基层党校党组织政治功能。
作为百年大党,我们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其秘诀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与时俱进的组织,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第二个答案就是自我革命,正是我党不断革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因此,在地方党校开展“四史”教育,有助于学员、师生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同时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执行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组织自我能力的提高。[4]89
党员干部在此过程中的角色十分重要,主要是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与率先垂范作用,地方党校为政府施政的智囊,从事与参与政策研究、理论建设等工作,同时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同时,开展日常学历教学和进修培训,比如部分党校主要是省级以上的党校具备学位授予权,尤其是举办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专业方向的普通高等研究生教育。总而言之,地方党校业务丰富、涵盖面广,地位凸显,党建工作的开展就围绕业务工作进行。因此,党校系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教学体系与研究体系,在教学管理中加强“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针政策,推动立德树人各项工作环节的走深走实,必然能大力促进过程中党员干部自我能力的提升。
党校作为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目前全国实行从中央到地方(县级)四级组织结构,是中央直属的事业单位。客观方面,地方党校受场地、行政级别、办学规模方面影响,培训的层次、范围有限。目前,市、县两级地方党校培训工作任务繁重,承担着地方党员干部人才培养,以及为政府进行社会治理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提供决策服务,可以说,地方党校不仅仅是教学机构,也是智库组织。出于机构特殊性,很多地方党校同质化严重,教学管理工作开展千篇一律,教学效果转化率不高,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教育资源和设施匮乏、师资薄弱,开展“四史”类主题教育质量不高,而且存在较严重的运转难维持、人才难稳定、教研难开展等困难的问题,缺乏资金、人才以及管理经验。党校一切工作开展皆可纳入到党的建设工作中,尤其是教学、培训、科研三个部分,但目前的组织架构和机制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是阻碍地方党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阻碍“四史”教育的提质增效。[5]104
目前部分地方党校在教学实施中存在着对“四史”教育整体规划欠缺的情况,既缺乏系统性的教学和科研,导致不能深入指导师生理解“四史”教育的内涵,从而无法高质量开展学校党建工作。如对我们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哪里等内容解释不到位,导致学生、学员对“四史”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不完整。目前,一些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在教学中对于“四史”学习往往停留于文字、书本上的表层理解,缺乏原原本本读原著、认认真真悟原理的深层探索,“四史”是集文化、历史、哲学、政治为一体的重要理论体系,是我们开展党建工作的思想及行动指南,是我们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引领,地方党校必须下大力气研学,结合地方红色文化研学。
地方党校应坚持质量立校,政治立人的办学定位,培育一批思想坚定、作风优良、理论素养高、教学质量好的精兵强将。党校的人才队伍培养要优先突出政治站位。[6]90-91同时,要吸纳与引进优秀师资力量,目前地方党校为隶属于同级党委的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缺乏普通高等院校的师资引进机制和考核机制,教学培训为主要工作,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普遍不足,优质师资力量集中在省级以上,教师进行科研探究的自主性、教学的主动性不够,受制于规模,层级等问题,人才队伍建设扁平化,缺乏学科带头人、教学领军人的重要角色,部分工作人员存在躺平思想,规模小、机构人员冗杂、教学科研水平不高。如此,在教学和培训中就很难讲清讲好“四史”教育的哲理性和学理性,很难驾驭“四史”内容蕴涵的深层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高质量开展地方党校党建工作,要有效运用和创新平台载体,牢牢把握好舆论阵地,从而架起党建工作“新引擎”,通过打造“互联网+党建”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新方式,助力地方党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教学上,协同不同教学平台的价值作用,发挥第一课堂理论教育主阵地作用,延伸“第二课堂”、活跃“第三课堂”,创新实现“四联动”工作机制;党建宣传上,基于“中央厨房”模式,开拓“互联网+党建”工作新载体,以校园网、官方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为依托,构建协作服务、融合联动的微信矩阵,将教学、科研等业务与党建工作相结合,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创建党建品牌工作室和实践基地。所以,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指南开展“四史”教育,通过党建引领,可以高质量完成各项职能业务工作。
地方党校党建工作的开展要围绕学校客观情况和学员及师生自身诉求,不能仅仅满足日常的管理教学功能,要将“四史”教育融入教学日常点滴中,号召教师职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身边的学员。形成“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教学理念,将党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协同部署,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对于教工和学生党员,要鼓励他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爱党敬业,将良好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发挥党校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求教师党员落实各项教育工作方针,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通过智慧党建创新地方党校党务工作新模式,依托互联网平台优势,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将党建工作接入到科学管理体系中。针对地方党校对于“智慧党建”工作的建构缺乏深度、全面的认识等问题,因此要更新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和理念,对于网络党建平台中出现的师生意见要进行反馈和分析,开设书记信箱的留言机制,认真倾听广大师生学员的心声。[7]45“智慧党建”系统的建设既要有完善的硬件配套设施,又要有系统的软件支撑,后期更是要不断维护更新,因此智慧党建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十分重要,智慧党建平台要开辟“四史”学习频道或栏目,形成便捷的掌中“四史”阅读平台,同时通过闯关答题、问答等模式促进师生党员日常学习积极性。对支部和党员个人的管理要精细化、科学化,动态化,如建设党员数字档案库、党总支和党支部线上管理平台,利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实现党建工作开展。
开展好地方党校党建工作的需要建设一只业务能力强、理论水平高、有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基层党员队伍,打造专业性志愿服务团队、教学团队、管理团队、研究团队,将党建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挥协同作用,不断提高师生党员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在实践中融入“四史”学习,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同时,可利用“微党课”“精品党课”录制党课幕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打造品牌党课教学“微课堂”。地方党校党建工作不能仅停留在基本工作职责上,停留在党校内部,要合理化运用好身边资源,组建名师宣讲团,或运用多媒体慕课资源下基层、进社区,为基层精准输送优质党课。针对基层党员干部压力大、任务重导致的学习松懈等问题,通过订单式送学、精准送学方式,激发其学习主动性,组建“流动党校”充分优质教学资源价值,送学上门,真真正正地服务于广大干群。
总之,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要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使地方党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主战场、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主渠道。党校要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通过在地方党校开展“四史”教育,深化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促进理想信念常态化建设,高质量开展地方党校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