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娃哈哈的传奇,其实是一场意志的胜利

2024-04-25 12:24孟晓东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考 2024年48期
关键词:宗庆后娃哈哈责任感

孟晓东

走近人物

他,42岁开始创业,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年有200多天奔波在市场一线;他,32年来心无旁骛,以超乎常人的耐力,一手创办了价值上千亿的商业帝国;他的个人奋斗史,堪称一部真人版的“励志大片”……他就是“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2024年2月25日,一代浙商、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因病去世,享年79岁。

素材呈现

创   业

1987年,宗庆后靠向亲朋好友借来的14万元承包了连年亏损的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靠蹬三轮车代销汽水、棒冰、文具赚钱起家。也就是在这一年的7月,42岁的他以花粉销货款和5万元贷款为原始资金筹建食品厂,代加工花粉口服液。创业一周年后,宗庆后拿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全年销售总额436万元,上缴利润22.2万元,净资产800万元,旗下公司3家,员工130人。因为挂靠校办企业,宗庆后对学校儿童群体的消费情况比较了解,加上独生子女政策开始推行,宗庆后关注到了儿童偏食、厌食问题。这时,宗庆后决定创办自己的儿童饮品。在浙江医科大学医学营养系教授的帮助下拿到一款解决儿童饮食问题的配方后,宗庆后搭建了生产线,正式批量生产。为了打响品牌,宗庆后在《杭州日报》上策划了一个为产品取品牌名的“有奖征名”广告,最后,他们从若干名字中选择了“娃哈哈”,至此,娃哈哈正式诞生。第二年,娃哈哈自主研发出第一款儿童营养液,当年销售额过亿元,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崛   起

娃哈哈成立后,宗庆后开始带领团队跑市场,通过投放央视广告,用一句广告语“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在全国打出知名度。1996 年,娃哈哈旗下已有儿童营养液、含乳饮料、瓶装水三大明星产品系列。随着娃哈哈的市场越来越大,出现了产能不足问题,为此,宗庆后毅然决定以8411万元整体并购当时经营不善的国企杭州罐头厂,带领“杭罐人”仅用28天就拉起了娃哈哈口服液生产线,三个月后,杭州罐头厂便扭亏为盈。产能问题得到解决后,宗庆后又着手建立销地产模式,在全国各地区建立起160多家分公司来解决新品丰富后遭遇的物流压力问题,将娃哈哈真正打造成了一家全国性企业;还实施了联销体制度,帮助娃哈哈获得了稳定的现金流,加大了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工厂扩张方面的资金投入,织起了一张覆盖全国的终端网络。销地产、联销体模式傍身的娃哈哈,终于彻底奠定了中国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的地位。如今的娃哈哈集团早已从当初只有3 个人的经销部,成长为一家近3万名员工、品牌价值超500亿的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巨头,成功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企500强前列。2010年,宗庆后也以 534亿元的身价成为《福布斯》中国首富,并在随后四年内三次问鼎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宝座。

屹   立

事业成功的宗庆后,依然保持着朴素的生活方式。买路边摊的衣服,穿几十元的布鞋,每年的生活开销不超过 5 万元。他也因此被称为“布鞋首富”。这份朴素体现在公司经营上,则是对企业社会价值的极致追求。驰骋商场多年的宗庆后也是一位慈善家。2009年,浙江省娃哈哈慈善基金会成立,致力于助学、助孤、助老、助残。2022年9月,宗庆后还获得了浙江省慈善奖“个人捐赠奖”。据介绍,宗庆后累计慈善捐赠超7亿元。2011年,宗庆后在一场演讲中表示,企业家应该把金钱看得淡一些,把社会责任看得重一些,“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投身慈善和社会公益事业,不仅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也是‘先富帮后富的责任,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2018年,宗庆后又在一场演讲中表示,有良心的财富才有意义。一个人最伟大的成就应该是为社会创造了什么。在演讲最后,他说:“我唯一的念头是,当我真的老去,我可以对所有人说,我这一生,并不非凡,但我干了一番事业,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和这个国家提供了一些正能量。”在商业世界里,娃哈哈可能并不是最“聪明”的公司,但正是这份“钝感”,使它屹立30多年而不倒,而宗庆后也在2018年获得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评选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称号。据悉,宗庆后在自己传记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普通人,从底层崛起的凡人。幸运的是,我生于一个大时代;更幸运的是,我获得了一个机会,缔造了一家公司,并且因之而成为‘中国首富。”

素材解读

宗庆后42岁白手起家,创办食品厂,可谓大器晚成;他开创联销体模式,被称为营销大师;他也是“跨界者”,开商场、做童装、进军智能机器人领域;他还是慈善家,用行动“为‘平行世界中那个弱势的世界提供帮助”。回溯宗庆后的事业生涯,他从不惑之年开始创业,放在今天有点难以想象。而他留下的精神财富,譬如坚定的意志力、冷静果敢的判断力和实干心态,在任何一个年代都不过时。斯人已逝,是非成败转頭空。如今,人们悼念宗庆后先生,何尝不是致敬一代浙商所坚持的生意之道,致敬那段努力付出、不计回报、相信前方永远有希望的峥嵘岁月。

适用话题

正能量、大智慧、大格局、战略眼光、抓住机遇、改变世界、人生价值、人生历练、社会责任、生逢其时、不忘初心、大器晚成、一步与一生、平凡与伟大、磨难是人生的财富……

运用示范

示例1:成功未必要趁早。

女作家张爱玲有句名言:“成名要趁早。”受此影响,很多家长急功近利,在子女教育上揠苗助长。殊不知,古往今来,大器晚成者也大有人在,比如古之大文豪苏洵,今之浙商宗庆后。马云在给宗庆后的挽联中就写道:“人生搏击四十不晚,开拓者精神;创业千难夙夜求新,企业家本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前几年创作的《晚熟的人》,同样告诉人们,成功未必要趁早。

示例2:做人需要有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检验一个人品行的试金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显示出了顾炎武的社会责任感;“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显示出了鲁迅先生的社会责任感;“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显示出了陈祥榕烈士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家应该把金钱看得淡一些,把社会责任看得重一些”,则显示出了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了社会责任感,一个原本平凡的人也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宗庆后娃哈哈责任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蒙牛和娃哈哈大战新零售
矿泉水瓶的秘密
娃哈哈:向左还是向右?
娃哈哈:向左还是向右?
宗庆后
“我不想做娃哈哈继承者。”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宗庆后:员工是价值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