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利
“腊八祭灶,年下来到,小妮要花,小子要炮”,这是我们从小人人都会说的乡间民谣。“小孩望过年”,对过年的渴望好像无忧无虑的童年是最为强烈的。
印象中过年是随着祭灶拉开序幕的。祭过灶王爷,烧过用高粱杆扎的马,说是让它驮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贴上新“请”的财神,我们盼望的盛宴开始了,加了粉条、麻花的祭灶汤,就着酥麻糖,想吃多少吃多少。
之后就是干不完的活了,扫房子、洗洗涮涮、煎炒烹炸、蒸馍,包包子、饺子……当时最喜欢看蒸枣花馍了,因为要拜神、祭祖,每年奶奶和妈妈都要做好多枣花馍,要从初一“供享”到十五,所以能吃的时候也就别追求口感了。
大年三十到了,大人们规规矩矩地给整一桌只有客人来了才能吃到的大餐。给爷爷奶奶磕头拜个年,高高兴兴地领个大红包,然后就是彻夜的狂欢了 通宵看春晚!
熬夜看完春晚,凌晨三四点,顶着两个熊猫眼,穿戴一新就出门了,开始挨家挨户拜年。每到一家,给供奉的祖先磕个头,就能换来几个核桃、糖果、炮仗。那时,我们最喜欢的就是结束后,比比谁的“战利品”多,这种喜悦可能是现在物质丰富的孩子们体会不到的。
正月十六,大家一大早走上街头,围着火堆烘烤全身,轰走病气,祈求百病全消。过完元宵节,年才算是彻底的过去了。
感觉那时的年味是最濃的。传统的习俗,传统的文化,浸润着我们的筋骨,滋养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 这就是红红火火的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