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聆
(晋中信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其中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高校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可见,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笔者以金融学为例,探讨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问题,以期为其他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金融学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其在课程设计上应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紧跟时代发展,紧密联系金融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运作特点。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下,授课教师既要授予学生金融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金融领域发展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当前,我国高校在金融学课程思政上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主要有:王健等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文化素养、法治意识五个方面挖掘提炼“金融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基于OBE理念的教案修订方面,探索“金融学”课程思政的改革路径,构建兼顾金融学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新教学体系。[1]张雷等从培养目标形成与修正视角出发,认为应注重培养学生唯物主义金融学理念,塑造学生正确金融学价值观。[2]姬晓婷和胡君晖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认为在课程评价中也应融入德育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两种方式。[3]王伟和黄颖从新闻线、解惑线、故事线三个部分结合思政内涵,引导学生探索中国金融故事背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素质内涵。[4]王璐瑶和康健认为“言传”之外还需“身教”,更要注重教师自身“四个自信”是否落实。[5]梁玉和蔡幸认为应该结合成员科研优势挖掘思政内容,构建全过程嵌入式课程思政教育系统。[6]孟德锋探索了“金融学”课堂教学课程教学大纲要融入思政主题,体现主要章节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式、明确设计课题讲授的时间。[7]徐敏利用金融学专业课程众多历史案例教学,将金融知识、金融技能、金融素养和思政元素充分结合。[8]徐建卫认为在金融学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程设计,增强对中国情境的运用,注重对实践的反馈,做到课程内容与思政导入的自然衔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9]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并根据教学需要,笔者认为,金融学课程思政应从点(金融知识点、金融热点)、线(以贯穿思政元素,培养学生金融素养为主线)、面(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方案、考核机制等)、体(各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搭建层层递进、联系紧密的完整课程体系,以点带线、以线建面、面面聚体,实现金融学课程思政的“立体化”教学。首先,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与金融热点、金融知识点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讲案例感悟,同时做好思政教学的过程考核。其次,在整个金融学课程体系中,既要落实思政教育,又要培养学生金融专业技能,做好从点到线的有机相连。再者,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目标、考核机制等的优化,从而实现思政教育与金融学课程的融合。
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要求,而新出现的如中国慕课、微课等“互联网+”线上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做到独立内化线上教学内容,亟需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基于当前金融学课程思政现状,笔者建议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既能有效融合线上线下两种学习模式,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翻转课堂”又叫颠倒课堂,最早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林地高中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斯(AaronSams)将知识点讲解过程制作成微视频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上,布置课前观看视频的学习任务,而在线下教学课堂,学生和老师将大量时间用在对知识点进行练习以及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交流上。这种新式教学模式很受学生欢迎。这一模式被引入我国中小学及高等教育课堂实践后,产生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下文中探讨翻转课堂模式下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具体融合路径。
1.课前引导环节
根据思政教育及金融学教学主线的安排,教师提前将微课视频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上,布置小组协作任务,明确课程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及思政素养目标),让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同时,能利用教学资源完成课程任务。如在货币与货币制度章节预习任务时,应明确该章的知识技能目标有理解货币产生与发展、掌握货币的定义、种类以及职能、了解货币的制度;以劣币驱逐良币的历史引导学生思考现有电子货币和发展中的数字货币是否会取代纸币;在利率及其决定章节时提前上传复利思维的思政教学案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及见解。学生带着疑问和想法进入课堂学习,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2.课中控制环节
根据教学设计的时间安排把握教学节奏、引导教学进程,在合理的时间段通过问题或金融案例导入进行启发式教学,进行师生间互动和生生间互动,促进学生高效完成金融知识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并及时进行过程考核检验学生课程内化效果,包括:教师如何实现课堂精讲、组织、引导与点评,如何安排学生分组汇报、讨论与答辩、观察学生的思政回答素养等。
(1)结合当前时事人物,巧引思政元素进课堂。如在利率及其决定章节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普通百姓在中国诗词大会夺冠案例,引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再把课前预习案例简单串联,对学生的想法和见解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复利思维的重要性,在该知识模块结束时请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复利思维规划学习和生活。使学生通过单利和复利以及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等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的金融常识,辨清各类网络贷款的本质,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告诫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个人信用的重要性,提高诚信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做好资金和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信用与信用形式章节的教学中,可以以《又见平遥》剧情为切入点,讲解晋商诚信精神,再通过失信案例提高学生对诚信的重视,珍视个人信用、传承晋商诚信精神。指导学生学习阅读个人征信报告,规范借贷行为,维持良好信用,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结合新时代学生特点,正确引导学生认知。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使文化交流更加频繁,青年学生面对的诱惑更多,因此,通过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迫在眉睫。如:在“信用贷”模块中,引入“校园贷”案例,可使学生正确认识校园贷的危害,识破校园贷的陷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在“信用与信用形式”教学中,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信用记录是一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在征信程序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失信将会承担严重的后果。同时,引导学生要以诚信为本,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敬业意识和职业荣誉感,有强烈的遵纪守法意识和制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应由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在案例讨论中树立正确认知,提升其思辨能力。
3.课后反馈环节
该环节主要包括学生反馈疑惑问题,教师点评学生报告,为学生解惑;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及思政效果的考核和评价,进行反思优化;鼓励学生进行金融知识宣讲活动等。教师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知识与思政素养要求,在线上发布开放性题目,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中学习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提升其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真正做到将专业素养内化于心;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案例进行应用分析,如:完成货币模块学习后,让学生梳理中国货币发展史,了解我国丰富灿烂的货币文明,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培养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在金融市场模块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结合股市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内幕交易的危害性,让学生分组探讨,从而对其进行法制教育,使其树立法制意识,指导他们在未来投资过程中要知法,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1.提升教师思政素养,促进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政素养的融合
对于金融学专业教师来说,要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学习计划,积极参与思政教育培训,以不断提升思政素养。同时,教师还要思考金融学教学设计怎样整合时事的贯穿思政教育,使得思政元素能恰当的融入金融学课堂,并能提升大学生思政素养。要想思政元素精彩巧妙的融入金融学的教学章节内容当中,需要金融学教师不断探索思政元素,并结合教学模式将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层面再到个人层面的思政素养教育融合贯穿于金融学课程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巩固思考三个教学环节之中,促进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
2.翻转课堂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专业与思政教学双目标
金融学课程翻转课堂强调两个重点:一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情景讨论、探究学习、深度思辨、知识迁移的形式去学习;二是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信息化教学改革意识,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要创新性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学习通、中国慕课、QQ、微信、腾讯会议等互联网软件帮助我们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三环节的连接翻转。在金融翻转课堂形式下还要实现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政素养提升双提升的目标,课堂上既要一手抓学生对专业知识模块的掌握及应用,也要贯穿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针对00后大学生更活跃和对信息化适应更快的特点,更要利用好X-mind、ChatGPT等信息化软件搭建具有强交互、富吸引的金融学课堂,从而实现金融学翻转课堂的教学双目标。
3.完善金融学课程考核体系,检验应用翻转课堂的思政教学效果
传统金融学考核成绩为期末成绩加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比重较大,而平时成绩比重较小,多为七三占比。翻转课堂模式下融入思政教学的金融学课程必须完善现有的考核体系才能检验教学效果。而金融学课程考核体系的完善既要注重期末成绩考核,又要适当细化体现平时成绩的过程性考核,同时要适当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如个人学习成绩=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50%),而平时成绩=线下课堂出勤(20%)+线上学习任务情况(微视频学习、章节作业及讨论)(30%)+随堂表现(30%)+思政学习反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