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耀丽,袁德利
(1.九江市濂溪区第一小学,江西 九江 332005;2.九江学院 管理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小学数学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思政育人的新时代要求,但实务界对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和教学策略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小学数学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普及性,对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和教学策略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程,其主要特点是以各类课程为载体,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灵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类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课程思政不是新增的一门课程或一项教学活动,而是在各类课程原有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和开发各类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把这些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各类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育人目标。[1]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是指挖掘和开发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把这些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小学数学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育人功能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也有研究认为课程思政主要内容包括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四个方面。基于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层面的政治认同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意识;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法治意识;三是个人层面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公民人格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重点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表现为爱护环境、爱人民、爱集体),助力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中国教育的根本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而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2]这是因为:第一,从教师角度来看,在小学阶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需要小学教师自身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育,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有效训练和提升,从而有效助力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第二,从学生角度来看,立德树人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教学全过程,只靠一门德育课程难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中,小学数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时量足,学生和家长对小学数学课程重视程度较高。因此,除德育课程之外,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是实现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则是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抓手。[3]这是因为:第一,从全员育人角度来看,思政元素蕴含在包括小学数学在内的各类课程中,只要授课教师善于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巧妙融入课程教学中,就容易形成“育人”的合力,实现全员育人;第二,从全过程育人角度来看,相较于其他课程知识的教学而言,课程思政更加贴近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所见所闻,只要授课教师设计巧妙,课程思政就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育人效果,实现全过程育人;第三,全方位育人强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载体(如校园文化建设、评优评先、社会活动参与等),相较于其他课程知识而言,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元素既能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实践,又能充分融入各种教学载体中,最终实现全方位育人。
新时代以来,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了基础教育工作逐渐由“知识时代”向“核心素养时代”转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4]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成为培养学生核心发展素养重要手段,主要理由有三:第一,数学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数学文化源远流长,通过传承优秀数学文化,可以厚实学生的人文底蕴和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上升为观点、精神和思想,增强其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第二,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认识外部世界,提升其自主发展的能力;第三,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有助于学生准确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其服务社会、为祖国发展做贡献的责任担当,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知识模块都包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不同模块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存在一定差异。
数与代数包括“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大小、表示、运算、估算等,重点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运算能力和推理逻辑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与代数”领域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环节:第一,在讲解“数据、数据运算、数量关系”知识的基础上,介绍或展示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思政教育相关的数据“事实”,以及与“数与代数”知识点相关的名人名言“故事”;第二,通过对比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思政相关的“事实”和“故事”做出合理的逻辑推理或正确的价值判断;第三,适度拓展这些逻辑推理或价值判断的应用情境。例如,从一年级“20以内数的认识”、二年级“万以内数的认识”到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材中都利用图片设计展示了我国国情的数据事实,这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直观的素材。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自行设计或展示更多的我国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综合国力和国家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国家和民族自豪感。更进一步,还可以通过提问学生,如:“我国还有哪些让你引以为豪的地方?”通过学生回答“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拓展升华学生的国家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其爱国热情。
图形与几何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和掌握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形状、特点、性质、分类和度量,以及各类图形的定位、平移、旋转等运动,描述和证明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位置和运动。图形与几何领域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环节:第一,在讲解“图形认识与测量、图形位置与运动”知识点的基础上,把抽象的图形具象化,引导学生认识各类图形相关的物体,挖掘图形相关的思政元素;第二,通过观察想象法、对比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思政相关的“图形”做出合理的逻辑推理或正确的价值判断;第三,适度拓展这些逻辑推理或价值判断的应用情境。例如,在二年级“角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教材中设计了红领巾和国旗等图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看到红领巾和国旗会联想到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爱国热情。更进一步,还可以通过我国历史上地理版图变化引导学生树立居安思危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增强祖国统一的信心。再如:从“圆形”知识点让学生认识篮球和足球等各种球类运动、汤圆、圆规等常见食品或物品,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强身健体为国争光、合家团圆的家国情怀和“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法制意识。
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三个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对根据信息对事物和数据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和用不同类型的图表和数据表达数据信息,描述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统计与概率领域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环节:第一,在讲解“数据分类、数据收集整理表达、概率与可能性”知识点的基础上,直接选取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图表”作为举例或习题呈现给学生;第二,重点采取对比分析法(包括过去与现在的纵向对比、中国与外国的横向对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基于这些“统计数据与图表”做出合理的逻辑推理或正确的价值判断;第三,适度拓展这些逻辑推理或价值判断的应用情境。例如,从二年级“数据收集整理”、三年级“复式统计表”、四年级“复式条形统计图”到五年级“折线统计图”都包含有大量的思政元素。在讲解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利用我国历年经济总量(GDP)的数据整理制作成折线图,学生据此可以直观了解和感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激发其爱国热情。更进一步,教师可以制作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总量(GDP)对比折线图,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回答“因为我国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人民更勤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教材中以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为载体,通过设计主题活动或学习项目,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综合与实践是针对前三个知识模块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和教师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帮助学生积累数学主题活动经验、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综合与实践领域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环节:第一,教师精心设计与课程思政相关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或学习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主题活动或学习项目;第二,通过观察想象法、对比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主题活动或学习项目进行反思与总结,尤其是引导学生做出课程思政相关的逻辑推理或正确的价值判断;第三,适度拓展这些逻辑推理或价值判断的应用情境。例如:以五年级的“植树问题”为切入点,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开展“植树”主题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植树活动进行总结和价值判断,树立“劳动光荣”的劳动意识和“植树造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保意识;更进一步,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的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参与其他农业生产活动(如种庄稼、种粮食),感受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优良品格和习惯。
总之,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既是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也是学校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小学数学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认识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和价值,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深度挖掘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不断优化小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切实提高小学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