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疗效分析

2024-04-24 09:18王珊赵小话董来芹
系统医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单药瑞舒伐颈动脉

王珊,赵小话,董来芹

1.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寿光 262700;2.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康复科,山东青州 262500

脑梗死也叫做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1]。常见的症状包括突发的面瘫、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困难、视力丧失、头痛、晕厥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是突然的,每分每秒都可能造成脑组织的缺血和坏死。脑梗死后遗症的发生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脑梗死造成的脑组织损伤无法完全恢复。后遗症的类型和程度因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措施的及时性而异[2],常见的后遗症包括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吞咽困难等。这些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做好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用药方向为溶栓、抗血小板、抗凝、脑血管扩张、脑保护等。常见的溶栓治疗药物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等,这些药物通过溶解血栓,恢复受损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改善预后。抗血小板药物常用的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双嘧达莫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从而预防脑梗死的再发和并发症。抗凝药物常用的有华法林、利伐沙班等,这些药物可以延长凝血时间,防止血栓形成,对于存在心房颤动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尤为重要。脑血管扩张药物主要包括硝酸甘油、尼可地尔等,通过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组织的供血情况。脑保护药物常用的有丙戊酸钠、甘露醇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组织,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本文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期间寿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93例。单药组中男50例,女43例;年龄60~82岁,平均(70.35±3.41)岁。联合组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59~81岁,平均(70.43±3.4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00829)。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接受脑部CT检查后符合《神经内科学》中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②存在疾病相关症状;③无生命危险;④患者及其家属明确知晓研究内容并表示配合。

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脑部疾病患者;②存在意识障碍患者;③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④不遵从医嘱患者;⑤对研究药物过敏患者;⑥肝肾功能患者;⑦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⑧临床资料不完善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单药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口服瑞舒伐他汀(国药准字J20170008),根据说明书要求,初始剂量多为5 mg/次,2~4次/d,合计10~20 mg/d,连续治疗半个月。

联合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在单药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国药准字H20123101),30 mg/次,2次/d,使用方法为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得超过30 min/次,尽可能于发病24 h之内就开始用药,治疗时间与单药组保持一致。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炎症因子、颈动脉斑块变化、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不良反应组间差异。

治疗有效率:根据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恢复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较好,能够独立行走和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有效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所恢复,但需要一定的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无效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较差,无法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炎症因子: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血清检查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用于评估感染和炎症的程度[4]。

颈动脉斑块:统计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结束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

神经功能评分:选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包含了11个项目,每个项目都与疾病相关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评估。总分范围为0~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越高[5]。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是一种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的工具,用于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主要评估患者在十项日常活动中的自理能力,包括:进食、洗澡、穿衣、如厕、控制大小便、移动、上下楼梯、如厕清洁、床椅转移和步行。每项活动根据患者的能力被分为独立、部分依赖和完全依赖3个级别,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分值。总分是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自理能力越强[6]。

不良反应:统计急性脑梗死患者用药期间发生肌肉痉挛、肝功能异常、腹泻、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评分、颈动脉斑块、炎症因子)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联合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

组别单药组(n=93)联合组(n=93)t值P值CRP(mg/dL)10.29±2.06 7.51±2.11 9.091<0.001 TNF-α(μg/L)60.62±5.24 43.19±5.38 22.382<0.001 PCT(ng/mL)30.15±3.74 20.25±3.89 17.692<0.001

2.3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比较

联合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比较()

表3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比较()

组别单药组(n=93)联合组(n=93)t值P值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m)1.24±0.46 0.92±0.33 3.157<0.001斑块面积(mm2)16.43±1.52 12.19±1.45 19.465<0.001

2.4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联合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单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组别单药组(n=93)联合组(n=93)t值P值Barthel指数43.17±12.57 59.26±13.22 5.197<0.001 NIHSS评分20.35±3.67 8.92±1.71 18.938<0.001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肌肉痉挛、肝功能异常、腹泻、头痛等,轻微反应患者经积极处理后缓解。

3 讨论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相应提高[7]。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久坐不动、高脂高糖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样增加了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该病往往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十分迅速,短时间内的病死率极高。基于疾病的危害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积极开展科学用药治疗非常重要[8]。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作为一种新型联合治疗方案,针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备受关注。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减轻脑组织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而瑞舒伐他汀则是一种降脂药物,通过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9]、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途径,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能够对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减轻炎症状态和防止斑块的进一步形成[10]。此外,联合治疗相对于单药治疗而言,能够发挥更为全面的作用,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这与沈英生[11]的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表明单一组与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2.50%、85.00%,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这意味着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病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联合组炎症因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等指标优于单药组(P均<0.05),这表明联合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的机体炎性反应,减少斑块面积、降低斑块厚度,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有积极意义;联合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单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单药组(P均<0.05),高元杰等[12]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相关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研究结果与其相似,这进一步表明联合治疗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另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在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肌肉痉挛、肝功能异常、腹泻、头痛等,这表明联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高,患者耐受性良好。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出了多方面的积极效果,包括治疗有效率、对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以及安全性。这些结果为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单药瑞舒伐颈动脉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单药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