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定位就能让文艺青年尖叫,“摩洛哥风情”到底是什么?半个月时间,摄影师丁逸峰穿行在摩洛哥的街头巷尾,用相机还原网红滤镜背后的摩洛哥。
很长时间以来,摩洛哥一直是众多文艺青年心中的精神家园,它曾出现在三毛的散文中,豆瓣电影排行榜的前十名里,而今更是铺天盖地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各地的民宿、餐厅,纷纷推出“摩洛哥风情”的装潢,而且还重金聘请网红不遗余力地吆喝,尽管最终吸引的顾客,其实压根分不清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摩洛哥,但丝毫不耽误他们发朋友圈的时候配上一段文字,给自己贴上文艺的标签。
有人说,摩洛哥是世界上文艺青年浓度最高的地方,是具象的“诗和远方”。
落地卡萨布兰卡机场已经是傍晚,接机师傅告诉我,要开车一个小时才能抵达市区。经过一段畅通的高速公路,两边出现新城区的现代化高楼。窗外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广告牌,大多来自欧洲知名企业。作为摩洛哥的经济中心,卡萨布兰卡吸引着大量外国资本的涌入。
道路逐渐变得拥堵,频繁的刹车让人烦躁,师傅说这算是进入老城区。除了个别主路修建得较为宽阔,大多数街道都和附近的民居交织在一起,密集又狭窄。对于当地的交通,司机颇有歉意,我安慰他,说走走停停就当做是欣赏人文风景。遇到别具风情的路边商贩,我就让司机靠边停车,然后揣着相机去抓拍。
人文主题的拍摄,我用的是腾龙24-70mm F2.8变焦镜头,焦段长短非常适合应对巷道这种复杂环境。为了保证照片的叙事性,我将光圈缩小到F5左右的水平,以保留画面中的细节,同时提高快门速度在1/320s,避免人物模糊,但这就要求适当提升ISO数值。好在随着相机感应器技术的进步和后期降噪算法的迭代,目前的相机已经完全能够承受ISO2000以内所拍的人文照片的画质,与十多年前的单反相机不可同日而语。
短暂的兴奋使我抵达宾馆后愈发疲劳,本想躺在房间补觉,却由于时差倒不过来,凌晨四点就睁开了眼睛。临近日出的时候,隐隐听到海浪冲击、拍打堤岸的声音,那是大西洋的呼吸。带着相机匆匆下楼,空旷的街道上呼啸着寒风,我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从宾馆到海边的路程并不算远。沿着尤瑟夫大道向海边走去,道路尽头就是哈桑二世清真寺。作为卡萨布兰卡的交通主干道,尤瑟夫大道两边停满了等待拉客的出租车,时不时有司机鸣喇叭和打双闪,示意我上车。街头零零散散的早餐店已经开始营业,不断有咖啡的香气飘出来。
我在晨曦时刻抵达海边,尽管无尽的天空和海洋尚处在黑暗中,但天际线已经出现微弱的暖阳色彩。海边离生活区很近,附近建筑的灯光让这里充满生活气息。我一边操作相机拍摄慢门效果,一边静静感受眼前冷暖交织的画面。由于海浪过于杂乱,我在相机的前面增加了一块减光镜,让曝光时间延长到60s左右。顿时,镜头中呈现出较好的雾化质感,天边暖色光逐渐变得强烈,画面因此有了更浪漫的意境。
之后,我计划从卡萨布兰卡出发,深入腹地马拉喀什与撒哈拉沙漠,再一路北上,前往直布罗陀海峡的港口城市——丹吉尔,与之隔海相望的就是西班牙。
马拉喀什在柏柏尔语中意为“神域”。这是柏柏尔人的居住地,最早兴起于皮革贸易,如今是欧美游客度假的地方。传奇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几十年前曾经来此创作,在交通与通讯尚未发达的岁月,他用胶片记录了杰马夫纳广场(又叫“不眠广场”)上载歌载舞的艺人、制作塔吉锅的厨师和推着自行车销售纪念品的小商贩。我怀着对摄影前辈致敬的心态,登上附近一家餐厅的二楼,等待夜幕下的灯光渐起,去拍摄广场的烟火与星光。
為了尽可能获得视觉冲击力,我选择了适马变焦超广角14mm-24mm F2.8镜头,并缩短了曝光时间,以确保行人有较为清晰的轮廓。等到开灯时间,光线已经非常微弱,因此只能再次提升ISO数值避免画面变黑。好在大多数暗部并不需要太多细节,有效避免了无谓的噪点。这是在城市风光类题材拍摄中较少遇到的情况,但正因为如此,才可以得到与众不同的画面。
而在由九千多条街道构成的菲斯古城中,还能看到中世纪的生活方式。密密麻麻的街道宛如迷宫一般铺开在地面,伊斯兰教的神学院矗立城市中心,这是古城最高的建筑。我给司机额外增加了小费,说服他带我到附近的山丘上看日出。
在山丘等待日出,微风拂面,远处朝霞的光线愈发强烈,整座城市在逐渐喧闹的声音中醒来。我用包围曝光的方式拍摄朝霞。天空和地面有明显的山峦分界,为了营造更好的质感,后期处理时,我给天空渲染出璀璨的暖色,地景则适当增加冷色基调,使画面的对比效果更加强烈。
这座城市是个巨大的“迷宫”。市区边缘遍布皮革染坊,稍微靠近就能闻见浓烈的气味,令人反胃。向导已经见多这样的场面,提前准备了薄荷草,让我们放在鼻子旁稍作缓解。而作坊里的工人从清早开始就要穿着防水工作服,钻进不同的染缸之中。
随着游客的增加,菲斯古城已经有几分商业化,几乎所有主干道上都充斥着各种纪念品小店。唯有花费心思,去稍微偏远点的地方,才能看见当地人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比如昏暗的店铺、老式的裁衣坊、街边修补皮鞋的手工艺人……
另一个城市舍夫沙万作为“蓝城”早已名声在外,这也是摩洛哥商业化最严重的地方。小城中心广场拉客的商贩熟练地用各国语言招呼游客,民宿和纪念品商店的老板每隔两三个月就重新涂抹建筑外墙,增加可供游客拍照的装饰,摆上小篮子收取小费。
由于道路狭窄不方便汽车通行,我只能背上摄影器材,沿着山路徒步走到稍远一些的高处。许久,终于在一家咖啡厅找到适合的机位,站在楼顶能将舍夫沙万的全景一览无余。夜幕降临,这座山间小镇渐渐被灯光点亮,星星点点的暖光衬托着蓝色的墙壁,如梦似幻。
从落地卡萨布兰卡机场开始,无论是接机师傅还是宾馆前台,乃至只能说简单英语的网约车司机,都会跟我这个外国人强调:他们跟其他非洲国家不一样。
摩洛哥长期受到法国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因此能在街上看到一定比例的白人。又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旅游业的兴盛,大量欧美人来此定居,他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后花园。我曾有过几次与当地人交谈的经历,从对话中,能感受到他们对民族的自豪感,然而提及收入与消费时,却又愤愤起来。
欧美人的涌入把当地消费强行拉到一个发达国家的水平,本地人的工资显得捉襟见肘。摩洛哥的宾馆服务生,月薪折合人民币大约两千元,相当于国内小城市或者县城的标准,但物价却是此标准的两三倍。我住在卡萨布兰卡并不算好的地段,然而花费六百元人民币也只能订到一家老旧的宾馆。当地人说,旅游业是他们的重要经济来源,可实际收入却远远达不到消费所需。
如今的摩洛哥靠着与欧洲的关税减免政策,王室贵族和新兴商人阶层都能买到廉价的德国车,在大街上能频繁看见宝马X7、奔驰S级之类的豪华系汽车,比慕尼黑市中心还让人眼花缭乱。唯有多溜达一会,才能真切感受到当地人并不富裕的现状。在城市起伏的山丘上,距离旅游景区两三个街道的小巷子里,有一些老旧的房子。我拿着相机在其中穿梭,人们看我的眼神可以用“新奇”来形容。孩子穿着缝补过的旧衣服,怯生生地躲在门后,凝视我手中的相机。我询问一旁的老人,是否可以为他们拍一些照片。起初他们拒绝了我,在索取小费后,终于肯走进我的镜头。
或許这才是真实的摩洛哥。白日弥漫着欧洲风情,夜里星光璀璨,一掷千金的游人与定居的富人,为它织起一件富丽堂皇的外衣,遮住了千疮百孔与沉默的大多数。
即将告别摩洛哥时,我重新坐在卡萨布兰卡街边的咖啡厅里,看着步履匆忙的上班族和排队进入清真寺的信徒,回顾半个月以来的旅程,我眼中已没有所谓的摩洛哥风情。这个国家有老旧的街区,也有商业化的店铺;有淳朴的居民,也有狡猾的商贩,更多的则是历史进程塑造出来的天差地别……它们共同组成了摩洛哥。
(编辑 胡倩)
作者简介
丁逸峰
独立摄影师,环球旅拍70多个国家。曾获ND Award影赛建筑类银奖、国际建筑影赛内景类单项奖、澳洲年度旅行摄影师大赛第三名。著有《风光摄影基础入门》《星空摄影基础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