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情怀·认同:音乐综艺《声生不息》的仪式建构

2024-04-23 08:51李宇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6期

【摘要】音乐类综艺节目作为当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声生不息》作为近期备受瞩目的音乐综艺节目,自首播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收视成绩。本文以《声生不息》为例,基于“媒介仪式”的理论视角,通过对其节目内容、环节设置、视听符号以及受众参与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音乐类综艺节目的仪式建构。研究发现,《声生不息》通过传播仪式建构,以时代金曲为媒介,承担起了强化观众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时代认同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传播仪式观;媒介仪式;声生不息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06.036

《声生不息》是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指导,湖南卫视、芒果TV联合制作的音乐文化传承节目。该节目自播出以来,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起了热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收视成绩,成为了又一现象级音乐综艺节目。更为重要的是,《声生不息》通过巧妙的仪式建构,用音乐讲述家国故事,成功地让具有传播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时代金曲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唤醒时代记忆,让观众通过音乐进行交流,产生共鸣,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理解。因此,本研究选取《声生不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媒介仪式”的理论视角,对该节目的内容、环节设置、视听符号以及受众参与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以此探讨音乐类综艺节目的仪式建构。

1. 传播的仪式观与媒介仪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文中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概念。凯瑞将传播过程本身视作一个仪式过程,认为传播的实质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体的身份将人们聚集在一起的重大典礼[1]”。凯瑞认为,传播在社会的维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他强调了仪式背后的意义建构和价值共享,以及传播仪式本身所带给观众的特殊体验。在他看来,这些方面比传播的信息内容更加值得关注。

英国传播学者尼克·库尔德里也对传播过程中的仪式化行为进行了观察,并在仪式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仪式”的概念。他认为,“媒介仪式”是围绕主要媒介及其相关领域所组织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得“媒介是人们通向社会中心的接入点”这一隐藏在传播过程中的价值观念得到强化和合理化。也就是说,媒介不单单是传播和共享信息的工具,还具有凝聚公众的功能,而媒介仪式则是其中展示文化精神和价值的重要平台[2]。

2. 《声生不息》传播仪式的建构

《声生不息》在节目策划和设计上注重强调时代金曲。通过将金曲全方位地融入仪式的主题、规则、空间和符号等方面,巧妙地构建了仪式,成功地让具有传播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时代金曲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

2.1 宏大的仪式主题

主题,即承载了整季节目的中心话题。《声生不息》系列节目在仪式主题选择上较以往的音乐综艺更加宏大而深刻。第一季《港乐季》作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竞唱献礼节目,围绕着“港乐与我”的主题展开。节目分为12期,通过“我的骄傲”“愉快少年事”“一生所爱”“城市人生”“葡萄成熟时”等六场竞演主题的设置,将12期节目串联在一起,共同展现出“港乐伴我成长”的核心内涵,唤起观众的青春音乐记忆。同时,以港乐为媒介,连通两地民心,引发情感共鸣。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第三季《家年华》则以“家”作为整季节目的主题。以百年中华音乐中的时代金曲为线索,通过不同竞演主题切面的划分,巧妙地将中华音乐发展史和百年人民的生活面貌相结合,将“中华音乐编年史”立体展现在观众面前。从《英雄赞歌》到《我们走在大路上》,再从《上海滩》到《相约一九九八》;从《相思》到《第一次爱的人》,再从《老人与海》到《骄傲的少年》。一首首时代金曲讲述着一个个“家园同构”的历史故事,以一种媒介仪式的形式吸引了大批观众,通过共时性的营造使得节目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界限的文化场域。

2.2 完整的仪式规则

所有的仪式都以一定的规则作为支撑,这些规则为仪式提供了有序的运行框架。《声生不息》同样创造了一套展演规则,使得该仪式能够被提升到更崇高的境地。

首先是固定的播出时间。周期性是仪式的一个典型特性,仪式最初是源于人们对自然界中周期性现象的感知和模仿,人类通过不断重复地举办仪式,以一种固定化的行为将文化传承下来。三季的《声生不息》都有其固定的播出时间,如《声生不息·家年华》于2023年12月2日起每周六12:00在芒果TV播出网络版,每周六22:00在湖南卫视播出卫视版,于2023年12月17日起每周日19:30在TVB-J2播出TVB版。

其次是标准化的仪式流程。以《声生不息·家年华》为例,每期节目环节设置大致如下:首先是竞演开始前的倒數与口播。在每场竞演的开头,《家年华》摄制棚内都会模仿春晚开场重复这样一句话:“海内存知己,祝福送给你,请允许我们在这个普通的日子里,向全国各族人民、全世界的中华儿女,献上最不普通的问候,现在请所有的家人们,坐到舒适的位置,拿出过年的气势,准备收听中华音乐的故事”,紧接着便开始倒数计时并敲响钟声;接着主持人何炅便会出场,开始介绍本期的竞演主题;随后便是两队的竞演歌手进行金曲演绎;观众进行投票,选出本场的获奖队伍和金曲;最后便是颁奖典礼和全场大合唱。这种创新的仪式流程不仅突破了传统音乐类综艺节目的束缚,提升了美学价值,还增强了观众的共情体验。

2.3 多层次的仪式空间

仪式发生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人们需要构建一个仪式传播的场景即通过特定的仪式空间,彰显仪式存在的意义,受众在这个封闭空间内也获得一种有别于日常生活的仪式体验,能得到情感的共鸣,强化仪式的氛围感。《声生不息》采用了一种夹叙夹唱的演绎方式,将亲历者、讲述者和演绎者完美地融为一体。首先,在每首金曲演绎前,通过主持人串讲或主题片的介绍,将观众引导进入特定的历史语境,深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随后,演绎者开始金曲演绎,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观众内心的记忆瞬间被唤醒,仿佛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人们重新回到记忆中的时光。

在仪式空间的营造过程中,灯光和色彩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声生不息》在舞美创意上引进宇宙空间折叠概念,通过构图、景深、光线及色彩等各项视觉元素的运用给观众一种具备电影水准和氛围的质感,增强了仪式现场氛围的营造,能够让观众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仪式当中。

2.4 多样化的仪式符号

综艺节目常常运用丰富的仪式符号来增强节目的感染力,丰富画面层次,将观众融入节目所创造的传播仪式中。这种做法有助于观众情感上的联结,最终实现群体的聚合,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因此,仪式符号在综艺节目仪式构建流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进一步又可以细分为行为符号、语言符号和物件符号三类[3]。

首先是行为符号。在《声生不息》中,最典型的行为符号便是演唱金曲,虽然这些金曲在日常生活中也总是被人们所演唱,但在节目中则有所不同,因为它还置身于特定的仪式情境中,具有规模化、秩序化的特点,背后还蕴含了特殊的象征意义。一首首时代金曲不仅仅是一段段耳熟能详的音符和旋律,更承载着不同年代的文化信息,见证了歌坛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通过歌手充满仪式感的演唱,能够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歌曲背后的情感和故事,从而将这些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引发共鸣。

其次是语言符号。在《声生不息·港乐季》中,粤语便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符号。从开场的粤语倒数口播,到何炅和王祖蓝的国粤双语主持,再到节目中粤语歌的演唱以及嘉宾们学习粤语发音,无处不展现着与粤语相关的细节。不仅如此,为了增进内地观众对粤语的了解,《声生不息》节目组还特别邀请了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教授侯兴泉在节目中向观众普及了粤语的相关知识。他解释了粤语歌难以演唱的原因,指出粤语的韵母非常丰富,声调变化多样,这为作词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然而,由于粤语与普通话的发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内地人通常较难唱好粤语歌曲。通过节目中反复地提及,粤语不再仅仅是一种地方方言,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情感纽带。

最后是物件符号。在《声生不息》中,节目的核心是时代金曲,老唱片和旧磁带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承载这些时代金曲的物件符号。它们不仅被精心地摆放在节目的采访桌上,出现在影像资料里,还被巧妙地融入了节目的logo设计之中。通过在节目中的反复出现,时刻唤起观众的怀旧记忆。此外,《声生不息》中还展示了许多金曲相关的历史影像资料和老照片等,通过这些符号的再现,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金曲的历史沉淀和时光的流转,进一步增强了节目的仪式感和情感共鸣。

总而言之,《声生不息》通过多样化的仪式符号完成了对时代金曲的演绎,不仅营造出了与每首金曲相符的现场氛围,还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金曲背后的情感和故事,实现了屏幕内外观众情感的连接与共鸣。

3. 《声生不息》受众参与强化仪式

在传播的仪式观中,参与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强调传播过程的互动和共享。在《声生不息》节目中,观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与加工,成为仪式活动的参与者和意义共享者。

3.1 深度参与,增强情感共鸣

《声生不息》系列节目着重强调观众的参与,并通过“参与”这一过程来实现从认同到共鸣的目的。与过去的音乐综艺节目不同,《声生不息》摒弃了传统的淘汰赛形式,采用了分组竞演的模式,以现场观众投票选择出最喜爱的演绎金曲进入节目“时代唱片”为推进机制,每场竞演结束会诞生2~3首获奖金曲。同时,每场竞演获胜的队伍将在最终与现场观众一起进行大合唱,而这些大合唱的金曲也都是观众通过网络投票选出来的。最终,歌手们将与所有观众共创一张“声生不息”的时代唱片,并且会发布实体唱片专辑。这种互动参与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热情,实现了节目方与观众之间跨越时空的互动。

3.2 跨屏傳播,拓展节目仪式体验

《声生不息》系列节目营造的一场场仪式盛宴,不仅激发了现场观众的情感情绪,同时也令身处屏幕前的观众产生了共同情感的传播效应[4],形成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大小屏联动的策略,使所有仪式参与者都可以实现“身体在场”。首先,《声生不息》依托湖南卫视集团优势,坚守大屏品质不动摇。同时,以“芒果TV”为主体,联合微博、B站、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深度宣发,如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并及时设置节目相关话题,如#声生不息##声生不息·家年华#等,这使得《声生不息》在播出后能迅速在新媒体平台上得到广泛传播,引发大量关注。

《声生不息》系列节目的线上参与形式主要包括发弹幕、写评论、投票等,线上观众可以通过官方账号评论区表达对节目的喜爱,通过带话题#声生不息家年华歌单征集#参与节目演绎歌单的征集活动。同时,观众还可以通过弹幕的形式实时评论节目的内容,与其他观众互动交流。据统计,微博话题#声生不息#阅读量112亿,讨论量4754.9万,互动量1.2亿,话题#声生不息·家年华#阅读量20.1亿,讨论量933.5万,互动量3419.3万。

3.3 媒介“朝觐”,仪式的再构建

除了以上两种形式外,“媒介朝觐”也是观众参与并强化仪式的方式之一。“媒介朝觐”这一概念由库尔德里提出,指的是到媒介叙事中的重要地点去旅行[5]。事实上,任何探访媒介中提及的“人或地点”的旅行都可以看作是媒介朝觐[6]。由于《声生不息》是一档以音乐为中心的综艺节目,因此它的“朝觐”对象就是节目中歌手、金曲以及相关的重要地点,如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深圳中英街、厦门海韵台等等。

不仅如此,互联网具有高度开放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因此观众的“朝觐”不仅限于重要地点打卡或者自己演唱金曲,而是可以结合自身的群体特征更自由地表达想法,并进行仪式的再建构。例如,观众可以通过豆瓣平台从文艺作品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B站基于节目内容进行二次创作,通过微博平台进行讨论、转发和跟帖等等。与线下仪式感相比,互联网上的仪式感并不仅限于观众,而是通过观众的再创作,在虚拟空间中演变成更多元化的仪式体验[7]。

4. 结束语

在综艺节目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的现实背景下,作为一档现象级的音乐综艺节目,《声生不息》不再局限于音乐和娱乐本身,而是融入了家国情怀。在传播过程中,《声生不息》既注重传播仪式的建构,也重视观众的互动参与。以时代金曲为媒介,承担起强化观众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时代认同的重要使命。使观众在音乐共享中引起情感共鸣,在互动参与中激起文化认同。因此,它不仅实现了文化内涵传播的广度,还兼顾了文化内涵深度与高度的推进。这一点对其他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制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8.

[2]冯蕾,陈佳倩.传播仪式观视角下《典籍里的中国》建构文化记忆探究[J].新闻爱好者,2022(11):69-71.

[3]马立新,巩馨媛.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仪式建构研究[J].中国电视,2022(09):42-50.

[4]丁晖.文化类综艺节目仪式建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5]崔瑶.媒介朝觐:对媒介地域景观的想象和向往[J].青年记者,2019(20):13-14.

[6]尼克·库尔德里.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M].崔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86-87.

[7]孙彦钦.国家公祭仪式中媒介的角色与功能探讨[D].重庆:重庆大学,2020.

作者简介:李宇琛(1995—),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