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胀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4-04-22 04:14雷玉婷夏志红袁小珍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肢体下肢骨折

雷玉婷 夏志红 袁小珍

(1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中医院骨伤科,江西 新余 336600;2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中医院血透室,;3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中医院内一科)

临床对于骨折常选择的手术作为治疗方法,对于关节复位和肢体功能恢复有着积极作用。但是手术为创伤性方案,其术后较易出现肢体肿胀,且在术后3~5 d处于发生肿胀的高峰时期[1]。不仅使患者痛苦增加,同时会对皮肤肌肉组织的愈合造成不利影响,压迫血管,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故消除或减轻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对其康复有着重要意义[2]。基础护理虽然能够满足患者术后的基本护理要求,但针对性较差。肿胀护理干预能够满足患者对术后肿胀的针对性护理要求。基于此,本研究对肿胀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该护理方式的临床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中医院2018 年11 月—2020 年12 月 收 治 的70 例 下 肢 骨 折 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 例。研究组中男20 例,女15 例;年 龄18~75 岁,平 均 年 龄(45.6±15.9)岁;参照组中,男23 例,女12 例;年龄20~76 岁,平均年龄(46.0±17.0)岁。2 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1)纳入标准:骨折均为单侧;下肢骨折均由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较佳;基础资料完整;患者及其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存在其他部位骨折;凝血异常;精神障碍;过敏体质;陈旧性骨折。

1.2 方法

参照组术后采用基础护理。包括肢体护理、疼痛指导、心理指导和功能锻炼指导。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肿胀护理干预。(1)认知护理。患者术后肿胀是机体面对创伤的应激反应。护理人员需将骨折术后肿胀的原因、机体变化和对预后的影响详细介绍给患者,同时将综合性护理内容、措施和目的详细地向患者讲解,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也需耐心解答。告知家属需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的同时恢复治疗疾病的自信心。通过多种途径,如:听音乐、看书、读报和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少自身病情及术后的不适反应[3]。(2)病情监测。完成手术后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肢体状况进行严密观察,动态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及下肢周径,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3)体位护理。对于下肢骨折患者而言,其卧床时间较长,因此术后需告知患者保持平卧位,适当垫高患侧足跟,确保小腿和床面维持30°角悬空。每隔2 h协助患者进行翻身,若患者术后恢复理想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加快局部血压流动速度,促进患者康复。(4)伤口处理。术后48 h内对患者患侧伤口处前、内和外侧利用大小合适的毛巾包裹乙醇盐水冰袋进行冰敷,4~6 h进行1 次冰敷,20 min/次,在此期间需对局部刺痛、麻木和畏寒进行观察,如出现上述症状则暂停冰敷。(5)早期功能训练。患者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速度,对淋巴回流和血液循环起到促进作用,还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4]。护理人员将功能锻炼的必要性进行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对在此期间产生疼痛感的原因进行讲解,随着功能锻炼的进行疼痛可逐渐减轻。功能锻炼需循序渐进,由弱至强,2 次/d,30 min/次[5]。(6)红外线照射。手术48 h后,采用红外线对患处进行照射,温度及照射时间分别为40℃和30 min,1 次/d。照射期间需对患处进行观察,避免烫伤。照射前护理人员需普及健康宣教,告知患者仔细关注自身不适,防止出现意外烫伤[6]。(7)中药湿敷。处方为:黄连、栀子、紫草、薄荷和黄柏各100 g,白矾280 g,湿敷于患处,温度维持在40℃左右,夹板间隙淋10 mL左右药液,保持敷料湿透但不能滴水,治疗共进行12 d。(8)机械性预防。手术当天给予患者持续被动运动机和足底静脉泵,经上述仪器带动患肢和关节运动。(9)中医推拿按摩。明确患者患处周围组织恢复情况,恢复良好时可利用揉、拿等多种手法进行按摩,同时可对患者进行肌肉护理,避免患处关节发生粘连和僵硬,可按揉利用揉和拿的手法按摩患者患侧股四头肌和大腿肌肉,利用拿和理的手法按摩小腿肌肉,结合患者实际状况选取适合的穴位进行点按,包括髀关、阳陵泉、膝阳关、足三里等穴位,推拿按摩30 min/次,1 次/d。按压力度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整。

1.3 评价指标

比较2 组肢体肿胀程度、生活质量、满意度、疼痛程度、不良情绪及运动功能。(1)肢体肿胀程度。重度:肿胀严重,可见张力性水泡。中度:肿胀明显,未见张力性水泡。轻度:肿胀轻微,皮肤较紧张。(2)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 组护理前及护理后3、6、9、12 d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1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3)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进行评估,SAS和SDS评分分值均为0~100 分,评分与不良情绪严重程度成正比。(4)生活质量。利用自制生活质量量表对2 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展开评估,包括睡眠、饮食、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5 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5)满意度。采用该院自拟的满意度问卷对2 组展开调查,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3 个结果。(6)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对2 组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满分100 分,评分与运动功能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肿胀程度比较

研究组轻度肿胀发生率高于参照组,中度及中度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肿胀程度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肿胀程度比较(n,%)

2.2 2 组VAS评分比较

护理后3、6、9、12 d,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2 组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后3 d 护理后6 d 护理后9 d 护理后12 d研究组 35 5·37±1·33 3·33±1·22 2·32±0·46 1·09±0·52参照组 35 6·03±0·14 4·04±0·79 3·17±0·98 2·18±0·25 t 2·220 2·890 4·646 11·176 0·005 0·005 0·000 0·000 P

2.3 2 组SAS及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2 组SAS及SD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SAS及SDS评分比较(±s,分)

表3 2 组SAS及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35 50·29±4·66 19·39±5·13 53·07±6·05 21·99±4·23参照组 35 50·48±4·72 27·49±6·24 53·56±6·16 43·83±7·86 t 0·169 5·932 0·336 14·4754 P 0·866 0·000 0·738 0·000

2.4 2 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

护理前,2 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4 2 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35 52·50±12·17 78·57±10·69参照组 35 52·84±12·40 64·34±11·05 t 0·116 5·476 0·908 0·000 P

2.5 2 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中睡眠、饮食、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5 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 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5 2 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睡眠 饮食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研究组 35 73·54±5·35 71·86±6·35 72·92±6·37 73·10±5·76 72·54±6·10参照组 35 59·69±8·08 61·82±8·16 61·72±7·34 62·42±9·43 58·40±9·35 t 8·455 5·745 6·818 5·718 7·493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P

2.6 2 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 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下肢骨折为骨科常见疾病,其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若无法得到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降低其生活质量。下肢骨折的治疗手段常以手术为主,但是该治疗方法过于机械化,患者在休养期间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后期恢复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科学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下肢骨折术后较易发生肢体肿胀,专家普遍认为肿胀原因与微血管破裂、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回流异常、术后血管受损及固定效果较差等有着直接关系。术后肿胀使患者痛苦增加的同时会对骨折的愈合造成不利影响,也会致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出现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若患者肿胀过于严重,医生通常会给予脱水剂和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此类药物会严重影响人体的肾功能和水电解质水平。因此,针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具有重要意义[7]。

相关研究指出,护理干预可使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程度明显改善,消肿时间缩短的同时术后肢体疼痛也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显著提高[7]。肿胀护理干预中,认知护理使患者对术后肿胀的认知进一步加深,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通过注意力转移方法,如听音乐或看电视,可使疼痛感觉减轻。早期锻炼可使患肢微循环障碍予以改善,加快静脉和淋巴回流的速度,从而加速肢体肿胀的缓解[8]。另外,红外照射、冷敷可对患肢血液循环起到促进作用,炎症物质和体液的吸收速度会变快,使疼痛减少的同时减轻肿胀程度。中药湿敷可起到抗炎消肿和活血祛瘀的作用,能够使骨折患处渗出液减少的同时明显改善循环和组织缺氧,加速血肿吸收和组织修复,缩短局部肿胀时间[9]。推拿手法通过对特定穴位和四肢关节周围软组织进行作用,可有效调节肌肉和关节的机能状态,起到辅助康复、舒筋活络的作用[10]。在推拿期间肌肉痉挛也可明显缓解,与此同时,还可以理筋分骨、整复关节,消除软组织异常重力。康复训练可以对软骨细胞生长进行刺激,加快骨修复速度,对软组织粘连进行有效预防,提升患者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速度[11-12]。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研究组肿胀程度优于参照组,VAS评分较参照组更低(P<0.05),说明肿胀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减轻疼痛的同时改善肿胀程度,比较一般护理更具有针对性。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这表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采用肿胀护理干预对改善生活质量,消除不良情绪,恢复运动功能等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对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能获得更高的认可,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采用肿胀护理干预能促进肿胀消退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减轻疼痛程度,减少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肢体下肢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