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效果的影响

2024-04-22 07:34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骨密度循证股骨

钟 霞

(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下,大腿骨(股骨)上部发生骨折[1]。 这种骨折通常发生在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的区域。 由于骨质疏松,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断裂。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缺乏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多的预后影响因素。 同时,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长期卧床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升高。本研究选取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循证护理对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效果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基础护理组(n=40)、循证护理组(n=40)。 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1)纳入标准:均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2];均经X 线检查确诊。 (2)排除标准:伴有精神类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基础护理组采用基础护理, 提供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给患者,保持病房内干净、清洁,定期消毒、通风。 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术前6 h 督促患者禁食,常规备皮,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对其病情进行严密观察。

循证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具体为:首先严密观察患者,对患者进行主动询问,参考专业资料等,将护理期间患者可能存在的问题归纳出来, 将其和收集的信息及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对患者的现状进行评估。 对患者在心理、合并症等多个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检索,在此过程中将相关文献充分利用起来,将相应的临床护理证据寻找出来。 之后有机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循证依据,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对策。 (1)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耐心倾听,促进自身耐心程度的有效提升, 将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等认真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尽可能地采用人性化方式照料患者, 即对患者进行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并对其进行心理安慰,将其消极情绪逐渐消除掉,提升其骨折治愈信心。(2)疼痛护理。骨折的基本临床症状为疼痛, 临床护理人员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疼痛, 对患者疼痛加重的现象进行有效的避免。 在日常护理中,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活动肢体, 对偏大幅度的动作谨慎应用,尽可能地保持协调轻稳的动作,避免损伤患者。 同时,抬高患者患侧肢体,以保证静脉的血液回流通畅,降低水肿发生率。 如果患者具有较轻的疼痛感,则可以对其冰敷,从而获取镇痛效果,而如果患者具有剧烈疼痛感, 则应该尽可能快地对患者应用阿片类等常见止痛药物, 在此过程中严格遵医嘱。(3)并发症护理。 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并及时为其拍背,督促患者及其家属对保持患侧肢体的干燥清洁, 从而对压疮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按摩患者肢体,使患侧肢体血流通畅。此外,对患者手术切口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将敷料及时更换掉,以对切口感染的发生进行积极的预防。

1.3 评价指标

(1)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压疮感染、泌尿感染、深静脉血栓;(2)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包括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3)术后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4)疼痛程度、肿胀程度、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 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肿胀程度量表、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估量表、简易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分值范围分别为0~10 分、0~10 分、0~100 分、0~100 分, 分值与疼痛程度、肿胀程度、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成正比;(5)骨密度。 采用X 线骨密度测量仪对Wards 三角、 大粗隆、腰椎正位、健侧股骨颈4 个部位的骨密度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循证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 2 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 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2 组术后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循证护理组术后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护理组, 住院费用低于基础护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 组术后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s)

表4 2 组术后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s)

?

2.4 2 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2 组VAS 评分、肿胀程度评分、Harris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VAS 评分、 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护理前,Harris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循证护理组VAS 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基础护理组,Harris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2 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5 2 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相比,*P<0.05。

?

2.5 2 组骨密度比较

护理前,2 组Wards 三角、大粗隆、腰椎正位、健侧股骨颈骨密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Wards 三角、大粗隆、腰椎正位、健侧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护理前, 且循证护理组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6。

表6 2 组骨密度比较(±s,g/cm2)

表6 2 组骨密度比较(±s,g/cm2)

注:与同组护理前相比,*P<0.05。

?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会表现为局部的肿胀、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并且有局部大量皮下瘀血,下肢会呈现屈曲、短缩、内收外展畸形,拍摄普通的X 光片即可明确诊断。 术后需要严格的注意休息。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位置尚可、比较稳定的骨折,或者出现错位的骨折,但是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比较差,没有耐受手术治疗的可能, 因手术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均极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发生,一般选择保守治疗[3-4]。 比如,由于老年人本来就缺乏理想的胃肠功能,因此手术麻醉、创伤、术后长期卧床均极易引发老年人胃肠功能失调。 一般需要积极地进行骨牵引治疗,正常的情况下一般需要骨牵引两个半月左右的时间, 期间应用活血化瘀药,促进骨折愈合及抗凝的药物治疗。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出现错位, 并且可以耐受手术的患者, 一般还是需要积极地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需要积极地进行消炎、抗凝。

现阶段,现代医学发展的主流为循证医学,临床医学实践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许多临床医护人员能够在实践中应用循证医学相关方法理论, 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5]。 但是,和现代循证医学相比,循证护理的实践应用却显著滞后[6]。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或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 是循证医学在护理专业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的基本含义是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并运用证据,对服务对象实施最佳的护理, 其核心思想是批判性地接受现有的专业知识, 并将其转化为可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证据,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易变性,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基础的有证可循的现代护理发展。 为了加强医护协调的一致性,促进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的显著提升, 临床应该有机结合循证医学与循证护理,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临床医师、患者、临床护理人员三者紧密联系的医学治疗护理模式,将最权威、最科学的治疗护理方案提供给患者[7]。 循证护理将主要出发点设定为护理过程中患者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该问题将最权威、最新的解决方案寻找出来, 然后将其和护理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实施, 能够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大限度降低, 同时促进误操作引发的不良后果显著减少,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8]。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 循证护理能够促进护理预见性及针对性的提升[9-11]。本研究结果表明,循证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基础护理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护理组,术后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护理组,住院费用低于基础护理组,VAS 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基础护理组,Harris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基础护理组,Wards 三角、大粗隆、腰椎正位、健侧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基础护理组(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循证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基础护理, 能够加速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骨密度,减轻疼痛及肿胀,提升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骨密度循证股骨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