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外伤性颅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4-04-22 07:34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外伤性颅骨循证

赵 霞

(丹东市振兴区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丹东 118000)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骨折发生数量明显增多,表现为疼痛明显、活动受限等症状,损害患者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2]。 颅骨骨折是骨折的常见类型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预后差等特点。 因此,尽早诊治外伤性颅骨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外科手术是治疗颅骨骨折的首选方法,其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安全,改善预后。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存活患者的生活状态难以恢复至骨折前水平,影响其自理能力,甚至部分患者完全丧失生活能力, 加重心理负担、 精神压力。 研究表明,脑外伤心理疾病较常见,如创伤后抑郁症,表现为消极、自卑,甚至产生自杀倾向,给个人人际关系、社会功能带来极大影响,加重家庭、社会负担[1-2]。 此外,颅骨骨折术后患者长期卧床过程中极易发生肺炎、压疮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危及生命。 因此,做好颅骨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能够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随着当前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理论的不断扩大,循证护理得以提出,其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护理人员根据护理研究证据、自身工作经验、患者意愿,为患者提供护理的过程。 与常规护理比较,循证护理更重视个体化差异、整体观,被广泛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护理效果[3]。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9 年5 月—2021 年5月收治的86 例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及其对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改善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6 例外伤性颅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结合研究筛选条件,将纳入的86 例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中男23 例,女20 例;年龄25~71 岁,平均年龄(46.45±4.31)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 例,高处坠落受伤13 例,其他10 例。观察组中男25 例,女18 例;年龄27~71 岁,平均年龄(47.23±5.07)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3 例,高处坠落受伤12 例,其他8 例。 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纳入标准:结合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外伤性颅骨骨折;存在手术指征;神志清楚,能够配合完成研究;对研究已知晓,并自愿参与。 (2)排除标准:合并认知障碍、心理疾患、恶性肿瘤等;既往有颅脑手术史。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与患者主动交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常规检查(凝血四项、生化检验、血尿常规、心电图检查、颅脑CT 检查等),为手术做好准备。 术后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平卧位6 h,保持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鼻腔等处分泌物,以防窒息;重点观察切口有无异常(出血、渗液等),针对异常表现进行对症处理;随着病情的恢复,辅以饮食、 个人卫生等措施, 并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活动,以减少压疮。 出院时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并详细介绍手册的内容,包括日常注意事项、如何正确调整营养膳食结构、康复锻炼的重要性等,同时嘱咐家属按时陪同患者进行就医复查。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1)开展培训/学习活动: 每周至少2 次及以上, 包括颅骨骨折现状、颅骨骨折临床特点、颅骨骨折手术效果、颅骨骨折护理要点以及循证护理相关知识, 使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掌握循证护理理念。 (2)护理内容:①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不良心理、生活质量差、并发症风险高;②根据所提出的问题,通过“万方”“知网”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资料;③明确证据,审慎评审科研证据的推广性、有效性;④结合患者试剂需求、自身工作经验,将所获得的科研证据制订成护理方案;⑤护理内容方面,术前评估患者意识状况,重视与患者家属的交谈, 详细介绍疾病的表现、 手术的重要性、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原因、可能造成的临床转归等,强调主刀医生的业务水平及个人成就;并耐心解答患者家属提出的疑问,保持语言通俗易懂,以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术后,确定患者完全清醒后,与其进行深入交谈,先进行自我介绍,消除患者紧张不安、内心抵触感,以便拉近彼此距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另外,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温馨的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重视患者心理状况,从面部表情、语气变化等方面分析不良心理原因,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如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宣传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强调术后坚持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告知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就有可能恢复正常的生活”“手术很成功, 为了进一步获取更理想的康复效果, 您要坚持配合进行术后康复锻炼”“您非常勇敢”,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对于部分自理能力部分丧失、情绪敏感、心理脆弱等患者,结合其心理需求予以针对性干预,如介绍治疗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或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 即与患者家属交谈,强调家庭支持系统作用的重要性,尤其是家属在患者心理恢复过程中起到的支持作用, 同时教会家属如何关心、呵护患者,使之学会如何做好其情感交流,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怀、温暖,增强康复信心。 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方面,针对颅骨凹陷骨折,术后应该绝对卧床休息, 适当抬高床头至15~30°,以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对于肺部感染,按时为患者翻身叩背,每2 h 进行1 次扣背,2 min/次;对于鼻饲患者,应当在进食后0.5 h 进行叩背,以防胃内容物反流至气管。 密切监测患者呼吸变化,定期检测血气分析,必要时吸痰处理。 另外,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并评价患者口腔状况,根据口腔pH 值选择合适的口腔清洗液, 如pH 值低, 宜选用2%碳酸氢钠;pH 值中性, 宜选用1%~3%过氧化氢;pH 值高,宜选用2%~3%硼酸,提高口腔清洁度,减少细菌滋生。 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感染体征,及时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合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于颅内感染,严格执行手卫生,监测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及颜色,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弯曲、打折,警惕高热、脑脊液浑浊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定时按摩患者双下肢,保持力度适中,促进血液循环,随着患者病情恢复进度,指导其进行股四头肌锻炼、踝泵运动,即抬高患肢,取软垫置于膝关节下方;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足踝关节运动,以背伸跖屈活动为主,以患者可耐受为宜,逐渐过渡至等长收缩股四头肌。

1.3 评价指标

(1)不良情绪变化:于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 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测评, 其中SAS 评分标准差临界值为5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SDS 量表的标准差临界值为53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

(2)术后并发症:对2 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颅内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现的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5]对2 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共4个维度,涵盖74 个条目,分值范围为80~4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4)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2 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状况,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等内容,总分100 分,分为满意100~80 分、 较满意79~60 分、 不满意<60分。 总满意度=(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不良情绪变化比较

护理前,2 组的不良情绪变化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的SDS 评分、SAS 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SDS 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颅骨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变化评分比较(±s,分)

表1 2 组颅骨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变化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

?

2.2 2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 组颅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2 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GQOLI-74 评分为(351.33±30.20)分,高于对照组的(260.19±16.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70,P=0.001)。

2.4 2 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 组颅骨骨折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作为常见的临床疾病, 外伤性颅骨骨折的发生与暴力冲击作用有关,且具有病情重、进展快、死亡风险高、预后差等特点,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加重家庭、社会经济负担[6]。

对于外伤性颅骨骨折的治疗, 外科手术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然而骨折部位的特殊性、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较高。 因此, 辅以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常规护理是在医嘱指导下进行的护理工作,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程度的护理效果,但是服务被动、方式单一、内容片面,未能达到良好的预期目标。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以人为中心” 的护理理念引起人们的重视、关注。 循证护理是指在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明确地、明智地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患者实际病情、科研结论获取证据,并将其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 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循证护理在护理领域中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较理想的护理效果,其在下肢骨折、外伤性颅骨骨折术后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王雯等[7]选择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情况进行探究,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接受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更低, 同时循证护理在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更具有优势,利于改善患者护理结局。 刘电波等[8]针对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为例, 发现循证护理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由此可见,循证护理应用范围广,且护理价值高。

心理障碍是颅骨骨折术后患者的常见问题之一,表现为抑郁担忧、悲哀、沮丧、自卑及孤独、依赖心理增强等。 焦虑心理的产生与患者对疾病的发生毫无思想准备有关,因担心能否康复、病情是否会恶化而产生失眠、心悸等一系列问题;悲哀、抑郁等心理的发生与患者担忧经济状况、 担心疾病预后不佳而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有关,表现为悲观失望、忧郁沮丧等情绪,甚至拒绝治疗;孤独、自卑心理的产生与患者肢体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等有关,可产生明显的孤独感,甚至部分患者因苦闷、自卑心理而拒绝面对疾病,并且采取消极态度应对疾病,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轻生念头;情绪不稳、易激动的产生与患者缺乏疾病认知有关; 依赖心理增强的产生与患者病后生活无法自理而需要他人的帮助、照顾有关。 由此可见, 心理护理是颅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研究以SDS 量表、SAS 量表调查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变化,结果显示,护理前,2 组的SAS 评分、SD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护理后的SDS 评分、SA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SDS 评分、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循证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较常规护理更优, 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积极配合后续各项诊疗操作。 究其原因,常规护理对患者心理需求重视度不足,因此护理效果欠佳。 循证护理可使护理人员结合工作经验、患者个体需求、可信的科研结论/证据制订更加规范、专业及科学的护理方案。 在护理实践中,循证护理可改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增强其主动服务意识,使之在明确颅骨骨折手术患者“不良心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患者心理需求积极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措施, 如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消除抵触感,从而促进护理的顺利进行; 介绍治疗成功案例能够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 家庭支持系统作用能使患者体会到自身在家庭中的地位及价值,进而增强康复信心,积极配合,采取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从而提升机体健康水平[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部感染及颅内感染均是颅骨骨折患者的常见且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能够加重病情程度,延长住院天数,增加医疗负担。 本研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 发现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更有利于保证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原因在于循证护理能够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充分重视患者生理、心理、病情观察等方面的需求,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如针对“肺部感染”的口腔护理、吸痰处理等,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功能锻炼、肢体按摩等,针对“颅内感染”的病情观察、体温监测等,可一定程度地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至最低,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结局[10-11]。

颅骨骨折手术患者因术后肢体功能受限而造成了生活质量水平的下降。 本研究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发现观察组的GQOLI-74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循证护理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究其原因,循证护理可使护理人员结合循证证据、患者需求、自身经验,针对“生活质量差”这一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如重视患者术后心理特点,通过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系统的家庭支持系统作用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障碍问题,增强康复信心,使之主动配合康复锻炼,从而加速机体康复进程,改善躯体、心理及生理等功能[12-13]。

护理满意度是评价患者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研究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状况,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原因为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服务被动,因此护理效果并不理想; 循证护理能够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之处,使患者得到协调性、科学性、标准化的护理措施,更大程度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效果,从而促进其对护理的满意。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 循证护理不再受限于常规模式, 以临床实践为基础,重视患者,进行各项诊疗操作时需在最佳临床证据下进行,同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程度、科学理论,重视其想法、选择,并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积极展开针对性护理,以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强化护理质量,保障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循证护理的干预效果较常规护理更高,可减轻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因此认为循证护理是一项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但相关报道较少, 今后仍需继续探究循证护理价值效果,对其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完善,以促进该护理的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外伤性颅骨循证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14例的护理体会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