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埋线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04-22 06:33张方涛杨玉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月经周期艾灸原发性

张方涛,杨玉立

(1.德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山东德州 253000;2 德州市中医院肾内科,山东德州 253000)

原发性痛经是生殖系统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生理性功能性疼痛, 表现为下腹部坠痛、胀感,伴有腰骶酸痛及胃肠道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昏厥[1]。 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发病率较高。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大约有80%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痛经[2]。原发性痛经呈现周期性发作,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导致严重不良情绪的发生,不利于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但是口服药物治疗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且疗效不稳定。研究认为,中医可辨证论治及因人制宜,且可结合多种疗法,具有无毒的优势,可能在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3]。中医穴位埋线、艾灸均为临床上常用的中医疗法,均可发挥腧穴的作用,可调节气血运行[4-5]。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2 年1—12 月该院收治的60 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对象,分析中医穴位埋线结合艾灸治疗对原发性痛经康复患者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0 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 例。 对照组年龄20~34 岁,平均年龄(27.55±3.12)岁;病程2~6 年,平均病程(3.47±1.08)年;病情轻度8例,中度15 例,重度7 例。研究组年龄21~33 岁,平均年龄(27.13±3.52)岁;病程2~7 年,平均病程(3.25±1.34)年;病情轻度9 例,中度16 例,重度5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妇产科学》[6]、《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2)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哺乳期女性;(2)月经周期不规律;(3)在入组前2 周内使用过止痛药、激素类药物或入组前1 个月经周期内接受过痛经其他方法治疗;(4)经妇科临床及B 超检查存在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5)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严重皮肤疾病、精神疾病;(6)使用宫内节育器;(7)为过敏体质。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艾灸。 患者入组后,指导患者调整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禁止食用生冷寒凉及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运动,经期保暖。在患者行经前1 d 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规格:0.3 g/粒),1 次/d,1 粒/次。艾灸:选择归来穴、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穴、关元穴,患者取平卧位,对选取穴位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 取5 cm 长的艾条段置于艾灸盒,点燃5 cm,在穴位上方2~5 cm 处悬灸,艾灸20 min。 每周连续治疗5 d,1 次/d,停止2 d。 共治疗3 个月经周期。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穴位埋线。选取足三里、三阴交、肾俞穴、中极穴、关元穴、子宫穴、次髎穴、归来穴,患者取卧位,暴露所选取穴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使用镊子夹取1 根可吸收外科缝线(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 国食药监械(准) 字2008 第3650875 号,规格:3/0*1.5 cm),将一半缝合线放置于一次性注射针头内,两指提捏穴位周围皮肤,持注射针头快速刺入穴位,患者可感受到酸胀麻感后,稍稍捻转,线体留置穴位内,退出针头,使用棉签按压针眼止血。 在月经来前3~7 d 进行穴位埋线1 次,连续治疗3 个月经周期。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 根据患者症状改善程度评估临床疗效。治疗后,连续3 次月经均无腹痛等症状,症状改善程度>90%为痊愈;连续3 次月经周期腹痛、腰骶酸痛、胃肠道不适等症状改善60%~90%为显效;连续3次月经周期腹痛有减轻,腰骶酸痛、胃肠道不适等症状改善30%~59%为有效; 连续3 次月经周期所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症状改善程度<3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子宫血流动力学。 治疗前、治疗后15 d,使用彩色超声检测两组子宫血流情况,检测指标包括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末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S/D)、平均血流速度(Vm)。

(3)疼痛程度:治疗前、治疗1 个月、治疗2 个月、治疗3 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 评分范围0~1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子宫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RI、PI、S/D、Vm 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RI、PI、S/D 均低于对照组,Vm 快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s)

组别RI治疗前 治疗后15 d PI治疗前 治疗后15 d S/D治疗前 治疗后15 d Vm(cm/s)治疗前 治疗后15 d研究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2.91±0.30 2.92±0.32 0.144 0.886 2.24±0.23 2.41±0.34 2.303 0.024 1.93±0.35 1.87±0.39 0.924 0.471 0.85±0.33 1.06±0.30 2.978 0.004 7.41±0.82 7.46±0.86 0.266 0.791 4.98±0.73 5.42±0.80 2.570 0.012 32.58±3.46 32.89±3.61 0.392 0.696 41.55±4.13 38.72±4.56 2.909 0.005

2.3 两组不同时间段痛经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痛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治疗2 个月、治疗3 个月,研究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时间段VAS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时间段VA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1 个月治疗2 个月 治疗3 个月研究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5.89±1.23 6.04±1.20 0.552 0.583 3.88±1.02 4.67±1.14 3.266 0.002 3.10±0.85 3.92±1.01 3.929 0.001 2.21±0.66 2.89±0.89 3.258 0.002

3 讨 论

以往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但是常规止痛药物的平均有效率较低,并且可能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中医治疗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医学认为可根据患者症候特点将痛经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以寒凝血瘀型较为常见。 在女性行经期间,血海充盈,气血骤虚,寒邪入侵,可致血为寒凝、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瘀阻胞宫,不通则痛[8]。 因此,在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中,应该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主。

艾灸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中医技术,其通过艾草点燃后的热效应刺激相应穴位,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9]。体表穴位受到热刺激后,可温通经脉,逐湿祛寒,并且可发挥穴位和经络的调节作用, 可调节气血运行,改善气血不畅,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穴位埋线是一种针刺、留针技术的延伸和发展,通过注射针头将可吸收外科线埋入穴位中,线在组织中缓慢分解和吸收的过程,可代替留针作用,并且较常规留针能够更为持久的对穴位产生刺激作用[10]。 通过穴位埋线可使患者感受到更为长效和柔和的针感,通过长时间的穴位良性刺激,可增强针刺的强度,因此该治疗方式适用于慢性病的治疗。 内经中有记载 “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 。 并且大量研究证实,穴位埋线可缓解原发性痛经症状,可减轻疼痛[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穴位埋线结合艾灸在治疗原发性痛经中有更显著的疗效。 在穴位埋线时,使用注射针头埋线具有即刻刺激穴位的作用,通过穴位刺激,可抑制相应病理信号的传递,使子宫痛觉神经纤维冲动传导受阻,疼痛刺激减少;埋线后,组织对可吸收线的分解和吸收过程较为缓慢, 可产生7~10 d 的穴位刺激,具有镇痛、增强免疫力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对缓解痛经有持续作用。 并且相关研究发现,穴位埋线可对内分泌进行调节,可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进一步减弱子宫收缩,缓解疼痛[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RI、PI、S/D 均低于对照组,Vm快于对照组,治疗1 个月、治疗2 个月、治疗3 个月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穴位埋线结合艾灸可促进子宫血液流动,减轻疼痛。 本研究所选取穴位中三阴交具有脾、肝、肾同调的作用,可使气血充盈,冲脉得养,使胞宫荣而不痛;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可固本培阴、补气血、调冲任,与各穴位合用,可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

综上所述,中医穴位埋线结合艾灸治疗可促进原发性痛经患者康复,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缓解痛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月经周期艾灸原发性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月经期短的女人老的更快吗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