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视域下太极拳的翻译

2024-04-22 06:02孙孟迪
三角洲 2024年9期
关键词:太极太极拳武术

孙孟迪

元宇宙的概念和意象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科幻小说就已出现,人类对于突破时空限制的想象从未停止,通过给人体找到通向另一个感官体验的门户,由此构成一个“合意幻觉”的共享虚拟世界(McCaffery&Gibson,1988)。元宇宙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服务和数字生态等作为核心技术,能够实现三维展示与交互传感结合,形成融通现实世界与数字虚拟世界的共享数字空间,具备沉浸式体验,虚拟身份、虚实互动等核心特征。自从罗布乐思(Roblox)上市引爆“元宇宙”以及脸书(Facebook)更名为元宇宙(Meta)开始,“元宇宙”这一概念迅速引发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2021年,随着中国元宇宙峰会的召开,这一概念再度引发了学术界的热议。元宇宙技术虽然仍处于早期,但一旦落地也可能对诸多行业带来深远影响,其在教育培训行业的应用场景尤其值得期待。

元宇宙的基本特征与技术架构

一、基本特征

一是沉浸的感知体验。沉浸感改变人与科技互动,是元宇宙吸引人的特征。XR技术不断发展,实现无处不在的沉浸感,从泛娱乐逐步延伸到各现实场景,满足人们对娱乐和效率提升的需求。

二是全景式社交网络。元宇宙提供全景式社交网络,通过虚实场景实现社交、消费、娱乐和生产。居民利用唯一身份进行全方位社交,在不同元宇宙中以不同角色获得独特社交体验。

三是开放共享的价值观。基本价值观是共创、共治和共享,群体自由创造是元宇宙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个体创造活动为元宇宙发展提供基础,通过激励创造兴趣和分享,实现持续发展和交互连接。

四是虚实结合的共存。元宇宙发展三阶段:虚实共生、虚实莫辨、真元宇宙时代。虚实共生是现实和数字世界相互作用,是元宇宙的基础。虚实莫辨是界限逐渐模糊,人们难以分辨现实和数字的区别。真元宇宙时代是元宇宙社会发展新阶段,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技术架构

一是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使计算机具备像人类一样思考、学习和决策的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它是教育元宇宙的基础技术,赋予教师、学生和物体社交、协作和自适应学习等功能。例如,ChatGPT是基于GPT的聊天机器人,通过学习大量对话数据生成自然流畅的对话。

二是交互技术。交互技术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实现有效的人机对话,包括混合现实、全息投影、脑机接口和体感技术。这些技术为学习者提供沉浸学习体验和探索性学习支持,全息投影让教育元宇宙中的师生直接感知虚拟与现实环境。

三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利用密码学将数据区块按时间序列连接,具有防篡改、分布式记账和可编程性等特征。它为教育元宇宙用户提供底层数据的保密性和可追溯性支持,确保学习者的数字资产、信用等信息在元宇宙中安全交换。

三、太极拳翻译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是忽视翻译过程及文化的研究。一定领域的翻译承载着专业内容,要想译好太极拳翻译文献,就必须理解文字所承载的专业内容。王佐良先生认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尤金·奈达更进一步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指导中才有意义。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相关文本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语言多样且复杂。如何导入太极文化形态,拓宽学生知识面,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是当前太极拳翻译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学生缺乏认知背景,理解太极拳相关典籍时往往出现场景空白,有时生搬硬套英语语法和逻辑,语法关系盘根错节,严重影响理解和翻译效果。

二是缺少立体化教学场景。现阶段太极拳翻译实践中,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真实感、互动性、沉浸感与情感交流,只能依靠老师进行被动式知识填充,造成学习效率低、缺乏高阶思维等问题,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和兴趣。太极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拳架术语多是根据招式的肢体语言、拳法的攻防含义和动作的形象等特征来描述的。真正练习过太极的招式才会知道是什么动作,才能准确理解,单从汉语语言的描述出发有时是看不出来的,学生误解或误读在翻译时就会产生歧义。如“抱虎归山”“海底针”“野马分鬓”等术语,以人为动作发出者时,翻译时可以省略人;以物为动作发出者时,翻译时要把物翻译成主语。只靠视觉、听觉去想象有关动作的表达,缺乏真实场景构建,学习体验感不足,不利于学生建立太极文化领域专有的翻译知识体系。

三是缺乏规范化翻译标准。太极拳源语言表达十分多样,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出杨氏、吴式、武式、孙式等不同门派,各门派间术语多有重合但又存在差异。不同门派的源文本数据管理层面及内部之间缺乏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机制,形成了物理性隔离的“术语孤岛”,导致太极拳翻译教学的规范化难以实现。学习过程中仅通过相关资料(如课件、音频、视频、参考资料)描述太极拳文化,处于封闭状态,难以形成共享机制。仅通过问题回答、课上展示、课后作业反馈教学效果,缺乏深度的课程知识挖掘与融合工具,难以帮助学生构建太极拳翻译的知识图谱,不利于综合碎片化知识,难以从量变走向质变。

四、元宇宙视域下太极拳翻译应用场景

元宇宙视域下的太极拳翻译教育是智能化翻译教育新形态的一种,其兼具虚实结合、沉浸式体验及社交特征,能够点燃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激发太极拳翻译教育活力,提高太极拳文化国际传播水平,发展前景广阔。

一是利用元宇宙技术个性化学习太极拳翻译。融入元宇宙技术的太极拳翻译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体特征,确保学习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实现从被动听课到主动体验式学习的立体化模式转变。借助智能化教学分析平台记录学习者的兴趣偏好、认知模型,根据用户自身兴趣推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太极“阴阳”辩证理念的核心思想。例如,为游戏爱好者推荐一些《太吾绘卷》《侠客风云传》《武林外传》等包含太极拳文化的游戏本地化实践项目,为影视爱好者推荐《太极宗师》《少林寺》《霍元甲》等字幕翻译实践项目,以个性化的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的有效式学习。武术学习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利用元宇宙技术虚拟“课堂”中人物的动漫性和游戏性,可依据学生完成的翻译实践量,以虚拟代币表示奖励。学生翻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越高,得到的分值也就越高,激发学生对于游戏元素引发的学习动机。通过游戏性的学习体验增強学生对于太极拳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突破传统翻译教育时空藩篱,拓宽授课场域,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虚实融合的教学空间。

二是元宇宙技术与太极拳翻译教学的创新融合。在太极拳翻译教学中我们须导入两种语言所蕴涵的背景文化。例如,利用元宇宙的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太极强调阴阳平衡、柔中带刚、以柔克刚的思想,在元宇宙中创建太极场景,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结合起来。学生通过数字化身份选择加入不同的太极拳门派,或扮演成太极拳拳师进行授拳,或扮演成学习太极拳的人,以虚拟化身份赋予其与周围场景自由交互、瞬时协同与积极探索的能力,通过沟通自主掌握不同动作招式的英文表达及其运作方式。通过网络及交互技术,为学习者带来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层面的真实冲击,实现时空的无限性,为学生学习太极拳文化提供多种丰富的时空场景,感受不同时期太极文化的背景故事与发展历程。在超时空交互的翻译教育环境中获得沉浸式、化身性、社交性与愉悦性的学习体验,提高“心流”体验效果。此外,还可以在元宇宙中创建一个太极文化博物馆,让学生了解太极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为太极拳传承与发展制备沃土,从而在太极拳文化教育中实现武术传统和教育的系统性、规范性。

三是武术动作数字化编码及其在元宇宙中的应用。太极拳术语翻译的诸多不规范现象对太极拳的海外传播广度和深度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太极拳术语翻译的工作。武术动作编码数字化可以有助于武术术语的统一标准。通过数字化编码,可以将不同流派、不同地区的武术动作进行系统分类和标准化,使得术语的使用更加准确、规范,避免了因不同流派、地区使用不同术语而造成的武术术语混乱的情况。武术动作编码数字化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可以利用元宇宙技术实现。具体来说,数字化编码需要对武术动作进行分解、提取、分类等处理,然后将其转化为数字化的形式,以便更好地记录、传播和研究武术动作。太极拳的动作非常复杂,通过调整元宇宙中的时间流速,将太极的动作进行放大和慢放,完成对所有的动作细节进行数字技术编码工作。例如,如果将时间流速设置为0.5倍,则元宇宙中的动作就会变慢一倍;如果将时间流速设置为2倍,则元宇宙中的动作就会变快一倍。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元宇宙中的摄像机视角来放大或缩小动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专业的太极拳练习者进行动作描述,因此与体育专业联系也十分密切,通过整合太极拳术语库来加强交叉学科的沟通交流,促進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了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宣言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实现自我革新,以加强文科教育为目标,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元宇宙是一种现代新兴信息技术的规模性组合,正在引领开拓人类数字世界全新空间。元宇宙对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革新传统教育理念、促进文科教育融合发展、提升教育现代化、智能化水平具有指引性意义。随着元宇宙时代的到来,翻译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合理规划和布局翻译教育元宇宙,做好顶层设计,塑造翻译教育创新发展新模态,对于促进元宇宙时代翻译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文科建设以及国家教育智能化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无论是太极拳大师、体育界人士,还是专门从事翻译研究的专家学者,甚至对于国外的太极拳爱好者自身,都需要对太极拳翻译领域给予充分重视,其不断发展和完善势必会提高太极拳对外传播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简介:

孙孟迪,河南南阳人,硕士,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淅川县乡村教师教育技术培养路径研究”、焦作市2023年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项目“焦作市太极拳影视译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太极太极拳武术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太极
游太极洞
中华武术
『太极+』,未来可期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武术
太极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