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紫陌 周显宝
闽南语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
一、闽南语音乐文化发展脉络
闽南语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不断发展变化,彰显着闽台地区的乡土特色和生活内涵。闽南语作为闽台地区的方言,是闽南文化生态的根本,孕育着丰富多彩的闽南文化。
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将唐代的“大曲”在民间传播,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相互影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南曲”。闽南社会民间艺术进一步丰富,梨园戏迅速发展,闽南歌谣兴起。
宋代,福建南音形成,演唱宋代“南戏”的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此时,福建社会出现“造神”的热潮,民间信仰活动兴盛。
明代,闽南出现傀儡戏、布袋戏、四平戏、竹马戏等曲艺形式。这些形式成为高甲戏的源头,也因为闽南曲艺的艺术魅力和社会需求间的矛盾,促使高甲戏的出现与传播。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冲击了宋明理学,清军入闽初期给福建带来了灾难,广大闽南民众通过诗歌、小说、戏剧的传播来宣泄内心的愤懑不满,而梨园戏这样的闽南戏剧艺术风格无法表达出民众内心的感受,以民间游艺宋江阵为基础的高甲戏,高亢、慷慨的特点弥补了梨园戏的不足,满足了民众的心理需求。
清代初期,闽南多种民间戏曲趋于成熟。包括梨园戏、傀儡戏、布袋戏……郑成功收复台湾期间,大批闽南人迁入台湾,闽南歌谣传入海峡对岸,吸收了许多客家、台湾高山族等的音乐特色。闽南的民谣、戏曲、歌舞逐渐成为台湾人民的文化需求,各种戏曲唱段在闽台地区广泛流传。晚清时期,泉州贵族官僚流行“纵情歌舞”,梨园戏家班演出最为盛行。高甲戏吸取梨园戏的精华,将许多梨园戏的剧目改编为高甲戏,使高甲戏剧目更加丰富,更加具有艺术魅力。
19世纪末,南音的发展更加系统化,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人,在传统的曲目基础上创作了新的曲目,《泉南指谱重编》《南音指谱》两部重要的南音指谱在此阶段形成,并引起海外人士的关注。在此期间,各种闽南民间小调歌谣、歌仔戏等成为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文艺形式。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该时期的歌曲都弥漫着悲伤、忧郁的色彩。由于日本对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唱片公司纷纷歇业,闽南语歌曲的创作与流行遭受严重挫折,处于一个衰竭的状态。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多元文化的呈现,西方文化的融入,闽南歌谣在旋律上越发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大多是欢快的节奏表达当时民族解放、新生活到来的喜悦。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词曲作者,打破了闽南语歌曲方整型、四句式的结构,汲取了西洋歌剧和中国戏曲音乐的精華,使闽南语歌曲有了新的创新与发展。
改革开放后,各地南乐社和南音研究团体纷纷兴起。南音开始与国际接轨,到世界各地参加文化展演,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海峡两岸开放探亲访友,闽南语流行歌曲喷涌而出,特别是台湾原创的闽南语流行歌曲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但是传统的闽南语音乐文化受到了冲击,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后,世界各地各类型的音乐涌入中国市场,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去听不同风格不同语言的音乐,传统的闽南语音乐无法引起青年人的关注,市场不断萎缩。
闽南语音乐文化当前发展情况
闽南语音乐文化包括闽南民谣、闽南语创作歌曲、闽南语戏曲戏剧音乐等等。闽南民谣是以闽南方言创作的民间流行传唱的歌谣。闽南民谣是从泉州、漳州、厦门流传到台湾,比如台湾民谣《望春风》《天黑黑》等在福建和台湾流传开来并且长久不衰。闽南地区的戏曲音乐丰富,如歌仔戏音乐、梨园戏音乐、打城戏音乐、高甲戏音乐、木偶戏曲等。闽南戏曲是闽南人酬神演戏的重要民俗活动与娱乐方式。闽南人为躲避战乱移居台湾时将闽南戏曲传入台湾地区。闽南戏曲与台湾当地戏曲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富有闽台地域色彩的戏曲文化。闽南语创作歌曲所传唱的内容大多都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场景,感叹人生又勉励进取,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其歌词一般淳朴通俗又感情丰富,旋律充满韵味,易于传唱。
当前,传统闽南语音乐文化的内容主要停留在保存和传承上。因与现代社会脱节,青年人对传统的闽南语音乐很难提起兴趣,关注并且学习南音、歌仔戏、梨园戏等传统闽南语音乐的人少之又少。不可否认,闽南语音乐受到区域和语言的局限,在传播和影响力上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但随着数字媒介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闽南语音乐也建立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机制,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行业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寻求科学、有效的途径去保护、传承、发展创新;需要我们借助多元化的渠道传播扩散。搭建起稳固的连接两岸同胞血脉的文化桥梁,促进两岸的闽南语音乐文化融合发展。
海峡两岸闽南语音乐文化的交流
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两岸的沟通交流、学术研讨日渐频繁。但两岸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基于文化背景与立场不同,许多问题无法避免地产生,闽南语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第一,由于“台独”势力的干扰,两岸交流合作经常受此影响。两岸的文化交流无法长期持久,交流环境无法松弛、宽松,影响两岸深层次、常态化的发展。第二,闽南语音乐文化的生存空间缩小。信息时代各类文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适合传统闽南语音乐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传统的闽南语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的创新不足,不能引起青年的兴趣与关注。第三,闽南语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不佳。闽南语音乐文化中一系列传统戏曲音乐看的人少,学的人更少,一些优秀的闽南语音乐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第四,闽南语方言限制人们对闽南语音乐的欣赏。传承闽南语音乐的基础是闽南方言,当代青年由于对闽南方言生疏,限制了他们去理解欣赏闽南语音乐。只有掌握基本的闽南话,保证语言的畅通,闽南与台湾才能更加深入地进行闽南语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传承发展闽南语音乐文化的价值
一、留存珍贵历史记忆、推进两岸社会发展
闽南语音乐文化经过了千年的沉淀得以形成,是两岸人民智慧的结晶,走过了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变化。闽南语音乐文化包含了每个时期人们不同的思想感情,是两岸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象征。虽然两岸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但传统的闽南语音乐文化仍然是两岸人民珍贵的历史记忆。发扬传承闽南语音乐文化,能让两岸人民珍惜如今的生活,并促进两岸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传承共同音乐文化、推进两岸文化认同
闽南与台湾隔海相望,两岸人民同祖同宗。两岸相同的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两岸巨大的精神力量。闽南语方言是闽台人民思想、情感、艺术、观念的最大载体,也是海峡两岸交流的纽带。闽南语在维系两岸情缘、促进祖国统一方面具有独到的价值,承载着两岸共同的审美情趣,彰显着两岸独特的文化内涵、思维方式和意识品质。作为两岸民众共同拥有的文化资源,具有凝聚海峡两岸同胞民族意识的向心力,有利于沟通两岸人心、联络两岸亲情,促进台湾同胞的民族文化认同,推进两岸和谐统一。
三、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两岸和平统一
在台湾社会“两岸化”这一大趋势下,两岸社会必须保持良性互动,要不断巩固两岸关系,促进两岸和平发展。传承发展闽南语音乐文化能够加强两岸的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和谐的合作环境,为两岸同胞创造更多的福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祖国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
闽台闽南语音乐文化融合发展 赋能厦门建设“音乐之城”的建议
一、建设海峡两岸闽南语音乐文化的标志
厦门打造“音乐之城”,首先要注重城市音乐文化标志的建设,以此扩大厦门音乐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此外,厦门市政府要引导闽南语音乐文化的建设,加强对传播闽南语音乐场所的建设与完善,开展形式多样的闽南语音乐文化活动,充分发挥闽南语音乐文化的作用和价值。
二、强化闽南语音乐文化赛事的组织和举办
通过大量举办闽南语音乐文化赛事,加强人们对闽南语音乐文化建设的交流和互动,更好地将厦门闽南语音乐文化建设符号展示出来,增强厦门闽南语音乐文化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三、加强海峡两岸的合作交流,共创闽南语音乐文化的精品
为了进一步加强两岸闽南语音乐的合作交流,首先应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继承闽南语音乐传统精髓的同时,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当代听众的审美需求,融入经典元素和流行元素,将传统艺术与现代音乐形式相交融,打造新时代闽南语音乐的精品。
四、重视闽南语音乐人才的培养,推动闽南语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闽南语音乐文化,必须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加强对闽南语音乐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在厦门各中小学以及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加入闽南语音乐的课程。首先,培养传统艺术的接班人,要从小抓起。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就要开展闽南语音乐普及教育,让孩子从小感受高甲戏、南音、闽南民谣等闽南语音乐的艺术魅力和价值。而高校作为音乐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一定要在高校普及闽南语音乐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应在音乐专业的教学中加强闽南音乐的推广,比如:声樂专业的同学需要学习闽南语音乐的演唱;作曲专业的同学学习在传统的闽南语音乐中融入现代流行元素,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拓展闽南语音乐的内容,在掌握闽南语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音乐学专业的同学需要进行对闽南语音乐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亲自到闽南各地进行田野调查,挖掘并搜集闽南语音乐乐谱,用现代科技手段记载下即将失传的闽南语音乐资料……另一方面可以在整个高校全面推广闽南语音乐,比如:开展全校性闽南语音乐鉴赏的选修课;举办闽南语音乐的讲座;在全校组织传承闽南语音乐文化方案的比赛;开展科普闽南语音乐文化的历史性课程……营造高校浓厚的音乐文化氛围。
五、健全海峡两岸交流机制,提供互动平台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两岸闽南语音乐相互学习交流、共同进步、发展创新。优先发展文化,签订文化交流协议,制定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项目,强化并巩固影响力大的闽南语音乐,对交流平台和合作项目加以整合优化,提升合作交流的效率和质量。
闽南文化是海峡两岸共同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城市的音乐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一种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城市品牌、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建设发展城市的同时,要重视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和创新,通过音乐文化作用推动城市多元化、可持续化的发展。
厦门建设“音乐之城”,要立足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台湾建立良好的关系,多加沟通交流两岸共有的闽南语音乐文化。传承闽南语音乐文化,能加深厦门的文化底蕴,彰显厦门悠久古老的城市气质,调动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提升厦门的城市内涵。利用发扬闽南语音乐文化的途径,与台湾同胞以情促融,打造一座传递两岸民众情感、加深两岸人民友好往来的音乐之岛,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推动厦门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促进厦门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项目“海峡两岸闽南语音乐文化融合发展新路径研究”(FJ2021B174)、大创项目“海峡两岸闽南语音乐文化融合发展新路径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厦门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