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静 王車琚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高职培养目标,而且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担当,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本文探究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推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时代大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及核心是提高质量和实现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文化育人”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而近年来,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职教育同样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肩负着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任。因此,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理性思考和实践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现状
一、逐步开始重视文化育人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遇到了一系列发展瓶颈。因此,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认识到自身文化缺失,重视文化育人。比如,一些高职院校专门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等研究组织,通过理论研究指导实践实施。与此同时,许多高职院校顺应时代发展,集思广益,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有深度的文化活动,建立了符合自身特点的文化品牌,形成一系列理论成果,指导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工作,提升了高职文化育人水平。
二、物质文化建设得到加强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大力投入对校园硬件设施的建设,以改善校园环境,形成育人氛围。例如建设新校区,购置现代化的教学仪器与设备,配备实验器材,改善实验室、实训室条件;以育人为本为原则,增加校园绿化面积,栽种花草树木,设计、规划花园、假山、喷泉等,形成环境育人;注重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操场等的建筑设计、色彩色调、布局规划等,从各个层面反映学校特有的办学理念;完善学校内各种娱乐设施,通过寓教于乐,达到育人为本的目标。
三、精神文化建设目标明确
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始结合自身特点,审视并反思自身办学思路与办学目标,把精神文化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以达到文化育人的目标,例如,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宣传自身院校的特色,以扩大认知度,形成精神文化产品;通过各种形式鼓励教职工创新文化建设的发展,利用新媒体,如抖音、微博等进行新概念的办公;接受外界质疑,审视自身不足,不断改进完善,不再封闭办学;新生入学时,以各种形式对其进行入学教育,宣传学校历史与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总之,目前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如何从高职自身特色出发,满足高职学生需求,实现高职特色的文化育人,仍需深入研究。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題
我国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还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文化教育意识薄弱。
在高职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些教育工作者把技能教育和文化教育简单地对立起来,认为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学习某项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如果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再进行文化教育,必然会减少技能教育的时间,削弱其有效性和教育性,这种误区,实际上是一种线性的二元对立的思维。
因此,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存在着以下现象:重视专业技能、实践操作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了只会生产的“机器人”;削弱文化素质教育,淡化道德、责任、情感等的培养,轻视文化对人的熏陶与教化。
第二,缺乏高职特色。
高职院校这一特殊的教育机构,因其形成的历史和办学方式,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目前的校园文化模式只是中专、本科院校文化的 “克隆”或“微缩”。部分高职教育工作者缺乏对文化育人的正确认识,还是沿用以前中职院校的文化模式,或照抄本科院校的学校管理制度,在文化建设的目标制定上脱离自身实际,面子工程泛滥;有些高职院校为了评优、应付检查,推出了大量的文化建设计划,但大多都华而不实、零碎散乱,且都没有落到实处,没有真正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高度和特色。
第三,文化育人缺乏自信。
由于对所在高职院校的历史、性质、文化、办学目标等缺乏明确认识与准确定位,导致部分高职学生、教师缺乏自信,总认为低人一等,同时由于部分院校领导的“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教学,高职特色难以体现,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一、高职院校必须提升文化自觉
高职学生要从心理上认同自身所在高职院校文化,从心理上放下自卑,走出自己所设的不平衡与差异感,正确认识高职院校,了解其形成历史、特点、文化发展等,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各方面素质,用实力来证明自身能力。而只有对于自身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准确定位,才能对高职院校的文化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才能从心底对自身所处的高职文化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产生一种精神寄托,增强文化自觉,为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高职教师应明确育人责任,在潜心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职业道德素质,考虑学生所需、学生所想,用知识和文化熏陶感染学生,在技能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增强文化自觉,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高职文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自身的责任担当,提升文化自觉,用高职的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一方面要在思想上保持对高职院校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另一方面要在加强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关注精神文化,尤其重视思想教育文化的建设,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高职教育发展,营造文化育人氛围,促进高职教育新发展。
二、高职院校必须增强文化自信
第一,构建中国特色高职院校文化。
高职院校首先应该直面国内、国际各种不同教育类型文化的挑战,了解高职教育历史文化传统,理性审视、科学对待自身文化,既不夜郎自大,也不故步自封,摒弃糟粕,保留精华,不断学习吸收,创造中国特色文化成果,树立信心;同时高职院校应该扬长避短,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自身特色,通过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文化影响力;通过传承中国千年文化成果,创新高職教育,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育人模式,扩大中国高职教育影响力。
第二,关注中外高职院校文化多样性。
作为高职院校,在正确认识中国特色高职院校文化的同时,必须关注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关注得越多,中国高职院校文化的养料就越充足。诸如美国、德国、日本的先进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望尘莫及的,因此,我们应该坚定中华民族文化立场,通过开放交流,采取去他国学习、参观、访学等形式融入他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本身就是对本国高职文化自信的表现。同时,在此基础上,应该进行高职院校文化的创新再造,站在世界高职教育的高起点上,洞察中国高职的缺陷和不足,结合自身实际,创新高职院校文化,不断增强中国高职教育的免疫力和发展力。
三、高职院校必须实现文化自强
第一,院校文化建设要融入工业文化。
首先,通过建立“校中厂”,以工业文化感染院校文化。所谓“校中厂”指的是工厂被企业设在校园内,包括企业的生产装备、生产环境、管理制度等企业要素完全引入“校中厂”,由企业全权运作,学生参与全程的生产流程,相当于学生的实验实训基地。这种“校中厂”式的教学方法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高度仿真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生产环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体验企业的生产要求,管理规则、质量标准等,感染工厂的文化氛围,实现高职文化育人目标。
其次,通过“厂中校”,学习工业文化。“厂中校”是指高职院校为了扩展教学空间,实现育人目标,在企业内设立实训基地,为教育教学营造企业真实的工业生产氛围。
第二,教学组织要融入行业企业文化。
首先,高职院校要实现文化育人目标,必须加强基础文化素质教育。其次,根据专业需求,可把不同行业企业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环节。最后,通过科技服务,传播创新企业文化。高职院校可与企业联合举办科技服务活动,传播优秀企业的高品质服务概念,同时还可以邀请优秀企业家和学者开设职业人文的讲座,传播企业文化,使高职学生了解、认知行业企业文化。
第三,通过职业训练培养优秀企业精神。
首先,设计职业训练体现“真刀真枪”。高职学生可走进企业参观学习以及通过随岗、跟岗、顶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耳濡目染”,了解、认知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目标、管理制度等,从而使学生逐渐成长为具有专业素养的职业人;高职教育的“订单式”培养中,由企业所提供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也鲜明地表达了企业所要求的员工素质,使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从而为之奋斗和努力。
其次,组织实施职业训练要体现“真实企业”。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必须根据专业不同,按照真实企业的标准来实施,包括企业的管理制度、生产标准、着装规范、奖惩机制等,用企业对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规范,开展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 严格按照企业流程上岗生产。
最后,职业训练结果考核要体现“奖惩兑现”。职业训练的考核应像企业验收产品一样有要求、有标准、有验收过程、有奖惩措施。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的不同,依据企业评价指标,根据高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符合高职学生特点、与企业接轨的奖惩制度,验收其学习、实习成绩,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措施,培养高职学生优秀的企业精神。
总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高职院校要承担起文化责任与文化育人的使命,必须提升文化自觉,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与定位,加强文化自信,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校企文化融合,实现文化自强,促进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简介:
白静,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王車琚,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美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学生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