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策略与技术应对措施

2024-04-22 21:09吴书林
传播与版权 2024年7期
关键词:数字水印出版商版权保护

吴书林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出版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然而,数字出版也面临版权侵权等问题,为了保护数字出版物的版权,相关主体采取合适的保护策略和技术应对措施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探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分析现有的保护策略和技术应对措施,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和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对法律、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文章为数字出版领域的从业者和相关利益方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促进数字出版可持续发展。

[关鍵词]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保护策略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出版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阅读体验。然而,数字出版也面临严峻的版权保护挑战,包括盗版、侵权等问题。这不仅损害了创作者的权益,也影响了整个数字出版生态的健康发展。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相关主体制定合理的版权保护策略并运用适当的技术应对措施势在必行。文章深入探讨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保护问题,分析现有的版权保护策略与技术应对措施,探索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为数字出版领域的从业者和相关利益方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促进数字出版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相关主体有必要寻求全方位、多层次的应对策略,以实现版权保护与数字出版业务的良性互动。

一、数字出版版权保护面临的挑战

(一)数字化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普及,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化为信息传播提供便利,但同时给版权保护带来了新的难题。首先,数字化使得信息的复制、传播和分发变得容易,从而极大地增加了盗版和侵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网络上的内容分享、转发和下载使得数字作品的盗用变得难以避免,损害了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和经济权益。其次,数字内容跨界传播的特点使得版权的维权变得更加复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不一致,跨境维权面临法律适用、证据收集等问题,制约了版权保护的效果。最后,数字内容的高度可复制性和传播性也加大了版权保护的技术难度,常规的版权保护手段往往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

(二)跨境传播与维权难题

数字出版物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便捷的跨境传播性质,然而这也使跨境维权具有一定难度。在数字环境下,侵权内容可以在不同地域迅速传播,令版权持有人难以精准定位侵权方以及采取及时的法律行动。证据的获取、法律适用的选择以及国际合作的不足等问题都增加了数学版权维权的难度[1]。在跨境维权中,语言、文化、社会习惯等因素也可能产生障碍,影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维权方需要理解不同地区的法律条文,寻求合适的法律途径,并与当地执法机构合作,而这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解决跨境传播与维权难题需要相关主体建立更加协调和高效的国际合作机制,加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制定统一的跨境版权维权标准,以应对跨境传播与维权难题,维护数字出版物的版权权益。同时,技术手段如数字水印、区块链等也在跨境传播与维权中发挥积极作用,相关主体应用这些技术可加强证据保全和信息追踪,增强版权保护的效果[2]。

(三)数字版权资源分散问题

数字版权资源分散指数字版权的出版企业、版权所有人、第三方数字出版企业这三者之间未明确划分版权界限,也未合理、规范地形成数字出版的完整产业链,造成无法清晰维护数字版权的问题。若第三方数字出版企业能有效地应用数字保护技术,则会推动数字出版的飞跃式发展,而在此基础上,出版企业、版权持有人却并不会在商业运作中提升自身收益,因此会停止向第三方数字出版企业授权,使得第三方数字出版企业不得不重新寻找或产出原创作品。在数字出版行业尚未完成商业化发展时,出版企业、第三方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持人都无法明确划分自身应在数字出版产生的经济收益中获取多大比例,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潜在风险,这更无法实现最初开展数字出版的预期目标。对此,数字出版行业应如何维护版权问题,打破当前对数字版权的现有认知,形成完善的价值链及产业链,是其当下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有效策略

(一)法律政策层面的保护策略

在数字出版领域,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对版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国际、国内的版权法律法规构建了保护框架,明确了创作者的权益和侵权行为的追究。针对数字环境下的版权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数字出版版权保护。

第一,数字出版版权保护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我国著作权法已重新修订并出台实施,但其条款中关于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包括核心概念、法条、条款等还需要在实践应用后才能达成共识并有效优化。对此,相关主体应进一步细致规范著作权法中相关数字化出版的内容,使数字出版物具备独立的版权保护形式、自身属性、个性化出版行为、特殊出版问题处理等规定,从而有效增强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法律权威性以及相关实施细则的实用功能。同时,相关主体需要打造国家数字出版控制平台。传统的版权管理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已无法全面满足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新型需求,而创建数字出版的统一管控平台可使各类平台保护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兼容[3]。

第二,吸收其他国家成功的著作权法律制度制定经验及实施措施。相关主体可合理地将现行的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各项保护方案向著作权法律法规中延伸或移植,不断完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相关法规。相关主体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数字出版政策也能够引导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保护措施和激励机制。

第三,为数字出版创建有效的法律保护系统。按照数字出版业当前的发展趋势,相关主体应对数字出版全面统一制订维护著作权的措施,同时有效利用DRM技术综合创建共享操作系统,促进各类不同标准系统的关联应用。对现阶段应用技术的进步发展,相关主体应从中筛选出应用广泛的技术类型开展创新研究,如数字作品的注册、管理、追踪、内容交易等,并在此基础上按需求创建可为出版企业提供著作权保护及自主发布功能的系统,由此促进数字出版全面创建完善的版权保护制度。

(二)出版商层面的保护策略

出版商作为数字内容的提供者,在版权保护方面扮演关键角色。为了防止盗版和侵权行为,出版商可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4]。

首先,出版商可以在数字内容中嵌入数字水印等,以标识版权信息,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归属。出版商可以通过技术访问控制手段,如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对数字内容的传播和使用进行控制,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可以访问和使用。此外,出版商还可以采取定期更新、动态加密等手段,增加侵权者的复制难度,提升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效果。

其次,立法机关要根据数字出版行业的特点,制定针对数字版权的专项法律规定,严格划分数字平台中的各类主体,包括作品著作权人、出版商、提供正规数字作品的网络平台、用户等,并分析各自的权利及义务,剖析侵犯数字版权的重点行为特征、基本表现、责任划分原则等,由此建立科学的惩戒机制,为相关案件的裁决提供理论依据。

最后,为了增强数字版权法律法规的长效性,相关主体应通过大数据技术提前对数字出版市场后续可能衍生的侵权模式进行预测,加大对出版商、提供数作品的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为数字出版版权保护制定明确的行业规范,通过司法手段规范数字出版市场秩序。

(三)合作与协作的保护模式

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领域,合作与协作模式已成为有效的版权保护手段之一。出版商、创作者、技术公司等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可以构建更强大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网络。合作可以促使各方共同制定标准和规范,确保数字内容的合法传播和使用[5]。技术公司的参与可以为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如开发防盗版软件、数字水印技术等。创作者与出版商之间的协作也能够提升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实效,共同维护创作权益。总之,相关主体应用合作与协作的保护模式有助于形成多方合力,更好地应对数字出版版权保护问题,实现创作者、出版商、用户者三方共赢。

同时,相关主体应为区域内作品的许可及使用创建统一的管理组织协作机制。例如,中国—东盟各国可通过RCEP框架协商建立能突出自身特征的版权统一管理组织协作联盟,互相之间完成协作、组织、管理,使数字作品能够拓展流动空间。中国—东盟可延用欧盟的“链接税”形式,通过RCEP框架对数字作品的许可使用创建便捷模式并制定计酬标准,使数字作品在数字背景下能够实现高效、快速的传播。

在大数据时代,对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相关主体要注重综合运用各类技术手段。第一,先进的技术可避免数字信息泄漏,未授权用户若要应用数字作品必须得到授权,这可有效维护数字作品的合法权益,全面遏制侵权行为。第二,创作者、获取授权的出版商、提供数字作品的网络平台可通过应用现代技术的识别、追踪功能,对数字作品流向开展动态监测及实时管控,及时对非法的分享、转载等行为进行制止并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三、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技术应用

(一)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中的应用

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一种隐蔽且不易察觉的标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出版版权保护领域。该技术将特定信息嵌入数字内容中,如文字、图像、音频等,以标识出版物的原始归属和授权状态。数字水印不影响内容的可视或听觉效果,但在需要时可以被解读和验证,从而确定内容的合法性。这种技术应用于数字出版物后,不仅可以帮助创作者追踪侵权行为,也能为创作者实施起诉和维权提供有力的证据。此外,数字水印技术还可以作为一种预防手段,降低盗版者的侵权意愿,从根本上减少盗版行为。尽管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中具有应用价值,但仍需要解决技术标准、隐私问题以及反水印技术的挑战,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构建与运用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解决方案,用于管理和保护数字出版物的版权。该系统通过集成数字水印、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实现对数字内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构建包括内容上传、鉴权、授权、监测和维权等环节,为创作者、出版商和用户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数字内容交互环境。通过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相关主体可以实现细粒度的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和使用内容,从而减少信息的非法传播和侵权风险。此外,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内置的监测功能可以实时跟踪内容的使用情况,发现潜在的侵权行为。然而,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构建和维护不仅需要相关主体投入大量的技术和人力资源,还需要其平衡版权保护和用户便利性之间的关系。

(三)人工智能在版权保护中的创新应用

人工智能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领域的应用正迅速崭露头角,为数字出版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内容监测和侵权识别,通过分析海量数据自动识别和标记侵权内容,加强版权追踪与监管;可以用于內容的特征提取和相似度比较,辅助判定内容是否存在侵权;还可以开发智能推荐系统,根据用户兴趣和行为向用户推荐合法内容,从而降低内容非法传播的可能性。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在版权保护中也面临数据隐私、误判等问题,因此其应用需要综合考虑技术、伦理和法律因素。总体而言,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效能,促进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议题,涉及法律、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文章分析了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策略与技术应对措施,并揭示了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挑战和机遇。法律与技术需要结合,平衡创作自由与知识共享。技术手段如数字水印、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提供新可能,合作模式的构建可完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网络,版权保护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努力,促进创作者、出版商和用户三方共赢,推动数字出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燕,薛无涯,宋佳,等.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策略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科技传播,2022(10):19-21.

[2]张新新.数字出版概念述评与新解:数字出版概念20年综述与思考[J].科技与出版,2020(07):43-56.

[3]王田,罗弋翔,关夏彤.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互联网侵权的平台责任[J].出版发行研究,2020(06):19-26.

[4]李媛.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11):1183-1190.

[5]刘瑛,高正.数字出版平台版权保护困局中的信用治理路径[J].出版广角,2023(10):37-44.

猜你喜欢
数字水印出版商版权保护
图书出版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思考
基于网屏编码的数字水印技术
当前传统媒体版权保护的难点及对策
欧盟对谷歌新闻征税毫无意义
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版权保护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基于数字水印的人脸与声纹融合识别算法
七成软件出版商转向云服务
基于矩阵分解和混沌置乱的数字水印算法
各行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