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策略

2024-04-22 20:04鲍丽丽
三角洲 2024年9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院校高职

鲍丽丽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以培养能胜任设计领域岗位的专业人才为最终目标,但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忽视培养学生思维的问题,导致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缺乏创新创造意识、艺术审美能力弱,走出学校之后,在就业阶段的竞争力较弱,将给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鉴于此,本文将基于课题研究成果,在概念概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究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为该专业课程教师提供参考,从思维、意识层面入手,致力于将学生培养为能满足设计行业人才需求的高水平专业人才,落实院校为设计领域输送优质人才资源的责任。

《艺术课程标准》以让学生“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不断获取基本的艺术设计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艺术思维的形成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活动的各项能力的重要前提,重点突出“艺术思维”培养的重要性。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重要渠道,被社会相关行业赋予了较大的人才培养责任。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将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提高至专业育人的中心地位,引导专业教师以艺术思维培养为基础,合理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从意识层面向能力方面过渡,逐步强化本专业学生艺术设计与创造能力,提高学校专业育人水平,为社会相应行业输送可胜任艺术设计岗位的新鲜血液。

艺术思维概述

艺术思维即人们进行艺术表达的一种内在支撑,是其在艺术学习、创作活动中进行的想象与联想、产生的靈感与直觉、形成的理智与情感,并结合意识与无意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经过复杂辩证关系而构成的思维方式,并在相互影响与渗透的过程中最终形成艺术思维。艺术思维决定了人们的艺术认知和参加艺术活动的行为,形成其特有的艺术创作风格。

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对各学段、各学科教师提出的育人要求。审美教育是教师践行素质教育要求的一大方面,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尤其是在强调学生审美能力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环节,审美教育在其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专业课程教师培育学生艺术思维的前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逐步强化学生适应其终身发展的艺术认识能力、创作与表现能力。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                                学生艺术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招收学生具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即学生为艺术类学生,在高考中通过艺术考核,学校根据分数标准,择优录取,与其他招收普通类学生的专业存在差别,具体表现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接受过一段时间的艺术学习,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具备艺术创作能力。换言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招收的学生已经具备支持本专业持续学习的基本能力。与本科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所招收的学生相较,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能力水平相对较低、绘画功底较弱、专业学习热情以及就业意愿不强烈。高职院校要实现育人目标,就要基于学生能力水平,明确专业育人薄弱点,通过持续教育,逐步解决因学生个人因素导致的专业育人效果差的问题。

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教学工作之时,更加关注显而易见的学生艺术设计、创作能力与技巧的学习状况,而对体现在学生作品创作、隐藏在脑海中的艺术思维的培养较为忽视。专业教师未对学生的艺术意识、艺术思维水平进行评估,未全面掌握学生的艺术思维发展程度,导致学生专业学习存在“偏科”的问题,高职院校忽视学生艺术思维的培育工作,将对学生专业持续学习、职业发展造成影响。

最后,与其他专业相较,艺术类专业对学生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有其招生优势。这亦决定了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其中的大部分以升学为目的,而本身对艺术设计、美术创作的兴趣不浓厚。这类学生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环节,通常表现为兴趣、动力不足,热情程度低,学生自身对专业学习以及未来就业缺乏整体规划,难以形成专业学习的内驱力。

简而言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绘画功底,但是其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均相对较低,其自身对本专业缺乏热情、对未来就业方向模糊;再加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绘画训练、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与技能教学,而忽视学生艺术思维、审美素养的培育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导致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否则高职院校将无法实现其教育教学目标。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                                培养学生艺术思维的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要培养能满足设计领域需求的专业人才,就要明确相关领域对人才提出的具体要求,以此为依据,从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专业教育全面关注学生专业认知、审美素养、艺术思维、标准和创作能力协调发展,在学校教育环节,引导学生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为学生走上各自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全面分析学生,制定针对性育人方案

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其与本科类高校在生源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在新生入学环节,通过入学教育,结合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专业课成绩,全面分析、掌握学生的能力水平,为后续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获取准确信息,从而保证以学生为中心,做好专业教育准备工作,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因学生因素导致的思维培养、专业教学水平低等问题。

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心对每一批招收学生的高考成绩和个人档案进行全面分析,借助信息技术,全面了解学生成绩、能力、兴趣爱好等信息。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辅导员面向班级学生发布电子版的职业调查问卷,学生以匿名方式填写并提交调查问卷,辅导员对问卷进行回收、分析,充分了解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程度、职业规划等,从而辅助其明确未来班级管理和职业规划引导的方向,推动后续专业教学、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针对性开展。

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师是学生入学教育环节的主力军,教师除了进行专业讲解,让学生明确专业就业方向、前景等基本信息外,还要与专业学生加强沟通,以从学生端获取的信息为依据,制定后续专业教学方案。例如,教师通过入学教育环节的各项工作发现,学生不仅对艺术设计专业以及职业发展方向存在认知模糊的问题,还因在高中阶段为了艺考而参加的美术集训,而在进入大学之后,对美术创作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入学教育结束后的专业教学效果。专业教师在明确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反馈的兴趣爱好,创新专业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外出参观实习、艺术设计创作、赛事参加等进行艺术学习的多个机会,激发并逐步强化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形成专业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要按照“交流沟通—学生分析—专业启蒙—方案制定”的顺序,给予新入学的学生专业引导与学习引导,推动专业教学方案调整完善,指导后续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性开展,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艺术认知、审美素养以及艺术设计与表达的综合能力。

二、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专业全面发展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艺术设计思维是支持其专业学习、职业发展以及适应其终身发展的关键要素,若学生缺乏艺术设计思维,或未形成特色化的艺术思维,则学生在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环节均处于劣势地位,影响学生就业和职业延续发展进程。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要加强对艺术思维培养的重视度,将艺术思维培养作为专业教学的中心任务和基础工作。

首先,专业教师要积极转变育人理念,全面关注学生在专业学习环节艺术思维、审美素养、创作与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加强艺术审美鉴赏训练、设计与创作能力培养,以艺术设计作品为载体,训练增强学生的身体意识、能力,为其艺术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教师在开展专业教学工作之时,不仅要关注艺术设计理论知识、技能教学,还要向艺术思维层面进行拓展延伸,以理论知识、设计技能教学为过程,重视并具体针对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开展专业教学工作。例如,专业教师调整课堂教学知识结构,重视美学法则体系在当前阶段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环节的实用性,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增加基础内容,防止发生教学内容、专业理论断章取义的问题。例如,在大一阶段开设绘画理论与基础课程,将美术理论以及艺术设计理论知识渗透于绘画实践技能课程全过程,让学生结合绘画训练,加深对美术理论知识的正确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艺术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解“明暗关系”时,借助多媒体教具展示多幅素描作品,并给石膏像打光,让学生实际观察光源在不同处石膏本体与阴影之间的关系,实践教学渗透理论知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专业素养。

三、加强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鉴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模糊、缺乏对艺术设计的热情这一现象,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在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通过日常引导,以潜在和显在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艺术设计领域的职业认知,引导其树立职业理想和信念,带领学生从未来就业的迷雾中走出来,确定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例如,高职院校面向各年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专业教师为主体,引导学生加深对专业以及相关行业的认知,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职业发展意识。与此同时,在教学管理中心的辅助下,班级辅导员对系统内的学生档案进行数据分析,绘制学生能力分布网,辅助专业教师全面了解学生,针对性给予学生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四、创新教学模式,拓宽学生专业成长通道

在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背景下,传统阶段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人才培养需求,尤其是对于实践性、创造性较强的艺术设计专业而言,若教师仍旧坚持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则无法达到预期育人标准。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师要根据学生专业学习需求,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现代化教学模式,如,组织艺术设计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设计相关的各类比赛。

例如,学校联合企业创新合作育人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可跟随教师进入企业,并在企业带教师傅的指导下,初步认识艺术设计相关岗位的视觉工作和胜任需求。再如,教师将社会艺术设计比赛等信息及时提供给学生,并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驱动学生主动训练强化艺术设计技能,并通过参赛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审美素养。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加强对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的重视度,是其落实育人要求的重要举措。专业教师要积极更新育人理念,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全面关注学生的意识、素养、思维、能力学习发展情况,给予学生更多专业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机会,不断强化学生的藝术思维,为学生指明未来就业方向,为其专业学习、全面成长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鲍丽丽,女,山东肥城人,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应用研究,本文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课题“提升五年制高职艺术设 计学生艺术思维能力”(课题编号B/2022/11/101 );江苏开放大学“十四五”2023年度科研规划课题“三教三融背景下高职院校“五力”育人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3SZY-S-14)的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武进开放大学。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院校高职
《星.云.海》
《花月夜》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