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妹?杨业苗
当前数学教育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關注教学、学习和评价的有机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学习和评价往往是独立进行的,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评价以考试为主。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成效不好,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理念,要求教师树立从学科立场走向育人立场的学科教学理念,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强调教学、学习和评价的有机结合,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将这一教育理念融入单元作业设计中,有助于提升数学学科教学效果,为学生带来多样化的作业体验。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内涵,强调教学、学习和评价之间的有机结合,提出基于这一理念的单元作业设计原则,探讨基于“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旨在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概述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指的是教学、学习和评价三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其中,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习、激发思维的活动;学习是指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素养的过程;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准确地判断和反馈的活动。“教一学一评”一致性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设计和评价方式之间相互契合、相互支持,达到教学、学习和评价的统一目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贯彻执行可以实现教学、学习和评价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升素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贯彻这一教育指导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单元作业的“教—学—评”作用
在“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单元作业中,单元是指每一册教材里的自然单元。单元作业设计是教师为促使学生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发展素养而设计,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还具有以评促教的作用。其功能有三:其一,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其二,拓展和延伸学习任务;其三,评价并改进教与学。在“教—学—评”一体化中,作业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展示学生学到何种程度,同时为教师提供有关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及时反馈。通过批改和分析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教师能够评价学生实际达到了怎样的目标,离预设目标的距离还有多远,从而及时调整、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基于“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单元作业设计原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内容”强调“教—学—评”的一致性。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进行科学全面地设计与评价。具体而言,“教一学一评”一致性下的单元作业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一)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当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出发,精心设计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达到何种水平。这些目标应该清晰具体,可以是知识、技能或素养方面的要求,以便学生理解和落实。例如,在数学单元作业中,学习目标包括掌握某一种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促使学生理解作业的意义,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多样化的作业类型
在设计单元作业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采用多种类型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除了传统的填空、选择题之外,教师应当设计探究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实地调研等形式多样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的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既包括定性评价又包括定量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同学的意见、评阅学生的作业等方式,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例如,教师应结合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项目作品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基于“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一)立足课程标准与学情,研读学业要求
研读学业要求是单元作业设计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作业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在这一教育理念下设计单元作业,通过研读各学段、各单元的学业要求,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作业目标,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达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预期效果。因此,为了确立合理的单元作业目标,数学教师需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明确每个单元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和学业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等,确定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作业目标。其一,根据学业要求制定具体的单元作业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操作,能够引导学生在作业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其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在确定作业目标时进行适当调整和细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下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中,学业要求提出“能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形成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感悟数的运算的一致性”等明确要求。在设计单元作业时,教师务必研读详解这些要求,其中“感悟数的运算一致性”和“发展运算能力”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作业设计的宗旨和落脚点。关于运算能力,教师必须把握三点:如何计算、为何这般算、何为最优算。为此,在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围绕一致性和运算能力两个维度来设计,设计的作业应融口算、估算、笔算于一体,灵活交错应用,使学生再次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可以迁移到多位数乘多位数,从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基于以上想法,笔者设计了如下单元作业:香山小学组织全校学生到坪山游乐场秋游。他们乘公交车去游乐场,公交车每分钟行驶406米,40分钟到达。表1是各年级学生参加的各项目情况。
(1)请你列式表示出学校到游乐场的路程(206×40)及各年级学生参加相应项目应付的钱数(410×32、260×30、260×15、403×81、396×52)。
(2)对于第(1)问题的6个算式,通过观察能口算的请直接写出得数。
(3)若算式无法口算,你能通过观察进行估算吗,你能区分出大、中、小吗?请你用“>”把三个算式连接起来。
(4)笔算出第(3)题的算式,说一说笔算过程的共同点,并把上表填写完整。
(5)请你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三位数或多位数乘多位数,并说一说这样计算的道理。
(二)合理设计单元作业内容,巩固教学成果
合理设计单元作业内容是巩固学生所学的关键,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以及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单元作业的难度和深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教师合理设置作业的内容和难度,对单元作业进行多样化和个性化设计,可以有效地巩固教学成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单元作业的内容应该贴近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题目,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单元作业的难度应该适度,既不能太简单以至于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太难以至于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合理设置作业的难度和深度,逐步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再次,单元作业的内容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除了传统的笔头作业外,教师应设计一些实践性任务或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最后,单元作业的内容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特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差异化的作业设计,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教学中,在设计单元作业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基础练习题目、简单实际应用题目等,帮助学生巩固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第一步,设计小数除法的基础练习题目,涵盖除数、被除数和商的各种情况,如整数除以小数、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等。第二步,在除法运算中,除数的数位、计算单位是否需要转,商的首位或中间是否带0等都是培养计算能力的“进阶点和拐点”,在单元作业设计中要占比大,呈现的习题类型要多样化,含填空、选择、改错、计算等。第三步,教师应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数除法背后的数学原理和规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创新单元作业设计类型,满足学生需求
在“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教育理念下进行单元作业设计,创新作业类型至关重要。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和设计拓展性任务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体而言,单元作业设计类型包括引入实际问题、拓展性任务、项目式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等,促使单元数学作业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首先,引入实际问题。数学教师应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测量周长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去测量教室或学校周围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区域的周长,从中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其次,设计拓展性任务。教师应当设计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和知识面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例如,在数学课上设计实验探究项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最后,设计个性化单元作业。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设计个性化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和乐趣。
以“多边形面积”教学为例,教师应设计多样化、创新性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多边形面积问题,如房间的地板面积、庭院的草坪面积等,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等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多边形面积的拓展性探究项目,如探究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多边形面积与周长的关系等,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或调查,并撰写实验报告或调查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多边形面积作业任务。例如,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当设计挑战性较高的多边形面积问题,对于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应可以设计较为简单的多边形面积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在这一教育理念下,教师通过创新单元作业设计类型,促使学生在巩固多边形面积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数学思维、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四)完善单元作业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评价方式不同,评价效果也不同。在“教—学—评”一致性下,教师需要优化单元作业评价,调整单元作业评价方式,包括定性和定量评价,让每一次评价都有亮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提高评价的实效性和全面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开展定性评价。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性评价,写出详细的文字评价或反馈,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个性化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其自我提升和发展。其次,开展定量评价。教师应当采用分数、等级或评分表等形式进行定量评价,量化地反映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水平,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数学教学和单元作业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再次,除了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外,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这些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教师完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全面发展。最后,激励学生自我反思。为了体现单元作业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对照和反思,将计算知识、方法和技巧融会贯通,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合理解释算法和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一学一评”一致性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紧扣单元主题,对单元作业进行创新性设计,通过立足课程标准与学情明确作业目标、合理设计单元作业内容、创新单元作业设计类型、完善单元作业评价方式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未来教育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当不断探索,充分发挥“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促使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