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芳
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时期,结构化教学在该时期的教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有序、系统地设计和组织,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和优化方法,分析了结构化教学的原则,包括巩固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讨论了结构化教学的积极影响,包括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思维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列举了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包括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和课堂时间分配不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举措,包括精心设计教学计划、注重巩固性训练和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结构化教学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教学方法,强调有序、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本文旨在通过结构化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其系统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原则
(一)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在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中的核心在于,确保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每个学习阶段所涉及的知识点,通过有计划的复习和巩固活动,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包括反复练习、巩固性讲解等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提高记忆力。在实践中,教师还应充分运用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点,通过细致的评价和反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强化训练和辅导。这样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并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和积极态度。
(二)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的基石之一,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学科内在联系,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将数学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系统性的教学结构,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认知体系。通过系统性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此外,教师还应该合理设置知识框架和难度梯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全面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和质量,逐步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数学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循序渐进原则
在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进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使学习过程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渐进式的教学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对难度较大的知识产生畏难情绪,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逐步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复杂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渐渐适应并逐步克服困难,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循序渐进原則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还能够培养其系统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对数学问题的系统性认识和综合性分析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的积极影响
(一)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的积极影响之一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结构化教学的特点在于其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这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进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帮助他们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此外,结构化教学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结构化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结构化教学中,教师需要逐步引导学生深入、逐步掌握数学知识,而非简单地灌输概念。这种渐进式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的内在逻辑,培养了他们学生系统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积极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逐渐培养出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和表现。
(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结构化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积极寻求改进,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教师不断地探索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有效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构化教学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结构化教学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论,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挑战,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参与结构化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拓宽教学视野,提升专业水平,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的不足
(一)过分注重知识传授
首先,教师受到课程进度的压力,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教学内容,面对繁重的课程任务,可能会倾向于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以确保课程进度的顺利进行,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被视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被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这种观念使得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发展。此外,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缺乏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使得教师难以应对多样化的教学需求。
(二)课堂时间分配不当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规划和安排课程内容,导致时间分配不当,缺乏详细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难以合理安排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造成部分重要知识点被匆忙带过或未能得到充分讲解。其次,教师可能在授课过程中未能及时调整节奏,导致课堂时间分配不均衡,有时可能因为某个知识点难度较大或学生理解程度不同而需要额外的时间讲解,但教师可能未能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导致其他知识点的讲解受到了影响。此外,教师可能也受到时间管理能力的限制,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教学内容。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需要在保证每个知识点得到充分讲解的同时确保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
(三)缺乏巩固性训练
缺乏巩固性训练是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另一个不足之处。一些教师由于时间紧张或其他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及时进行巩固性训练,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牢固。这可能受到教育环境中强调课程进度、考试成绩等因素的影响,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深化。由于缺乏巩固性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记住所学的知识,但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容易遗忘或混淆相关概念,而数学学习又是一个逐步建构的过程,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不断巩固和强化。缺乏巩固性训练可能导致学生在数学基础较弱的情况下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使得后续学习更加困难。
四、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的优化举措
(一)精心设计教学计划
精心设计教学计划是优化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设计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育部门颁布的相关教学指南和学校的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内容与标准相符合。同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科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计划的关键,教师应该清楚地确定每节课的预期学习成果,并为达成这些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是保证教学过程连贯性和完整性的关键,教师应该按照教学目标的逻辑顺序,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除此之外,教学计划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教师应设置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注重巩固性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知识的巩固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初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反复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使之内化为学生的长期记忆,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形成性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数学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包括竖式计算、口算练习、应用题等。通过反复背诵和练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提高乘法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覆盖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和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练习题可以涵盖不同难度级别,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应用,让学生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
(三)多样化教学资源
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是优化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的关键措施之一,包括教学资料的多样性。教师可以收集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料,如教科书、练习册、参考书籍等,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材料中寻找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各种教学工具,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具体形象。例如,使用数学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概念,或者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相关的多媒体资料,激发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感官体验,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选择优质的个性化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
(四)整合知识板块
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关联性的知识结构是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为了避免教学陷入模式化、单调乏味的境地,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清晰梳理各个知识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需求,设计更加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流程。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教学为例,该单元涵盖了完全表面积和不完全表面积的计算,这两部分知识紧密相连,探究方法也相互贯通,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将这两部分教学内容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原理。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注重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把握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地展开教学,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课时的限制,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把握数学知识的脉络,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构化教学在教学设计和组织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关键作用。笔者深入分析了结构化教学的核心原则和优化方法,认识到其對学生学习成绩、思维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影响,也发现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未来我们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和改进,加强对学生知识的巩固性训练,应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兼顾整体、尊重差异,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