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湘南游记类石刻书法中的家国意识与文化正统观

2024-04-22 11:24谷重
三角洲 2024年3期
关键词:湘南地区正统碑刻

谷重

湘南地区碑刻存留较多,能较好反映该地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湘南地区有一部分游记类碑刻看似写景抒情,实则体现了不同的作者对地区文化与家国文化的认同与赞扬,此类碑刻体现家国意识与文化正统观从以下方面展现:以景物描写引发文化思考;纯哲理类题词反映文化;从官员自身角度反映文治;以景物写元结、柳宗元、颜真卿的忠烈等。

湘南,主要指郴州、永州、衡阳,包括攸县、茶陵、炎陵。游记类石刻书法的特点是因为景色的书写而引发对于历史的追忆与文化的认同。实际上,这类石刻在湘南地区尤其永州最多,几乎占据了永州碑刻的大部分,南岳仅仅“极高明”题词一例,很多此类石刻书写内容在唐代以后多集中在对元结与颜真卿的颂扬。

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所写的诗词文章基本都是以写景开始,然后逐渐写出作者要表达的重要意思。依据现有较完整资料《湖湘碑刻》系列,以及《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衡州府志》《永州府志》《湖南江永碑刻集初编》《郴州总志》《九嶷山志·炎陵志》《湖湘书法史》等,选取体现家国意识与文化正统观的湘南游记类石刻书法,并整理为以下五类。

以景物写舜帝等家国意识与正统文化

如后汉蔡邕《九疑山铭》,宋状元乐雷发《象石铭》,宋代方信孺《九疑环观记》,清代陈璃《上巳重游浯溪集〈兰亭序〉字》。

此类文章先写景色,后引发出家国意识与正统文化意识。具体如下,如《九疑山铭》:“岩岩九疑,峻极于天……时风嘉雨,浸润下民。”同时引出了“逮于虞舜,圣德光明。克谐顽傲,以孝蒸蒸。师锡帝世,尧曰授征。受终文祖,璇玑是承。”宋代状元乐雷发《象石铭》:“九疑之麓为丽山,有岩(明)通,厥石如象。予游而爱之……有崩斯石,惟象是侣。赑赑其形,巉岩其齿。我爱斯石,原象之美。钟奇自南,邈尔荒齐。服弓帝车,惟天子使。相彼岩阿,济济多士。迈教笃学,峻履实地。任重致远,伊国之器。地以人彰,敢名岩址。”

——以上两处碑文对此地舜帝文化的形成与承继进行了颂扬,对众多士人题词岩石与本地教化与学风进行了赞赏。

哲理类文化正统观

如唐代南岳“极高明”石刻,明代张喬松《镜石》,明代华阜春《镜石次杨七泉韵》,明代榜书“雩风沂浴”,清代浯溪榜书“太平晴雨”,清代阮辉偿(越南)《题石镜诗》,明代王瑞之(江阴)《次韵》,宋代贾黄中(翰林学士)《送新知永州潘官赞若冲赴任》,明代傅伦《无题诗》,明代江阴王瑞之《次韵》,清代木公山人《无题诗》,清代王有光(越南)《无题诗》,清代钱三锡《镜石》诗二首。

如,南岳衡山福严寺“极高明”石刻,为摩岩石,唐代石刻,旁边岩石上另有一石刻,中间是“佛”字,两侧为“高无见顶相,明不借他光”。注解石刻的含义,指佛像极高,佛光极明。如,榜书“雩风沂浴”,明代龙津书。语出《论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喻一种怡然处世的高尚情操。再如,榜书“太平晴雨”,道光年间长白裕泰(裕泰,满洲镶红旗人)书,均反映文化正统。

诗词类,反映哲理的如,阮辉偿(越南)《题石镜诗》:“补天渡海是多端,争似山头作大观?洞借余辉光可鉴,花揩剩彩秀堪餐。月将地影装春轴,水引银章摆素纨。莫谓无心偏徇客,也曾经照古人还。”再如,钱三锡《镜石》:“水色山光映碧岑,霸王图业几销沉。独留一片江边石,阅尽兴亡鉴古今。把酒临江兴欲仙,秋光收入镜光妍。空明不受纤尘染,照彻南陲半壁天。”……此类哲理诗的境界挺高的。

正统官员文化相关反映家国治理

永州的官场文化与唐代的元结关系十分密切,元结(719年—772年,自次山)在永州为官期间刻了大量碑刻,带动了中古以来唐代正统为官与家国治理之道。受此影响,产生了比较多的诗词文章。如,《送新知永州陈秘丞瞻赴任四首》,作者分别为宋代洪湛(尚书比部员外郎、直史馆),宋代刘骘(秘书丞、直集贤院),宋代孙冕(秘书丞、直史馆),宋代李防(秘书丞)。四人均为雍熙二年进士。诗歌显示送官员上任时发出了为官的感慨。如“若到浯溪须舣棹,次山石刻想依然。”“知有太平经济术,政闲时节好飞章。”

又如,元代杜明《无题诗》,明代江阴王瑞之《次韵》,清代王显文《游浯溪读元次山诸铭书后》,清代吴大徵《龉台铭有叙》等。此类诗反映了作者深深的爱民之心。如,杜明《无题诗》“宪官不究践民弊,著甚冠袍寄我身!”王显文《游浯溪读元次山诸铭书后》:“余于使便游浯溪,顾而乐之,无一吾也而无一非吾,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次山有介操,判道州,有惠政;归隐此溪。”

以景物写元结、柳宗元引申家国意识与正统文化

此类诗文中主要以赞美元结为主,仅有两篇提到了柳宗元。

元结对湘南地区,尤其永州碑刻文化影响实在太大。他的碑刻顺承与发扬了舜帝以来的美好政治风尚。他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将安史之乱以来形成的破败局面得到了很好的扭转。在他的治理下,永州等地贼寇怀畏,莫敢来犯,并实施了良好的文教治理。元结在任与卸任期间也遍游永州、道州,对该地山水人文多有了解,并撰写了大量诗、文,亦将铭刻,且具备规模,形成了独特的水石文化,朝阳岩、阳华岩、浯溪等石刻景地都是在他发起下形成的。元结此类看似是游记,是咏叹山水的摩崖石刻,实则都是起到兴文教、助教化的功用。唐代之前永州碑刻很少,唐代以来的永州碑刻文化是在元结的倡导与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由于其政绩明显、文武双全、文辞卓著,加之与忠臣颜真卿合作《大唐中兴颂》,更是将代表湘南地区的永州地域文化推向了一定的高度。因之,历代士人与文人无不推崇他,并在游经此地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碑刻。如,宋代何麒等《阳华岩诗》,宋代蒋孝忠《无题诗》,宋代柴氏《经浯溪元次山归隐》,宋代沈绅《题名》,明代黄焯(龙津,本府知府)《奉陪谢可嵩、刘洪斋二公游朝阳岩用严太史韵四首》,明代徐咸(海盐,兵部员外郎)《和严太史与韵》,明代何诏(山阴)《何诏题诗》,明代陈铨(郡人,四川副使)《游朝阳岩》,清代吴大徵《浯溪铭有叙》,清代周士皇《游浯溪》。

如《阳华岩诗》:“语妙元次山,名高陶别驾,瞿君三体篆。”蒋孝忠《无题诗》:“好山好水占浯溪,中直磨(摩)崖一片碑。试问天齐齐几许?从他元子剩夸毗。我宋中原二百州,版图渐入掌中收,只今更辨河清颂,勒向燕然最上头。”《奉陪谢可嵩、刘洪斋二公游朝阳岩用严太史韵四首》:“自从元柳看山后,今古朝阳第二回。”《和严太史与韵》:“临风我欲招元子,共醉零陵太守杯。”

元结、颜真卿国家正义类反映出的家国意识与文化正统观

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的《大唐中兴颂》记录了安史之乱,以及叛乱将要结束的事情。其家国意识与文化正统观引来了唐之后历代文人学者的诗词文章的追捧。可以说唐代以来对湘南地区永州碑刻影响最大的人物就是元结与颜真卿。

例如:唐代皇甫湜《无题诗》,宋代廖应瑞《无题诗》,宋代陈统《读元颜二公中兴颂碑》,宋代宋钱《题名》,宋代张耒《读中兴碑》诗,宋代黄庭坚《无题诗》,宋代李若虚《无题诗》,宋代吴国长公主、驸马潘正夫题名,宋代赵彦棣题名,宋代刘用行《无题诗》,宋代易祓《无题诗》,宋代林革《满江红》,宋代佚名氏《无题诗》,宋代丁叔岩《游浯溪》,宋代庄崇节《浯溪》,宋代王壶《无题诗》,宋代戴烨《无题诗》,宋代刘锡《无题诗》,宋代李祐孙无题诗,宋代黄及翁无题诗,宋代刘敬卿《游浯溪》,元代姚黻无题诗,明代吕困《读元次山中兴碑》,明代成玮无题诗,明代李厚《题摩崖碑》,明代王宾《游祁阳县浯溪》,明代王襄《和韵书磨崖刻后》,明代宁良《浯溪吊古》,明代黄中、卢绶、卢纶题诗(黄中、卢绶《游浯溪》,卢纶《游浯溪诗》),明代杨瓒《过浯溪读摩崖碑》,明代陶成秀、孙敬之《游浯溪联句》,明代计宗道《冒雨游浯溪有作》,明代周氏题名,明代丁致祥《无题诗》,明代涂伸《无题诗》,明代陈东《游浯溪次宋陈从古韵》,明代王国祯《游浯溪》,明代余勉学《无题诗》,明代闪应霭《初游浯溪》,明代丁懋儒《与邓郡伯来溪李太尹诚斋游浯溪》,明代杨芳《董太史自衡阳写浯溪读碑图诗见寄赋答》,清代黄犹龙《镜石》,清代岳宏誉诗《游浯溪怀古》,清代陈濬《和王远山游浯溪诗》,清代王时叙《游浯溪》,清代萨迎阿《无题诗》,清代崔偲《无题诗》,清代吴大徵《雨中游浯溪读中兴颂次山谷诗韵》,清代佚名氏《浯溪觀摩崖碑即用黄山谷韵》,清代黄建《无题诗》。以上诗词均是对元结与颜真卿的家国意识的赞美。

如,宋代陈统《读元颜二公中兴颂碑》:“摩崖一颂立峥嵘,三百年来藓不生。湘水无穷流善价,唔台长在耸高名。”另如,饱含深情的宋代张耒《读中兴碑》:“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举旗为凤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元功高名谁与纪?凤雅不继骚人死。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龙蛇字。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百年废兴增叹慨,当时数子今安在?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再如,宋代林革《满江红》:“想忠臣,应读宋中兴颂。”宋代戴烨《无题诗》:“断崖古字是唐碑,无限名贤赞颂诗。莫把中兴诧前代,会须重见太平时。”明代吕困《读元次山中兴碑》:“共读中兴颂德碑,千年仿佛见当时。凶邪秽行存亡恨,忠义芳名竹帛垂。灿烂文光冲斗汉,纵横笔势走蛟螭。行人莫比寻常看,一段春秋斧口辞。”清代黄建《无题诗》:“都为鲁公留翰墨,同瞻胜景仰天齐。”

湘南地区碑刻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一系列文字记录与碑刻实物构建出了源远流长、连绵不断的文化正统,对于研究国家与地方关系,以及地方传统文化形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完整看出湘南地区游记类石刻书法中的五个不同方面所呈现出的家国意识与文化传统。这些碑刻是丰富的文化历史遗产,也是见证湘南地区自舜帝以来形成的稳固而深刻的主流文化意识。尤其是唐宋以来诸多颂扬元结与颜真卿的诗文碑刻更是深刻地反映了传统士人深刻而坚定的家国情怀,这对于继续继承优良的家国一体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谷重,男,白族,籍贯张家界,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书法文化。本文系2023年湖南省社科评审委员会项目“湘南地区碑刻文化中的家国意识研究”(项目编号:XSP2023YSC053)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湘南地区正统碑刻
碑刻
明清豫西北戏曲碑刻所见的“会”与“会首”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发现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
湘南地区信息技术促进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的应用现状分析
从一方碑刻看清代中原的田宅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