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
一
有没有一种快乐会在悲伤过后又卷土重来
有没有一种声音能在消逝之前就回响不绝
有没有一种错觉让你误以为自己早已死去,
而我们依靠惯性活着
二
黑暗中,手持镜子的男孩正试图
将一束星光聚拢。他要将光线打入
那座阁楼的内部,以印证自己荒诞的猜想
——除了明火和电灯,天穹之上的光源
或许也有贮存的可能。灵感源自
父亲的故事:当一个人吸纳足够的光亮
他的眼睛就能在黑暗中生出光来
他确信自己的坚持充满意义,从白昼
到黑夜,光源总是无处不在
这是父亲所不知道的
三
睡梦中醒来,往事又从半途折身而返
如果不依靠光源,我甚至无法准确地拧开
一盏台灯——我依旧没能拥有夜视的能力
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故事结局的肯定
在拉萨,年轻的喇嘛扎巴
带我穿过寺庙黢黑的后殿,脚步声止,
光明即现。我想他未必拥有过
和我相同的经历,但故事的尾声
却延续在了他的身上。一定存在着某种
谬误,以至于我的坚持被中途打断
但惯性准则仍让一件事物无休止地
延伸下去。譬如寻找和转移,每一个故事
都会拥有一个结局,在相对狭窄的未来
四
清晨,和父亲在院中相遇
因为雨故,他正准备到河边下饵
黏丝网薄而透明,入水后即融为一体
因而不用担心光线的折射会惊跑猎物
——鱼是没有眼睑的,如果他还记得
当初的那个故事,会不会象征性地
收取一网河水就此罢手?我没有跟去,
但我知道数千年前的达摩就曾割去眼睑
如鱼一样在潮湿的山洞中面壁九年
其间,无数张撒向他的巨网被他避开
——一个没有眼睑的人是否就能像鱼一样?
或者他就是一尾鱼
我从不吃鱼,这是父亲所知道的
趋向性
一
放一只风筝和收一揽空网有何不同?
有时我用左手抛物,右手接续
并把落地的果核埋入土中。这样,
自上而下的循环就不存在瑕疵
就如风筝飞起后我松开左手,渔网
收紧时攥紧右手——价值的认知体系
让我失去了一对翅膀。有没有比那个
广场上抖动空竹的男孩,更完美的平衡?
他从不松开自己的双手。但我知道,
未来的某一天,空竹会被收入匣中
二
返程时我两手空空,因为厌弃,
我关上了所有的门窗。那枚果核
已在院中分娩出嫩绿的新芽,它曾因
一个细小的谬误而被我掩藏
如今真相已现,它的存在只是为了印证
一个猜想——从来不会有某种循环
能够单向而行。有时我们顾此失彼,
却能在慌乱中抓取直觉的部分,像这些
紧闭的门窗,仍有微风从罅隙中穿来
我思考那些松手的瞬间,似乎只有攥紧时
才有的笃定——它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
替代我的失去。正因如此,我才会在
一次又一次的笃信中失去了所有
三
出门前,我为幼苗换上新的土壤
我要去寻找丢失的风筝。很长的一段
时间里,它将会独自生长,直至
开花结果。而我则需在果实坠地前
找到我的风筝,并把轴线的一端
握紧手中。风力会使它升空,完成
将一条曲线掰直的壮举。这和水中收网
不同,我永远都清楚,水底的鱼类
不会脱网而去。而放风筝的人,却能在
拉扯中轻易脱手。现在,我把抛物的
左手换成了右手,像那个抖空竹的
男孩一样,拥有了短暂的平衡
同一性
太华山以南,内湖的边缘
生出了许多不知名的野花
如果我有足够的词汇
或许会为它们冠以相应的名字
比如那株紫花,有蝶翅舒展后的
优雅,一枚动词尚不足覆盖它的羞态
再如那些白蕊,盐粒般细碎的晶亮
有名词尚未抵达的境地。通常,
一座山的阳面会誕生许多新奇的事物
但不包括这些野花。我们羞愧是因为
无法准确地找到相应的词汇
来抵消心中的疑虑。多么贫乏,
我们引以为傲凌越于动物之上的技能
现在,我们重新绕回这座山的阴面
那些你能叫出名字的事物,
它们也都认识
作者简介:
刘康,1989年生,江苏常州人。出版诗集《骑鲸记》《万象》,诗集《骑鲸记》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20卷),参加《诗刊》社第37届青春诗会,获紫金山文学奖、《钟山》之星文学奖、扬子江青年诗人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