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和灭火救援战术重点运用分析

2024-04-20 13:26李轩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7期
关键词:火势入口烟气

李轩

(北京消防总队门头沟支队指挥中心,北京 100010)

1 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

1)火灾蔓延速度快。高层建筑体积较大且结构多样,内部设置各类管道、孔洞,如垃圾桶、排水井等,易因分隔措施不合理,在火灾状态下发挥烟囱作用,受拔气作用影响,烟雾迅速蔓延,且蔓延速度与建筑高度成正比。据调查,在火势迅猛燃烧阶段,烟气水平蔓延速度在0.5 m/s 左右,竖向速度为3 m/s;当烟雾温度超过500 ℃后,所覆盖区域的可燃物将被点燃,使火势进一步扩大。此外,高层建筑火灾蔓延速度还受风力影响,一般情况下,60 m 高度的风速为12 m/s,100 m 高度的风速为15 m/s。可见,建筑高度与风速具有正比关系,在高楼层起火后,风力为燃烧提供充足氧气,加上热对流作用,使烟囱效应更显著,火势蔓延更快[1]。

2)建筑结构复杂。超高层建筑为了追求功能多样性、外表美观性,常使用复杂结构与高分子建材,火灾发生后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威胁人员安全。因火灾蔓延速度较快,起火层上方通道充满烟雾,烟雾内存在大量有毒气体,且视野模糊,加上复杂的建筑结构,在无形中增加了救援难度,对被困者与救援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因建筑布局多元化,通道曲折,走廊宽度一般在1.5 m 左右,最多同时通过3 个人,增加了疏散难度;建筑楼层较多,垂直距离较远,人员疏散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建筑内人员密集,在火灾环境下常惊慌失措,易出现踩踏、拥挤状况。

3)有效供水难。一些高层建筑固定消防设施年久失修,日常检查不到位,整体完好率较低,可靠性难以保障,在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运行状态不佳,甚至无法使用,难以为灭火救援提供充足的水源支持;许多大型建筑、综合体的外立面选用玻璃幕墙,机械排烟开窗数量较少,底部设置有进深的裙房,在火灾发生时,外部水带铺设面有限,只能在内部沿楼梯铺设水带,但楼梯形式多样,加上建筑较高,费时费力,很难快速开展救援行动,在移动供水线路创建、供水能力等方面受到限制,进而增加火灾造成的各种损失。

2 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战术的应用措施

2.1 建筑概况

以某超高层综合体为例,集办公、科研、教学于一体,建筑面积约70 000 m2,总高度为121.5 m,地上27 层,地下3 层,主要危险源为办公桌椅、电气设备过热、电线短路,同时如引燃周围可燃物等,使火灾危险性增加。近年来,无纸化办公全面推广,计算机设备、多媒体教室的应用使可燃物数量增加,在火灾发生时,对灭火救援带来较大影响。以16 层作为典型场所,该层为H 形走廊,以办公室为主搭配一些辅助功能区,设置2 个疏散口,均在筒体中心位置,走廊两侧设有窗户,可将火灾烟气排出[2]。

2.2 火灾场景设置

该建筑自带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在场景模拟中采用固定火源形式,火灾增长系数a为0.1091 kW/s2,最大热释放速率为1.5 MW。火灾位置应综合考虑可燃物分布、人员疏散、蔓延等因素影响,选择最可能出现火灾、最易导致火势蔓延、最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点位,开展火灾场景模拟分析。该建筑以办公群体为主,电脑、办公桌等火灾荷载较多,选择4 个典型火灾场景,其火源位置分布如图1 所示。

图1 火源位置图

2.3 灭火战术

2.3.1 进攻口选择

该建筑共有2 个疏散口,可将其作为消防人员灭火进攻的2 个入口。在火灾发生后,随着时间推移,危险性也发生变化。根据CO 体积分数可知,2 个进攻入口的CO 体积分数均小于危险临界值的7.0%,且入口2 的体积分数低于入口1,因此,入口2 相对更佳。随着火灾发生时间的延长,2 个进攻入口处烟气层高度开始改变,根据美国NFPA 规定,当烟气层与地面高度低于安全高度时处于危险状态,安全高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h为安全高度,m;H为楼层空间高度,m。

在137 s 后,入口处烟气层高度降低至危险临界值1.9 m,此时危险性较高,待稳定后,入口2 的高度高于入口1,因此,入口2 更适宜进攻。在烟气层上下温度变化方面,2 个入口的温度均低于临界值,但入口2 的温度均低于入口1,说明入口2 更适宜进攻;在能见度方面,当火灾发生600 s 后,两个入口均降低至临界值5 m,且稳定后二者的能见度基本相同。在与火源距离方面,入口2 的距离源于入口1,综合上述结论,进攻入口2 属于最佳选项[3]。

2.3.2 进攻路径选择

在最佳灭火入口确定后,需根据入口与火源间的距离,针对不同路径下的烟气危险参数进行分析,迅速确定最佳进攻路径。在设定火灾场景下,选出2 条进攻路径,如图2 和图3所示。

图2 进攻路径(方案一)

图3 进攻路径(方案二)

在CO 体积分数方面,2 种方案的CO 体积分值均低于危险值的7%,但方案二的数值低于方案一,因此方案二更合理;在烟气层高度方面,当火灾发生120 s 后,2 种方案的烟气层高度均低于危险值,处于危险状态,但方案一略高于方案二,说明方案一更合理; 在烟气层上下温度方面,2 种方案的温度与临界值相比较低,但在温度稳定后,方案二低于方案一,因此,方案二更合理;在能见度方面,当火灾发生600 s 后,2 种方案的能见度均不超过危险值,且基本相同。在进攻路线长度方面,二者也基本相同,综合考虑,选择方案二作为灭火路线。

2.3.3 妥善处理外攻与内攻的关系

在灭火救援战略运用中,先要明确内外攻的主要任务,内功是阻止火势从建筑外部朝内部蔓延,并抑制和消除已经蔓延的火势;外攻则是控制火势向上和周围蔓延,双方应密切配合,避免存在灭火死角、盲点,使建筑内被困人员能被快速发现和救出。高层建筑外墙扑救时应以内攻灭火、 外攻控火为主,通过内外结合,使火势被拦截,最大限度避免火势从外墙进入建筑内部。救援人员应抢先在蔓延方向布置人手,在外攻掩护下发挥搜救人员内攻近战的威力,有效打击火势,避免其进一步蔓延。在内攻灭火期间,每条线路的进攻组至少2 组,且每组人数至少3 人,在进入火场时应佩戴安全防护装备,根据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返回。在火灾战斗中,内攻近战便于火场分隔,将火灾覆盖区逐层分隔和消灭,为后期围歼创造条件。扑救时还要不断侦察火情,掌握火势蔓延方向,动态调整灭火力量,并确保供水充足[4]。

2.4 救援战术

1)合理选择作战阵地。先将封堵安全出口的火势扑灭,逐层搜救被困人员,组织攻坚力量,确定进攻起点层,该层通常是在着火层下方的1~2 层,不但是进攻的起点,同时也是指挥所、人员集结点。对于高层建筑来说,主楼梯是人员出行的重要通道,通常不防烟,但消防人员可先进入起火层下方1~2 层,将其作为前沿阵地,再在水枪掩护下,强行进入着火层灭火和救援。

2)采取登高救援。高层建筑物顶层一般设置屋顶退台,专门为消防救援而设计。消防人员可借助屋顶退台增加逃生通道,利用登高消防车让人员通向屋顶,减少疏散压力。对于楼层较低的火灾点,消防人员可通过登高消防车进入建筑内部,救援已经进入屋顶退台的被困人员。

3)正确使用撤离战术。在正式灭火救援之前,需做好撤离战术准备工作,科学设定撤离信号与路线。因火灾对象不同,撤离时机也有所区别,当建筑物出现结构变形、重质油品发生喷溅征兆、石油化工燃气设备出现爆炸征兆时,指挥人员应果断下达“撤离”指令。在接到撤离指令后,全体救援人员需坚决服从,做到从容镇定、有条不紊。因超高层建筑楼层众多,灾害现场范围较大,或存在其他复杂情况,消防指挥人员在发布撤离指令后,一些消防员可能无法准确及时地接收指令。对此,指挥员应充分了解参战人员部署情况,待完成撤离后,将队伍紧急集合,清点人数,确认参战人员是否全部到位,如若有人未能撤离,应派遣专人开展救援。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超高层建筑物数量众多,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对灭火救援提出更高要求。在救援战略部署中应结合建筑结构,准确定位进攻点与路径,并由外攻、内攻密切配合,全面控制主要安全出口的火势,再逐层搜救被困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带,最大限度减少伤亡损失。在救援结束或情况危急的情况下发布撤离指令,参战人员需相互掩护,避免坠落物砸到或跌倒,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救援成果。

猜你喜欢
火势入口烟气
固体吸附剂脱除烟气中SOx/NOx的研究进展
基于新一代称重设备的入口治超劝返系统分析
基于参数自整定模糊PID的SCR烟气脱硝控制
秘密入口
作品三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火势造英雄
基于非分散紫外吸收法的便携式烟气分析仪在烟气二氧化硫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油也能灭火
天钢360m2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选择及运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