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统照与青岛的卅载

2024-04-20 05:52王溱
走向世界 2024年11期
关键词:青岛文学

王溱

马路牙子两旁的樱花树上已经呈现出绿油油的幼芽,霏霏细雨扑洒在脸颊上,也不再感觉有寒冷之气。在青岛观海二路49号门前,王统照双手相抱,站在石阶上,背后是用粗糙的白石砌成的墙柱和陡直的石梯。放眼远眺,高高耸立的天主教堂双子塔就在前方,一抹夕阳映的砖红色塔尖格外耀眼;红瓦绿树之下,一隅海水隐隐相见,仿佛能闻到海水的咸味;天空中的小鸟“叽叽喳喳”飞来飞去,一会儿奔向屋顶,一会儿俯冲到树枝之上,像是在寻找昔日温暖的巢穴。王统照深吸了一口气,环顾四周,然后转身拾阶而上。这不经意的转身,时光便流逝了三十载。1956年,王统照在旧居照片上题诗:卅在定居地,秋晖共倚栏。双榆仍健在,大海自安澜。风雨昔年梦,童孙此日欢。夕阳绚金彩,天宇动奇观。

王统照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天妒英才,他只在世上度过了一个“甲子年”。而这60年中,有一半是在青岛度过的。尽管期间还到过欧洲,去过上海、北京,但大多数时间是在青岛。有人说青岛是王统照的第二故乡,名副其实,并非虚言。

王统照7岁丧父,母亲虽没系统上过学但很懂得读书的重要,丈夫去世后,尽管家境困难但她还是省吃俭用请了一位学识渊博且精通数理的老先生,为儿子讲授经、史、唐诗、宋词等。学贯古今,博学多闻,为王统照日后在中国文学史上可圈可点的地位,夯实了牢固的根基。

16岁那年,王统照从家乡诸城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新的学习环境更加开阔了生活视野,也进一步丰富了所学的知识。毕业后王统照为了接济家人的生活,参加了工作,并一度在青岛教过书。1918年王统照考入中国大学英文系,求学期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纪念》,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也因此结识了一大批文学青年和文学前辈。24岁那年,他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瞿世英、蒋百里、叶绍钧、朱希祖、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12人,发起成立了新文化运动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而艺术”。文学研究会的诞生,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正是在这段“风风火火”为文学而不懈努力和奋斗的日子里,王统照发表了大量小说、新诗、散文和译作,一跃成为“五·四”后文坛上一颗闪耀的新星。

1926年,含辛茹苦的母亲撒手人寰。从北京回青岛的王统照在处理好母亲的丧事后,经过深思,决定在青岛住下。翌年,他辞去了中国大学教授职位,“屈就”于青岛的铁路中学、市立中学任国文教师。这一年恰是他而立之年。

对文学情有独钟的王统照,难以割舍自己的创作之梦。在青岛定居后,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他的文学创作激情不断迸发,一篇篇经典之作脱颖而出:《搅天风雪梦牢骚》《印空》《买木柴之一日》《黄昏》《片云集》《去来今》等。这些作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坛,还让被称之为“文学沙漠”的青岛因此而呈现出一片绿洲。

青岛是沿海城市,饱受德日等外国势力的染指,这里的工业发达,有知名度颇高的啤酒、有占据国内几乎半壁江山的纺纱厂,但在文学方面却显得“贫瘠”“滞后”。1929年,已定居青岛近3年的王统照,创刊了青岛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刊物《青潮》。《青潮》的出现,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青岛本土的文学爱好者为之振奋,也让外地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羡慕不已。在创刊号上,王统照写了《我们的意思——代创刊词》,其中写道:“我们想借助文艺的力量来表达思想,在天风海浪的浩荡中,迸跃出这无力的一线青潮。”《青潮》作为一本独立的刊物,改变和突破了当时“约定俗成”的现代文学多依附于报纸副刊的形式格局,既有“创新”的成分,也有“改革”的元素,一度让整个中国文坛都刮目相见。遗憾的是《青潮》仅出版了两期,就因为印刷、稿源、经费等瓶颈,悄然落幕。然而它的里程碑式的意义永存,青岛从此也不再是人们眼里的文学沙漠,同样可以看到绿水青山。也确实,1935年王统照又与老舍、吴伯箫、洪深、杜宇、臧克家等人在《青岛民报》创办了《避暑录话》,《避暑录话》汇集了全国各地知名作家的作品,影响力非同小可。虽然一共出了10期,却带动了青岛当地的“报章繁兴,印刷鼎盛”。

一次次短暂的“红火”,一次次遗憾的“消失”,并没磨损王统照对文学痴爱的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心。当抗战胜利后他重回青岛,被《民言报》聘为主编,创办副刊《潮音》时,他的热情和力量再次迸发出来。在他的精心耕耘下,《潮音》成为青岛的文学发展的重要窗口,不僅让青岛的作者有了展示自我的天地,也吸引了许多全国著名作家前来助阵。大名鼎鼎的郑振铎、郭绍虞、丰子恺、徐中玉等,都在《潮音》上发表过作品。一个地方报纸的副刊,有无数文学“大咖”加入,其衍生的影响力可想而知。而这一切都是冲着王统照的面子来的,没有他的魅力和号召力,谁会理睬一个普通的文艺版面?

王统照定居青岛,不仅办刊物、组社团,更是手把手的引领文学青年们在创作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步前行。

如今的观海二路49号已成为“王统照文学馆”,经过修葺与当年的景象已不可同日而语。臧克家曾在回忆文章中曾描述:“我在(国立)青岛大学读书期间,不时到他(王统照)的观海二路寓所去。大铁门向西向,院子很小,一进大门,右手一座小平房,两个通间,这就是会客室。室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一匣‘全唐诗。我一到,老工友上楼通报一声,一会儿看到主人扶着陡直的栏杆,滑梯似的飞跃而下。楼很小,又高高踞上,真可成为危楼了”。然而就是这处简陋的住宅,当年却是文学青年的神圣之地。上大学的臧克家经常来,被称为“小弟”的吴伯箫也常往来,甚至上中学的于黑丁也是这所住宅的“座上客”,至于青岛的作者,像姜宏、王玫、李同愈、杜宇、李同瑜、冰芦、王卓等,更是不拿自己当外人,随来随去。吴伯箫曾深情地回忆:“观海二路的书斋里,同你送走过多少度无限好的夕阳,迎接过多少回山上、山下的万家灯火。”是的,像俞平伯、闻一多、老舍、朱自清、刘白羽、臧克家、王亚平、于黑丁、臧运逸、许杰、范泉、袁勃等这些后来享誉文坛的“巨匠”,当年都曾与王统照有过较密切的来往,都曾在观海二路的住宅里留下过踪迹。

王统照在青岛居住期间,也是他创作激情的喷发期。年富力强,加上“忧国忧民”,使他的创作有着不平凡的高度。1933年创作的《山雨》一出版,著名作家茅盾立即撰文称其为“在目前文坛上应当引人注意的新作”。吴伯箫把它与茅盾的《子夜》并列,称为“子夜山雨季”。《山雨》的情节中有青岛生活和人物的影子,而在这之前创作的《海浴之后》《沉船》《青岛素描》等,也大都是王统照在青岛耳闻目睹的故事写成的。他向人们描绘了青岛山海的美丽,也深刻地剖析了这一城市遭德、日帝国主义的统治之后黎民的困顿。可以这样说,王统照成就了青岛的文学繁荣,青岛也让王统照找到了创作的源泉。

王统照作为一名“新文学”作家,有着正义的良心和朴实善良的情感。他同情劳苦大众,反对专制统治,因此遭到反动政府的压制与迫害。1933年出版的小说《山雨》,以军阀张宗昌统治下的北方农村为背景,描写了自耕农奚大有带着一家人离乡背井到城市谋生,却依然找不到生活下去的出路的故事。作品围绕奚大有的苦难,描绘了一幅凄厉阴郁与愤怒悲壮交融着的农村经济破产景象,从而暗示了农村中必将爆发革命。结果小说发表后,立即遭到国民党的查禁,并将王统照列入黑名单。无奈之下,翌年王统照只好被迫自费去了欧洲,暂避魔掌。抗战胜利后内战烽烟再起,此时在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授、系主任的王统照,对恶劣的局势十分忧心,同时憎恨国民党政府的腐败。1947年春夏之交,各大城市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山东大学学生也在青岛组织了游行示威。在校方组织的一次所谓辩论大会上,个别领导对学生的爱国行动横加指责和阻挠,临到王统照演讲时,他挺身而出,先谈了当前形势和对学生运动的看法,然后振臂高呼:“国无宁日,何谈学习!”“我支持同学们的爱国行动!”辩论会次日,学生运动遭到镇压,王统照也因此被解聘。

1949年7月,王统照赴北平参加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和文协理事。回到青岛,他又出席了青岛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当选为主席团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人们期盼王统照能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特别是与青岛相关的作品,但此时他奉命离开了青岛,到济南担任了教育、文化和文学艺术方面的领导,有了更重要的责任。王统照是山东省文联第一任主席,山东省文化局局长首任局长。之后他还被选为中国文联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作协常务理事、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繁忙的工作之余,王統照创作了大量讴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文章,并录入《炉边文谈》评论集。1957年臧克家在北京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提到了王统照,并介绍了其工作状况。毛主席听后十分高兴,高度赞扬王统照的创作精神:“百花齐放了,像王统照这样一些老作家都发表了许多作品,这很好。”遗憾和惋惜的是,1957年深秋,王统照因病不幸逝世。当家人收拾遗物时发现,未完成的《胶州湾》书稿静静摆在他的书案上。胶州湾,与青岛紧密相关。王统照是带着对青岛的眷恋和无尽的思绪而去,这让青岛人更加深深怀念他。多少年过去了,许多人仍借用陈毅元帅的《剑三今何在》悼念其:“剑三今何在?墓木将拱草深盖。四十年来风云急,书生本色能自爱……”

Wang Tongzhaos Three Decades with Qingdao

W a n g To n g z h a o , a r e n o w n e d modern Chinese novelist, essayist, and poet, was a pioneer of the New Culture M ovement. He spent half of his life in Qingdao. While he did travel to Europe and visit cities like Shanghai and Beijing, the majority of his time was spent in Qingdao. Some say Qingdao was Wang Tongzhaos second home, a title that is well-deserved and not mere rhetoric.

A s a “N e w L i t e r a t u r e” w r i t -e r, W a n g To n g z h a o p o s s e s s e d a righteous conscience and sincere k indness. During his residence in Qingdao, it was a period of passionate creativity for him. His youthful vigor, combined with his concerns for the nation and its people, ele -vated his creations to extraordinary heights.

猜你喜欢
青岛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开启空中看青岛航线
青岛东方影都落成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青岛明月申牌?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文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