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墨
1月5日,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美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承办的“互鉴与融合——全球化视野中的油画与水墨”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国风堂(明德樓一层)开幕。
靳尚谊、全山石、周韶华、邵大箴四位先生,是新中国美术的开拓者,也是新中国美术话语的建构者,他们创作、研究的历史,就是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史。靳尚谊作为油画民族化、本土化的代表,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创作出具有标志性的作品,他所开创的新古典主义油画风格,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攀升到全新的高度。全山石是新中国第一代留学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的艺术家,70年来笔耕不辍,创作出大量影响深远的重大题材作品。周韶华为中国当代新水墨的开创者,他以“全方位观照”的视角,以“横向移植”“隔代遗传”的艺术观,奠定了新水墨发展的方向。邵大箴以其卓越的理论与批评成就,引领了新时期和新时代美术发展的浪潮,也为新中国美术学学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次展览以四位先生的作品为核心,旨在向这四位艺坛名宿的九秩人生致敬,感谢以四老为代表的前辈们对中国艺术作出的卓越贡献。此外,展览还邀请了20余位来自中国画和油画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的画家,他们是张祖英、郭怡孮、唐勇力、冯远、杨飞云、韩玉臣、许江、田黎明、曾来德、闫平、杨晓阳、姚鸣京、纪连彬、刘赦、徐里、张江舟、顾黎明、蔡广斌、刘刚、刘万鸣、张冬卉、张淳、陶宏、丘挺、袁元、常磊、余旭鸿、祁艳。作为当今美术界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一方面表达出对四位前辈的敬意,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当代美术创作的活力与水准。只有通过艺术的对话,来自西方的油画和来自中国的水墨画才能够充分显现各自的魅力,展现人类艺术的智慧;只有通过艺术的交流,才能融汇东西方优秀的艺术,呈现人类思考的精华。
展览开幕式上,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中国文联副主席许江,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安徽美术出版社社长王训海,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著名理论家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靳尚谊先后致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左中一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委、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兼策展人张晓凌主持。
杨晓阳在致辞中表示:“我非常高兴以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的名义,借给周韶华、全山石、靳尚谊、邵大箴四位90岁高龄的先生拜寿的名义,做一个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和展览。以学术的名义来给老先生祝寿,以后会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的传统,这不仅是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也是为日后的学术研究留下更多宝贵的资料。”
燕东升首先向四位先生致敬:“周韶华、全山石、靳尚谊、邵大箴四位先生在中国画、油画和美术理论方面为中国美术的创作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高尚的人品、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学养是这个时代的艺术标杆。”并表示,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这也是我们举办这次展览的初衷。
林茂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凝聚了四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前辈对中国艺术与中国美术教育的重要贡献:靳尚谊多年来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西方写实油画的魅力完美地结合;邵大箴在美术史论人才的培养和中国美术形态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全山石擅长将壮丽河山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助推了中国浪漫主义油画的风潮;周韶华多年致力于中国画创作更新与理论探索,以诸多风骨气势撼人的作品,为中国画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
许江在致辞中用范仲淹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饱满激情地向周韶华、全山石、靳尚谊、邵大箴四位至今仍不懈耕耘、坚守人文、努力创新的中国美术的“提灯人”表达了敬意,且就此次展览的主题谈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结合,并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了这种结合要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百年来的中国画、油画正是这种互鉴融合新形态的代表,只有经受脱胎换骨式的浸润才能达到具有永久意义的塑造。”
田黎明在致辞中表示:“西方的艺术表达是向人的内部发问,中国的艺术是求索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中西文化的比较、互动、互鉴成为几代学人的治学方略和创作研究的理念。周韶华、全山石、靳尚谊、邵大箴四位先生以自己几十年坚韧的探索,在作品中呈现了言气韵、言心性、言境界、言家国情怀的艺术精神,为时代、为中国的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训海致辞谈道:“这次参展的32位艺术家的艺术探索和创作历程,正是新中国美术发展壮阔史诗的生动缩影,他们用源自血脉中对美的追求以及精湛的技艺和丰盈的色彩,绘制出人类日新月异的风貌。我们很荣幸负责本次展览文献资料的出版工作,安徽美术出版社作为专业的美术类出版机构,始终坚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的出版使命和出版目标。”
邵大箴在致辞中向我们展现和传递了一位艺术界前辈最真诚、最动人、最激励人心的寄语:“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要有自己的意志,还是要有自己做人的追求,还是要继续努力,还是要画自己的画,还是要写自己的字,艺术切记不要跟风,因为艺术就是怕随风飘。”
靳尚谊在致辞中,分享了自己一路学画的时代境遇与自我成长,并就此对现在的青年艺术家提出了要求:“现在的油画家要严格要求,提高自己的艺术语言水平。这个水平简单讲就是构图、造型、色彩,与此同时,更要清楚其中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不清楚永远达不到高水平。”
随后,左中一宣布展览开幕。
致辞过后,在场观众热烈鼓掌,向经历了九秩人生的靳尚谊和邵大箴表示敬意并献上蛋糕,开幕式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中结束。
据悉,主办方在开幕式之前还举行了“互鉴与融合——全球化视野中的油画与水墨”研讨会。研讨会由张晓凌和陈明主持,冯远、李虹霖、牛宏宝、孙津、陈池瑜、裔萼、于洋、杨卫、盛葳、孟繁玮、李昌菊、钱晓鸣、刘淳、刘凡、陈明、宋康等知名专家与会。策展团队成员傅梦妮、刘江南、邹惠钦、马俊营、杨雅健等在现场参与了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还精心撰写了《中西美术互鉴与融合年表》,完整地展示出中西美术相互影响、相学相长的历史进程。
研讨会纪要
冯远:互鉴与融合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想,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吸收、融合和发展的过程。从传统艺术向现代形态转化,同时吸收西方绘画的不同样式,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和融合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过程,这是历史的必然。
李虹霖:展览对东方艺术的评价和引领对社会、美术界、美术馆界都具有积极影响。老专家们在文化事业中的辛苦付出需要得到更多重视和尊重。展览涉及东西方融合的趋势,为未来研究提供了范本。
王镛:在中国艺术界,对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的介绍经常伴有批判,但同时也肯定了其对传统艺术的颠覆和突破。靳尚谊先生指出中国需要补充现代主义这一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下中国美术家的使命。
孙津:油画与水墨在纯哲学意义上存在差异,前者展示色彩,后者强调独特性和内容。当前的背景是一体化而非全球化,这意味着一种全面异化,人变成自己的机器零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艺术的融合需要超越客观性的互相吸收、融合。
陈池瑜:艺术家们有责任在互鉴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使互鉴变为平等的互鉴,并努力使中国的艺术影响西方的同时,也能更主动地接受西方的艺术影响。整个展览通过作品和图表的对比,对观众思考中西艺术的互鉴和互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牛宏宝:关于主题“互鉴与融合”,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一直存在。经历90年,大先生们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体现在他们数十年的创作、教学之中。在追求写实这一基本问题上,他们超越了中西之别,具有现代文化建构的意义。
刘淳:自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现代化问题一直是文化艺术领域探讨的核心议题,特别是在美术界,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关系一直是核心议题。油画和中国画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裔萼:策展人的宗旨在于提请美术界关注中国油画和水墨画在全球化和文化格局中的位置和价值。展览引发了对中国艺术在全球艺坛中角色的思考,特别是在架上绘画被边缘化的背景下,中国油画和水墨画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成为重要的学术议题。
于洋:展览立论点和初心是对四位九旬的老先生致敬。今天我们在“高原”之中寻找“高峰”,实际上我们也不必过于厚古薄今,这四位先生在我们心中是仰之弥高的。這个展览提示给我们非常重要的是审视当下美术史的视角。
杨卫:艺术和文化的本质在于其生长性和变通性。艺术作为一种语言,无论是水墨还是油画,都具有在地性、适应性和交流性。这种交流性体现在艺术的通感性上,即艺术的跨界和融合能力。
李昌菊:在跨时空的视野中,中国油画和水墨画一直在寻求资源并获得发展,这种跨文化的互鉴和融合已经成为常态。互鉴和融合的现象不仅在中国与西方之间,而且是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盛葳:如今我们讨论“互鉴与融合”这一议题,并非重复过去,而是寻求其独特的当代价值。在油画民族化过程中,我们应坚持油画自身的艺术规律,同时重视本地化和本土化。现代中国画的研究和创作中,应当建立实践性的框架和具体的方案。
孟繁玮:全山石老师曾指出,艺术的边界可以穿越和渗透,但不能完全取消,否则中国画将失去其艺术特异性。更为复杂的中西文明交流则提出更加深切的一个当代的突出问题,而今天的展览展示了艺术家们给出的多种解决案例和路径。
刘凡:油画与中国画的互鉴是一个传统而现代的话题,需要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通过交叉学科研究,可以深入探讨这一课题。大数据研究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油画与中国画的互鉴研究还需不断探索。
(本次研讨会由殷铄整理,按发言顺序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