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综合护理模式在异常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04-19 09:02司桂平山东省汶上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济宁272501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8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依从性常规

司桂平(山东省汶上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 济宁 272501)

异常子宫出血属于常见妇科疾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有多项研究表明在药物、手术等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预后。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治,且采用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综合护理模式或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方案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寻找更优的护理模式,现就结果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治,且采用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101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综合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诊治且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49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常规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组前均确诊为异常子宫出血,年龄>18岁,临床资料完整,听力、语言、认知、意识、沟通能力正常,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对研究内容及目的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内科疾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器质性疾病者,合并严重心理疾病需药物干预者,精神疾病患者,合并生殖系统肿瘤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免疫系统疾病者,急性阴道感染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入组前半年生活经历重大变故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综合组采用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综合护理模式,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很多患者对于异常子宫出血不重视,此外,部分患者对妇科疾病有一种羞耻感,不愿意就医或不愿意别人知晓,因此,应做好大众的健康知识宣教,对妇科疾病进行普及,提高大众重视度,促使患者能够在疾病发生早期及时就诊、按时复诊,以缩短病程,提升预后。②心理护理:心理异常会影响机体神经及内分泌功能,进而加重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病情。因此,可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告知患者此类疾病并不严重,具有可治性,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告知该疾病和患者情绪等的相关性,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保持神经放松,也降低了对内分泌系统的刺激,有效阻止疾病发展;同时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③综合护理:患者就诊时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对于排斥或治疗配合度不高者,应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了解背后原因,开导患者,让患者正视疾病,接纳疾病,更好地面对疾病。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制定居家期间的护理方案,患者居家期间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复查前一天电话提醒患者,如有条件可帮助患者预约好次日复查号,方便患者就诊。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护理前后负面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1.4评价标准 治疗配合度采用我院自制量表从复诊依从性和遵医嘱治疗依从性两个维度进行评价,每个维度得分0-10分,得分与配合度成正比。负面情绪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从焦虑及抑郁两个维度评估,每个量表得分0-100分,得分与焦虑及抑郁程度成正比[1]。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价,得分0-21分,得分与睡眠质量成反比[2]。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得分范围0-100分,生活质量与得分成正比[3]。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复诊及遵医嘱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干预,两组患者复诊及遵医嘱治疗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升(P<0.05),且护理后综合组患者复诊及遵医嘱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配合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配合度比较(±s,分)

?

2.2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干预,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得到显著降低(P<0.05),且护理后综合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分)

?

2.3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SF-36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干预,两组患者PSQI、SF-36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护理后综合组患者PSQI、SF-36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PSQI、SF-36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PSQI、SF-36评分比较(±s,分)

?

2.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综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疾病类型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是一种非排卵性出血,主要是患者在多重因素刺激下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进而引发机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出现激素调节障碍或机体发生异常的细胞应答,最终导致子宫异常性出血(排除妊娠、产褥期等特殊时期)[4-5]。各年龄段女性均有发病可能,其中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最为常见。对于围绝经期女性来说,其卵巢功能正处于迅速衰退阶段,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而青春期女性体内激素分泌旺盛,也容易出现类似现象;也有学者认为,异常子宫出血与宫内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

异常子宫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未绝经患者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月经淋漓不尽、持续性的阴道出血等,绝经后女性多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该病虽不致命,但如未得到及时控制,长期发展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贫血,还可能诱发早孕期流产、不孕,更有甚者可能发生子宫内膜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7]。因此,积极治疗是提升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目前对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临床多采用药物干预或合并宫内疾病者积极进行疾病治疗。有研究[8-9]表明,由于疾病的特殊性,长期的异常子宫出血给患者及家庭造成很大压力,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密不可分,而负面情绪会影响自身内分泌功能,可能导致疾病更加严重,同时对于围绝经期人群还可能导致更年期的发生或加重更年期病情。因此,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加强以心理护理为中心的综合护理,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平和的心态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和内分泌,帮助患者康复。

本研究将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结果显示:护理后综合组患者复诊依从性、遵医嘱治疗依从性、SAS、SDS、PSQI、SF-36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将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同时提升了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依从性常规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别受限于常规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