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元强 牛婷 许涛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指患者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药物,进入无意识状态,以便进行手术操作。在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可以抑制神经传导,使患者感受不到疼痛,从而为手术提供理想的环境。同时,全身麻醉药物还可以让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不会对手术过程产生任何感知。全身麻醉具有快速起效和可控性强的特点,患者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药物,药物很快会达到有效浓度,迅速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
麻醉的深度和持续时间可通过调整药物的剂量和输注速度进行控制,以满足不同手术的需求。全身麻醉的适用范围广泛,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手术,包括心脏手术、腹部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等,能够满足不同手术对麻醉深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此外,因为全身麻醉可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所以也可应用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等。全身麻醉可根据不同的给药途径分为以下三种。
(一)静脉麻醉
静脉麻醉是通过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入患者的静脉中来实现麻醉的效果。
静脉麻醉起效迅速:由于麻醉药物通过静脉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其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这使静脉麻醉在需要快速控制麻醉深度时非常有效,如急诊手术或紧急病例的处理。
静脉麻醉具有良好的可控性:通过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输注速度,麻醉医生可以精确地控制患者的麻醉深度和持续时间,这样可以根据手术情况和患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的麻醉管理。
静脉麻醉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低浓度的麻醉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迅速分布到全身,减少了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从而降低了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或年龄较大的患者尤为重要。
(二)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是通过让患者吸入含有麻醉药物的气体来达到麻醉效果。由于麻醉药物以气体形式进入呼吸道,可以迅速被肺部吸收,并通过血液循环快速分布到各个组织器官,从而迅速达到麻醉的效果。吸入麻醉在手术开始时能够快速地实现麻醉状态。大部分吸入式麻醉药物的代谢产物可通过呼吸道和肾脏排出,从而减少了体内药物的积累,有助于麻醉药物的安全使用。
(三)静吸复合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结合了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的特点,它通过同时使用静脉注射和气体吸入的方式来实现麻醉效果。由于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可以起到相互增强的作用,麻醉医生可以减少每种药物的剂量,从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与传统的全静脉麻醉相比,静吸复合麻醉能够减少静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对于需要维持良好血液循环的患者尤为重要。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指通过局部给药或注射麻醉药物,以阻断局部神经传导来实现止痛效果,同时保持患者意识清醒。局部麻醉主要用于较小范围的手术或疼痛区域的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局部麻醉不需要让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仅作用于特定的区域,因此更为安全,并且还可以减少手术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局部麻醉具有良好的疼痛控制效果。麻醉药物会阻断神经传导,大大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感。局部麻醉还可以延长术后止痛时间,减少患者对其他药物的需求。此外,由于局部麻醉不涉及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它的代谢和排出速度相对较快,患者在手术后能够较快地清醒和恢复,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另外,针对某些高风险患者,如老年人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全身麻醉可能带来较大的风险。而局部麻醉可以减少对全身麻醉药物的需求,降低手术风险,并提供更安全可靠的麻醉选择。根据麻醉部位的不同,局部麻醉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患者的手术部位或特定区域无痛感。注射相应的麻醉药物于神经周围,神经传导被有效阻断,手术区域疼痛感完全或部分消失,可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更加舒适。
(二)局部浸润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是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入手术区域或疼痛部位,实现局部神经的麻痹效果,以達到无痛感和止痛的目的。由于局部浸润麻醉仅作用于特定区域而非全身,其作用随药物在局部的消退而逐渐消失。这使患者在手术后能够更快地恢复感觉和运动功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适用于一些浅表的小手术。
(三)表面麻醉
表面麻醉是将麻醉药物直接应用于皮肤或黏膜表面,达到麻醉的效果。表面麻醉操作简单、方便,麻醉医生可将麻醉药物以喷雾、涂抹或贴片等形式直接应用于患者的皮肤或黏膜表面,无须进行注射或其他复杂的操作。
表面麻醉对于小型手术或创伤处理非常适用,可在局部范围内减轻或消除与手术或创伤相关的疼痛感,使患者感觉更加舒适,减少了痛苦和焦虑。另外,表面麻醉还可在一些医疗操作中起到辅助作用。例如,在静脉穿刺或皮肤缝合前可使用表面麻醉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操作的成功率。
蛛网膜下腔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是在腰椎间隙注射局部麻醉药物进入蛛网膜下腔,阻断该区域的神经传输功能,从而实现麻醉效果。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使患者肚子以下的整个下半身失去知觉,但患者意识是清醒的,并可以与麻醉医生进行交流。
蛛网膜下腔阻滞起效较快,通常在几分钟内达到稳定状态,使手术能够尽早开始。相较于全身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仅需要在特定区域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减少了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了全身麻醉可能带来的风险。蛛网膜下腔阻滞适用于下腹部手术、肛门手术及下肢手术等,可以满足这些手术对局部麻醉的需求。但是,蛛网膜下腔阻滞存在一定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一)疾病影响
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医生需要慎重考虑,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出血的风险。
严重的心脏瓣膜狭窄性心脏病也可能影响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应用。由于可能出现心脏负荷过重和心功能不全的风险,医生在这些患者中要谨慎评估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可行性,并考虑其他合适的麻醉方式。
此外,对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如失血过多或休克等,蛛网膜下腔阻滞可能会对其血流动力学稳定产生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应优先纠正患者的血容量不足,并在权衡手术风险之后再考虑是否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
如果患者有败血症或神经功能障碍等疾病,医生则需要综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充分考虑手术风险后决定是否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
(二)患者体位
蛛网膜下腔阻滞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蛛网膜下腔,该区域与脑室相连,以阻断神经传输功能。如果患者的体位不当,可能会导致麻醉平面过度上升,从而引发患者心搏骤停或呼吸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和手术部位,选择最适合的体位。通常来说,腰椎弯曲、背部屈曲或侧卧位可以使脊柱稍微弯曲,便于医生进行穿刺操作。同时,适当的体位也有助于麻醉药物在蛛网膜下腔的均匀分布,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在蛛网膜下腔阻滞的过程中,需要身体保持不动,以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