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旭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指的是胆汁逆流进入胃部而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正常情况下,胆汁从肝脏经过胆囊储存,经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参与食物消化过程。然而,当胆囊或胆管发生问题时,如胆囊结石、胆石症、胆道狭窄等,就可能导致胆汁逆流至胃部,刺激胃黏膜,引起炎症反应。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胃痛、胃灼热感、胃酸倒流、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感等。这些症状常常与进食有关,尤其是高脂和辛辣食物更容易诱发症状。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消化不良、胃肠胀气和食欲减退等问题。
中医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机分析
(一)脾胃虚弱
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转化和运输食物。胆汁反流性胃炎常常伴随脾胃虚弱,即脾胃功能不足,无法完成正常的消化和运化过程。脾胃虚弱导致食物滞留、湿浊停滞、气机不畅,容易引发胆汁逆流至胃部。
(二)湿热内蕴
湿热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状态,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起到重要作用。湿热内蕴指的是体内湿气和热气积聚,产生黏稠、黏滞的状态,容易影响脾胃的消化和排泄功能。湿热内蕴使胃黏膜潮湿、发炎,并影响胃蠕动和酸碱平衡,加剧胆汁逆流的发生。
(三)气滞血瘀
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中医也关注气滞血瘀的问题。气滞指的是气机运行不畅,血瘀则表示血液运行不顺畅。这些因素共同导致胃部气血循环不畅,局部氧气供应不足,影响胃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气滞血瘀会加重炎症程度,加重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增加其发生风险。
(四)情绪压力
中医认为情绪与胃肠健康密切相关,情志因素对疾病发生具有一定影响。工作压力大、紧张、焦虑等情绪压力会干扰體内的平衡,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情绪压力会导致胃酸分泌异常,使胃肠动力紊乱,增加胆汁反流的发生率。
中医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诊断方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西医使用的疾病诊断名称,常被中医归入胃脘痛、痞满等范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情志不畅、长时间肝气郁结是重要的病因。
典型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包括上腹部胀满疼痛、嗳气、呃逆(打嗝)、反酸和胃灼热等。同时,还可能伴有两侧胁部胀满疼痛、心烦、易怒、舌苔白、脉弦等症状。此外,患者的症状在情志不畅时可能会加重。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主要的治疗原则是调理肝气,恢复肝胃功能的平衡。
中药治疗法
(一)胃火上炎型
方剂:清胃散(加减),主要药材包括代赭石、竹茹、枳壳、半夏、升麻、黄连、当归、生地黄。适应症状有胃脘灼痛,腹胀,胃酸倒流引起的反酸,心烦易怒,口干苦。
(二)肝气犯胃型
方剂:四逆散(加味),主要药材包括柴胡、白术、郁金、半夏、陈皮、香附、佛手、干姜。适应症状有胃脘胀痛或痛连两胁,情绪不稳定、易怒,嗳气或矢气则舒。
(三)胃阴不足型
方剂:芍药甘草汤(加味),主要药材包括白芍、甘草、泽泻、黄柏、生地黄。适应症状有胃脘灼热隐痛,胃中嘈杂,食欲缺乏,饥不欲食,口干咽燥。
(四)寒热互结型
方剂:半夏泻心汤(加味),主要药材包括半夏、陈皮、杏仁、鸡内金、甘草、川贝母。适应症状有胃脘痞满疼痛,口疮便溏,口干口苦,畏寒肢冷,泛酸或嗳气呃逆。
针灸治疗法
(一)择穴位
常用的穴位包括肝俞穴、胆俞穴、胃俞穴、胆囊穴和足三里穴。如果存在肝气郁结症状,可以考虑加刺日月穴;如有胆胃热盛情况,可以加刺阳陵泉穴和内庭穴;胃气上逆症状可以考虑加刺承满穴;而脾胃虚弱情况下,则可以考虑加刺脾俞穴和三阴交穴。通过刺激适合的穴位调节相关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畅通,缓解症状并加速康复。
(二)针刺
使用细针刺入穴位,并进行适度的刺激。可以进行得气活血的操作,即以轻柔方式旋转针头,让患者有得气、发胀或酸胀的感觉。
(三)处理时间和频率
针灸治疗的时间和频率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每次治疗的时间为2 0 ~ 3 0分钟,每周1 ~ 2次,连续进行数周至数月。
辅助治疗方法
(一)艾灸
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艾灸,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穴、中脘穴和天枢穴。艾灸足三里穴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胃肠道不适;艾灸中脘穴可减轻恶心、呕吐等症状;艾灸天枢穴能调节脾胃功能。艾灸时间一般为1 5 ~ 2 0分钟,可根据个人情况和舒适度进行适当调整。注意避免过度炙热,以免对皮肤造成伤害。在进行艾灸治疗前最好先咨询专业中医师,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选择正确的穴位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推拿
在治疗过程中,先要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患者身体放松。以指腹或手掌运用按压、揉动或轻拍等手法进行腹部推拿,以促进消化,调节肠道功能。也可以使用双手的掌根或指腹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揉动、推拿。重点关注脊柱两侧的经络,尤其是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还可以使用适当的手法对患者头部和四肢等进行推拿,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推拿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舒适度进行调整,一般为3 0分钟左右。
此外,如拔罐和刮痧都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但是需要根据患者当天的身体情况来判断是否加减。
(三)保健操
胃部按摩:用手掌轻轻揉搓胃部周围,顺时针方向按摩,舒缓胃部不适。
膈肌呼吸法:深呼吸,吸气至腹部鼓起,再慢慢呼气,帮助胃部放松。
舌尖贴顶:舌头尽量抬起,促进胃部活血。
拍打胃部:轻轻拍打胃部区域,促进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
肚脐眼旋转:用手指按住肚脐眼,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动作。
日常注意事项
(一)饮食调节
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姜等。尽量选择易消化、温和的食物,如米粥、清汤、蔬菜等。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限制或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碳酸饮料、巧克力等刺激性饮品。
(二)饮食时间
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遵循三餐定时、定量进食原则。不要暴饮暴食,避免过度饥饿或肚子过饱。
(三)戒酒或限酒
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对胃部健康有不利影响,应尽量避免或限制饮酒。
(四)戒烟
吸烟会增加胃部负担,损害黏膜,对胃部健康有害,因此患者最好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