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创:守护最后的野骆驼

2024-04-19 05:07
读报参考 2024年11期
关键词:野骆驼跟踪器保护区

2月20日,2023年度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结果揭晓。其中,中国遥感科学家刘少创凭借“运用创新技术拯救濒临灭绝的野骆驼”项目,成为大奖48年历史中首位来自中国的获奖者。这位61岁的科学家,从2011年初次见到野骆驼起,就致力于将其擅长的遥感技术,应用于野骆驼的研究与保育工作当中,以拯救这一比大熊猫数量还要稀少、极度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野生双峰驼

刘少创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研究员。数十年的研究生涯中,他探索的领域十分广泛。他不仅参与研发了中国月球及火星探测器的导航系统,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确定了全球主要大河的源头和长度。2002年4月,更成为中国首名徒步穿越北极的先锋。

刘少创第一次亲眼见到野骆驼,是在2011年10月。当时,他和团队在戈壁沙漠测试“嫦娥三号”探测器原型月球车。在保护区管理局人员的陪同下,他在安南坝保护区看到了真正的野骆驼。

回想起当时的情况,他还给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糗事”:“在保护区看到野骆驼的时候还是很激动的。其实,我自己之前去过那附近,沿着安南坝那条公路,还没进保护区,就看到周围全是骆驼。当时我以为这就是野骆驼,还心想这么多的数量应该不需要保护了吧。后來才知道,我看到的那些都是家骆驼,和野骆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家骆驼和野骆驼的基因差异在2%-3%,人和大猩猩的基因差异才只有1.5%左右。”

野骆驼,又称野生双峰驼,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野生骆驼,全球范围内数量不到1000峰,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罗布泊、甘肃安南坝、敦煌西湖及蒙古国,共约2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内。这一曾经广泛分布于中亚干旱荒漠区的物种,由于气候变化、丧失栖息地、捕食、狩猎、疾病、人类驯养和杂交繁育等种种问题,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如果从现存数量来看,可以说,野骆驼比大熊猫还要更为珍贵。

当知道野骆驼面临灭绝危险的时候,刘少创下定决心,用自己的技术与知识,为野骆驼的保育工作作些贡献。野骆驼的数量稀少,且分布范围广泛,要在地面追踪它们,是一大难题。过往的研究中,动物学家基本只能单靠蹄印和粪便踪迹加以研究。擅长利用卫星观测地球表面的遥感专家刘少创想到,自己所掌握的卫星遥感技术和定位技术,在野骆驼的保育方面大有可为。最佳途径就是,为野骆驼戴上连接卫星的项圈,根据卫星传回的数据,了解它们的迁徙路线、生活环境和潜在威胁。

在刘少创看来,野骆驼不仅因为数量稀少而值得保护,“野骆驼是荒漠地带的一个旗舰物种,你把它保护起来,相当于在保护整个生态系统。而且,野骆驼的基因中或许存在着解决人类重大疾病的钥匙,比如,野骆驼生活在原子弹实验场,经过辐射却没得癌症,没有死亡。另外,它还可以饮用咸水,也没得心血管高血压之类的病。这些原因都是未知的,我们对野骆驼的了解还很少”。

克服困难只是工作的一部分

尽管都是科学研究,跨领域依然不易。在野骆驼的领域中,对于刘少创和他的团队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刚开始,我对动物学的知识完全不懂。不过,我有一个优点就是还算善于学习。我们就想着如何能把我们的技术应用在里面。我们一边学习动物学的知识,一边探索技术的运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如今我们基本上算是能够为这个领域作一些贡献。”

2012年5月6日,刘少创和他的团队在动物管理局的协助下,为一峰野骆驼装上了定位项圈,这是中国境内第一个野骆驼跟踪器。后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保护区的管理局也逐渐跟踪了一些野骆驼,数据慢慢丰富,以此为基础,就可以逐步对野骆驼的栖息环境进行评估,并作出相应对策。

十几年的努力,说起来几句话即可囊括,但具体到每一天每件事,处处皆是挑战。“最早并没有经费的支持,要自己出经费购买跟踪器。包括那里的野骆驼保护站,最早也是我资助建立。这并不是说你有钱没钱,主要是我觉得这事儿该做。钱以后还可以赚,错过了保护野骆驼的机会,可能就来不及了。”跟踪器的价格一般从几千元到两三万元不等,这还不是唯一的开销。通过卫星通讯将数据传回的费用同样不菲,还有寻找野骆驼时所用车辆、人员、麻醉师与麻药,皆是花销。“我们现在还遇到一个问题,目前在中国已经买不到麻醉药了,我们用的都是原来的库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新的药品。”

艰苦的工作环境同样带来挑战。野骆驼分布的大部分区域常常没有手机信号,没水没电,恶劣的环境完全不适宜人类生存,考察难度很大。

2013年,刘少创还在此经历了翻车事故,当时他的眼睛磕到了座椅上,直到现在,他的眼角还有一些下垂。不过说到这些,刘少创就仿佛在谈论“今天中午吃什么”一样云淡风轻:“我觉得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其他任何工作,开始的阶段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是正常的。克服困难是种常态,这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当我们遇到困难,就去想办法克服,当我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其实也就实现了我们的目标,所以,我觉得也没什么特别稀奇的。”“不算稀奇”“没什么问题”……当谈及过往的艰难坎坷,诸如此类的言辞反复出现在刘少创的话语当中,让人相信,他当真没把这些放在眼里,相信他看待这些“坎儿”仿佛人生的一味小佐料。这或许就是数十年科学研究所赋予他的豁达与平和。

获得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不只意味着这一项目受到了全球范围的关注与肯定,更意味着经费上的支持。据介绍,大奖将从多个角度支持野骆驼研究的工作,包括收集生物样本以及研发并采购疾病监测仪器。此外,劳力士还会资助40个卫星跟踪器的一年卫星通讯费用,这正是野骆驼研究中一项主要开销。而所有的这些工作,均是为了帮助建立两个全新的保护区。

目前,中国境内已有三个与野骆驼相关的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分属于不同的省份和部门。蒙古国境内同样也设置了保护区来保护野骆驼。但跨国境跨省份的合作与管理、两国边界上设置的铁丝网、野骆驼的活动范围在不断变化……诸如此类的情况都让野骆驼的活动与交流受到限制,也让针对野骆驼的保护与管理阻碍重重。

刘少创的团队和相关部门所致力于建立的全新跨国境的保护区,志在囊括目前野骆驼保护区的基础上,处理边界的铁丝网,并随着野骆驼活动的变化进一步扩大保护区范围,让野骆驼可以更加不受阻碍地生活。在此基础上,刘少创团队的空间技术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摘自《新民晚报》郜洁)□

猜你喜欢
野骆驼跟踪器保护区
保护野骆驼,从卫星定位开始
远方的野骆驼
光伏跟踪器阵列跟踪精度的测算方法研究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浅析一种风光储一体化跟踪器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超长待机的自行车位置跟踪器
双向多轨迹判定方法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寻找“荒漠苦行僧”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