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STEAM教育融入小学劳动课程的实践探索

2024-04-17 13:51李光祥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4年3期
关键词:新课标劳动融合

李光祥

当前,STEAM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STEAM教育被视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将STEAM教育原则融入小学劳动课程,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STEAM教育与小学劳动课程

1.STEAM教育的概念与原则

STEAM教育是一种跨学科教育方法,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融合在一起,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方法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和合作来应对真实世界中的问题。STEAM教育强调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将抽象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2.新课标对STEAM教育的要求

新课标的制定反映了对教育的不断演进和改进,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性思维。STEAM教育提供了一个整合各学科知识的框架,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跨学科地思考问题、应用知识解决挑战,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另外,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与STEAM教育的互动性和学生参与紧密相关。

3.小学劳动课程的特点与重要性

小学劳动课程在培养学生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通过小学劳动课程,学生能够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物品,修复日常用品,培养耐心和技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还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小学劳动课程还有助于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潜力。因此,将STEAM教育原则与小学劳动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融合STEAM教育与小学劳动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1.课程设计与内容选择

在实践中,融合STEAM教育与小学劳动课程的第一步是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与内容选择。以小学一年级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主题为“家园建设”的课程。在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家园模型,例如搭建纸板房屋,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构建居住环境,体验房屋设计和建筑的基本流程。通过这样的课程,学生不仅学到了实际的手工技能,还初步了解了基本的建筑学知识,如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环境规划等。

2.教学方法与资源利用

在融合STEAM教育与小学劳动课程的实践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引導学生通过合作与分享来解决问题。例如,在“家园建设”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模型构建,引导他们通过讨论和合作,不仅解决具体问题,还碰撞出更多的创新火花。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利用平板电脑展示建筑设计图纸、效果图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建筑设计的过程。

3.学生参与和互动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是融合STEAM教育与小学劳动课程的关键,有趣而具体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家园建设”课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设计,有的负责制作,形成一个个小团队,团队间还可以互相评价作品、提修改意见,甚至根据个人喜好和设计方案重组等。这种互动和合作不仅促进了学科之间的整合,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在展示和交流作品的环节,还可以创设一个个分享的平台,让学生能够从彼此的经验中学到更多,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点子。

4.教师角色与培训需求

在融合STEAM教育与小学劳动课程的实践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激发者。例如,教师在“家园建设”课程中需要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在学生组建模型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旁边提供建议,解答学生对建筑原理的疑虑,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此外,对教师的培训也是融合STEAM教育与小学劳动课程的关键一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接受关于STEAM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法的专业培训,以便更好地应对新的教学需求。培训内容包括STEAM教育的基本概念、跨学科整合的策略、以及如何将STEAM教育原则有机地融入小学劳动课程。一些优秀的培训示范可以通过研讨会、研修班和在线教育平台来进行。

三、融合STEAM教育与小学劳动课程的实验与调查结果

1.实施STEAM教育的小学劳动课程

为了探究STEAM教育在小学劳动课程中的实际应用,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富有STEAM元素的实验项目。我们选择了一项以制作简单机械玩具为主题的实验项目。学生首先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学习,包括机械结构、物理原理和简单的工程设计。接着,他们分成小组,通过团队合作,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属于自己的机械玩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测量、科学实验和艺术设计的能力,以确保各小组的项目既能运转良好,又富有创意。通过调查问卷和观察,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STEAM教育采取的跨学科融合的方法有浓厚兴趣,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劳动课程中。学生通过使用简单工具、材料和制作技巧,掌握了机械玩具的制作过程。在测量和调整尺寸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数学运算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在外观设计中,学生发挥创造性,拓展了艺术设计的技能。此外,扩展的知识还包括杠杆、轴和齿轮等简单机械结构的原理。通过使用废旧材料,学生还初步确立了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明确了有效沟通、分工合作的重要性。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促进了团队协作和创造性思维。

2.学习成果与兴趣培养

基于学生的实际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以及对STEAM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评估,包括定期的项目评估、课堂表现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以及实际应用能力考察等。结果显示,学生在参与融合STEAM教育的小学劳动课程后,对项目中涉及的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知识点基本能够熟悉和掌握,逐渐形成跨学科融合的应用能力。另外,在生活中和学习上,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明显提高,学会了面对问题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具备了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此外,在兴趣培养方面,学生对各科学习也表现出了更加积极的态度,他们倾向于花时间更深入地钻研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并乐于用学科融合和交叉的思维来拓展各种知识技能。不少学生感慨,这样的学习方式真有趣,真有挑战性和成就感。

3.教师面临的挑战

在实施融合STEAM教育与小学劳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是小组合作中的协调者,还在课程设计和内容选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教师也面临更多的挑战。融合STEAM教育需要更多的准备和规划,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跟上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发展。此外,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学习,参与互动,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也会比原来更加复杂,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方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四、结语

融合STEAM教育与小学劳动课程,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新挑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各学科老师积极尝试,大胆探索。一方面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跳出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开展教学;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性地打通学科融合与交叉的通道,积极拓展和更新教学手段,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当前,我们融合STEAM教育与小学劳动课程的做法仅仅是一种初步的实践与探索,相信随着各地学校劳动课程建设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经验累积,融合STEAM教育的劳动课程将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猜你喜欢
新课标劳动融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融合菜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融合》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