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范贞 刘耀宝
隨着春天气温上升,大多数蚊虫也逐渐苏醒过来。人被这些蚊虫叮咬,不仅会产生疼痛,还可能感染各种疾病。因此,在这赏花踏青的好时节,我们特意为您准备了一份户外防虫指南。
1. 蚊子 蚊子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昆虫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有3500 余种,我国境内有近400 种。蚊子在叮咬人时会分泌唾液,导致被咬部位皮肤充血、水肿,造成难以忍受的瘙痒感。如抓挠瘙痒部位,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进而引发局部感染,甚至留下瘢痕。更为严重的是,蚊子能传播疟疾、登革热、黄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80多种传染病。
被蚊子叮咬的人,可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来缓解症状,也可通过冰敷来减轻红肿和痒痛。此外,使用碱性溶液(如肥皂水)中和,也可起到缓解作用。
2. 白蛉 白蛉是一种体形较小的吸血类昆虫,多为灰褐色,全身覆盖着细毛。在我国,白蛉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的农村地区。每年5 月至9 月是白蛉的活动季节。它们通常栖息在阴暗、潮湿、避风的地方,如屋角、墙缝、畜舍、地窖、桥洞、洞穴等处。白蛉昼伏夜出,黄昏时开始活动,黎明后逐渐停止。
被白蛉叮咬后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与被蚊子叮咬相似,皮肤上常出现小的瘙痒性丘疹,容易被误认为是蚊子叮咬所致。然而,白蛉叮咬处红肿痊愈后会留下黑色素沉积的印记。如有户外活动计划,大家要尽量避开白蛉活跃的时段,选择在白天进行户外活动。
3. 蜱虫 蜱虫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叮咬人体后可进行长时间的吸血活动。它们通常寄生于皮肤较薄、不易被搔抓的部位,如颈部、耳后、腋窝和大腿内侧等。吸血后,蜱虫的体积可以膨胀几倍甚至几十倍。人被叮咬处的皮肤会出现局部充血、水肿等急性炎症反应,也可能继发感染。
有些蜱虫还能分泌神经毒素,引起肌肉萎缩性瘫痪或神经麻痹的“蜱瘫痪”症状。此外,蜱虫是森林脑炎、克里木- 刚果出血热、莱姆病、Q 热以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
进行户外活动时,大家应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蜱虫栖息的环境中坐卧。如需进入这些区域,应穿着防护衣物、戴防护帽,或穿经驱避药物浸泡过的衣物,并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避剂。
建议定时检查体表是否有蜱虫附着,一旦发现,应立即抖落。若被蜱虫咬伤,切勿硬拽虫体,以免蜱虫口器内的倒刺留在皮肤内。此时,应先用酒精涂抹虫体,再用镊子小心取出,如无法完全取出,应及时就医。
4. 毒隐翅虫 毒隐翅虫是一种类似蚂蚁的小飞虫,多栖息于杂草丛生的潮湿环境中。它们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并具有一定的趋光性,通常以稻田中的害虫为食。
毒隐翅虫通常不会主动叮咬人类。
如误拍打该虫,其体内的强酸性体液会接触到人的皮肤,引发强烈的刺激性反应。被咬部位皮肤常出现水肿性红斑,并伴有密集丘疹、水泡或小脓包等,附近淋巴结也可能肿大。
如发现毒隐翅虫,切勿随意拍打或碾压,应轻轻将其抖落或弹走。若不慎被咬,应口服扑尔敏、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物,外擦皮炎平等药物。
5. 蜜蜂 在户外野餐时,甜食和含糖饮料等可能会吸引蜜蜂。蜜蜂蜇咬通常会导致被咬处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如果多处被蜇伤,伤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头晕、恶心、晕厥等症状。
大家尤其要注意黄蜂(又称胡蜂、马蜂),其毒液呈弱碱性。人被黄蜂蜇后,局部皮肤除了会出现疼痛和瘙痒,还可能伴随红、肿、热等过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应,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发热、溶血、昏迷、休克等症状。
在户外活动时,若被蜜蜂蜇伤,应立即检查蜇伤部位,确保没有遗漏,并用针尖或镊子小心地将蜂针取出,切勿挤压伤口。由于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因此可将肥皂水或小苏打水轻轻涂敷在蜇伤处以中和毒液。如果是被黄蜂蜇伤,可用食醋或1% 的醋酸擦洗伤口。此外,对伤口进行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6. 红火蚁 红火蚁是火蚁的一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地区。它们常筑巢于农田、苗圃、绿地、草坪等处。成群的红火蚁聚在一起时,就像一团浓烈的火焰。
红火蚁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极具危险性的蚂蚁之一,它们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当蚁巢受到侵扰时,红火蚁会迅速出巢对入侵者发起攻击。
人被红火蚁叮咬后,会感到火灼伤般的疼痛,随后被叮咬处皮肤会出现类似灼伤的水泡。部分人对红火蚁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大家应尽量远离蚁穴和疑似蚁穴的小土堆,避免赤脚活动。
一旦发现红火蚁在身上,应立即将其抖落。被叮咬后,如有条件可先用冰块或凉水对伤口进行冷敷,以减轻疼痛感,然后再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同时保持伤口清洁,切勿抓挠以免引发二次感染。
在户外被蚊虫咬伤绝非小事一桩,轻则导致皮肤红肿、瘙痒,重则引发过敏反应甚至虫媒传染病。若被叮咬后出现瘙痒、红肿、疼痛、皮疹或水泡等皮肤症状,建议前往皮肤科就诊。若出现呼吸困难、过敏反应、头晕或恶心等症状,建议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若咬伤部位出现明显的感染迹象,如红肿加重、化脓或形成脓疱等,建议前往感染科就诊。
想要远离户外蚊虫的滋扰,以下几点预防措施务必牢记在心。
1. 尽量减少皮肤暴露。去户外要尽量穿着长袖衣物、长裤和袜子,并将裤脚和袖口扎紧,以减少皮肤的暴露面积。睡觉时最好使用蚊帐。
2. 使用防蚊虫产品。进行户外活动前,要在外露的皮肤上涂抹有效的防蚊虫产品。
3. 远离植物密集区域。草丛、树林等植物密集处是蚊虫容易聚集的地方,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留在这些区域。在草地上休息时,最好使用野餐垫,不要直接坐在草地上。
4. 活动后保持清洁。户外游玩结束后,应及时清洗衣物和身体。在清洁全身时,要注意检查身体是否有被蚊虫叮咬的伤口,特别是肘窝、腋窝、腹股沟等容易被忽视的部位。
5. 外出时携带常用药物。出发前,请务必了解蚊虫叮咬的防护知识,并准备好常用的防虫药物和治疗药物,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