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琛 董国珍 李奇泽 付国霞 贾亦非
摘要:近年来,大数据技术越来越成熟,本科院校普遍利用它来辅助教学,因此,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学生群体画像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一些学校通过构建数字模型、设计数字系统和建立预警机制建构了比较健全的学生群体画像,收集、存储、整合、分析学生的相关数据,形成了标签化的学生画像,并将其应用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人才培养方面,不仅简化了学校及教师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还提高了学生的自律自勉能力。
关键词:大数据;本科院校学生;群体画像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3.034
中图分类号:G 711,TP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4)03-0-03
1 大数据背景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画像
构建与应用的意义
一般意义上的学生群体画像指的是通过收集、分类学生的各方面信息掌握学生在性格、喜好、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并依据这些特征构建一个完善的学生数据体系。在大数据技术发达的当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画像就像学校设置的一個“信息库”或“侦查兵”,为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这个“信息库”或“侦查兵”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多方面、多角度地收集了姓名、性别、民族、出勤、考试成绩、进出校、活动参与、借阅图书、上网行为、心理变化等与学生相关的静态和动态信息,并通过设计好的网络系统对它们进行了整合、提取和分析,形成了特征鲜明的学生群体画像。通过群体画像中的学生数据,学校管理员可以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和预测学生情况,实现规范、高效、预判的教学管理。可见,本科院校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和应用学生群体画像是很有必要的。
对学校和教师而言,学生群体画像的构建和应用能够提供丰富的学生信息,如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心理状态、日常行为、遵纪守法情况等,而且这些信息是以电子档的形式存储于画像系统中的,能够比较全面、快速、有效地提取出来。此外,学生群体系统还有预警功能,在预测到学生学业成绩可能不达标时自动发出预警,这就给及时预测、发现问题、减少隐患提供了保障。可以说,学生群体画像能够给学校和教师提供很多教学依据,让他们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展开教育。例如,根据一些本科院校的画像数据,现在的“00后”学生群体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大多数“00后”学生群体有突出的个性,讨厌生硬、灌输式的传统教育。由于现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宠爱,形成了比较强的自主意识,追求自由、个性和新鲜,所以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不符合学生的现实需求,必须进行改革。第二,许多“00后”学生群体容易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因阅历少、心智不成熟而容易被网络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想影响,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不利于自身和社会的未来发展。第三,很多“00后”学生群体都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喜欢展现自己、证明自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如果表现欲望过度、自我意识过强,那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失去自我,意志消沉[1]。根据上述特点,学校就可以及时制定应对计划,改变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导,让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群体画像的构建和应用能够提供其学业完成情况、参与活动情况、获奖情况等各种信息,对督促自己自律自勉有一定的作用。当前,一些本科院校的数据库并不健全,所以还需要管理员将学生的信息通报给他们,这就容易让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不利于其自我检查、自我警醒等意识的产生。而学生群体画像是一个健全的学生信息系统,它支持学生登录平台,并在其登录时主动弹出预警信息,有效地帮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各学科的不足,提醒学生及时改变学习策略,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2 大数据背景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画像构建的步骤
2.1 构建画像数字模型
建构学生群体画像数字模型的第一步就是要采集学生信息。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采集的信息是否准确、全面、及时,会直接决定最终构建的画像数字模型能否使用。通常,本科院校的学生信息采集要从六个方面来进行。第一,要采集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等基本信息。第二,要采集学生各科的出勤情况、考试成绩、作业情况、参赛情况等学业信息。第三,要采集学生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情况的信息。第四,要采集学生在校期间得到的奖惩信息。第五,要采集学生借阅图书、申请助学贷款、出入宿舍、出入校门、食堂就餐等日常生活行为信息。第六,要采集学生的身心健康信息。
采集完学生信息的下一步就是将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特征标签。具体来说,这一步要统计和分析学生信息,并给每一个学生都“贴上”属于他自己的各种维度上的标签。当然,姓名、性别、民族、政治面貌等固定信息不需要统计和分析即可“贴上”标签。“贴”标签之前要设置标准参数,建立数据化、符号化、形式化的标准知识体系,分类数据,解析数据。其中,标准参数的设置极为重要。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理解,下面将以学生的起床时间参数设置为例进行分析。例如,早上正常就餐时间应为7:00~8:30,因此可以设置7点之前就餐为早起,设置8:30之后就餐为晚起。那么,以此为依据追踪A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在食堂消费的时间,就可以推断出其起床时间是否正常。
“贴上”标签后,系统就会对这些标签进行叠加和累积,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形成准确的标签化学生形象——学生画像。到此,一个完备的学生群体画像数字模型就构建完成了。
2.2 设计学生画像系统
2.2.1 设计系统架构
学生群体画像系统可分为硬件终端层、虚拟化层、管理服务层和Web层。硬件终端层主要为系统提供快速的训练和推算,因此要设计人工智能化的云存储、CPU及服务器、应用防火墙。虚拟化层的主要作用则是实现云计算系统的虚拟化,即设计涵盖虚拟机和云存储资源池的云计算系统管理软件。管理服务层是学生群体画像系统架构中比较复杂的一层,主要通过虚拟化层的系统管理软件实现对学生信息的管理和监控。这一层并不是固定的,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设计,可以部署计算机资源管理、GPU集群监控、训练任务管理、资源统计分析、深度学习、应用特征与性能优化等更细的管理服务框架。Web层则进一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深层次的学习模型和算法,如数据预处理、线下训练、线上推断、可视化展示等,并赋予这些模型和算法相应的自动化处理能力。
2.2.2 设计系统功能
該系统应配置以下四个功能。第一,学生群体画像系统应有数据接入的功能,因此要将系统自动接入学生信息来源的各个数据系统,包括个人信息系统、消费数据系统、上网数据系统、图书馆数据系统、选课数据系统、一卡通数据系统、门禁数据系统等,以获取标准、统一的数据。第二,学生群体画像系统应具备数据存储功能,就是将接入的所有数据存储、备份到系统中,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第三,学生群体画像系统还要有数据清洗的能力,因此要把存储下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关联与补全、过滤等各种处理。第四,学生群体画像系统应具有有效分析数据的作用,这就要求设计师为系统配置特征提取、样本整理、数据分类、回归分析等应用[2]。
2.3 建立画像预警机制
(1)加强顶层设计。对于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群体画像预警机制的建设,各本科院校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计划,如实现怎样的功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当前,大数据技术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在挖掘、提取、清洗、分析、转换等方面都做得很好,但学校必须给软件开发公司提供具体的计划,才能设计出令学校满意的预警系统。因此,学校要站在整体建设的高度来谋划学生群体画像系统的各方面预警功能。这就要求开发的预警系统要与管理学校日常事务的教务系统、学工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生活服务系统等各种系统互相连通,尤其是要配置数据接入端口,以实现协同办公。
(2)强化日常维护。任何数据只有得到良好的维护,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群体画像系统的维护,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有效地助力学生培养工作。例如,采集环节要根据相应的指标进行,确保其科学性和规范性;复核环节要注意设置复核数据的期限,及时对系统中的每一个模块进行数据复核,并及时纠正和清洗复核中发现的不准确的数据和无效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运行效率。
(3)防范数据风险。首先,要提升账号密码设置的强度,设置合理的密码更改频率,防止数据泄露。其次,要设置管理员权限分级,以防有人滥用权限盗取数据,尤其是要严格限制普通管理员、学生用户等无关人员的权限,禁止其查询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健康状态等涉及学生隐私的信息。最后,要应用防火墙技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安全等级的软硬件防火墙,以便管理员早日发现异常,及时解决问题。
(4)有效运用结果。构建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学生群体画像主要是为了让学校及教师能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预判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疑问和困惑,从而更细致、深入地开展学生培养工作。因此,学校及教师一定要有效运用学生群体画像系统提供的结果,及早发现学生在学业、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学生出现大问题。例如,发现某学生在学业上有困难,教师可以给予更多协助,或安排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给予辅导;发现某学生经常违规违纪,教师要给予严肃的批评,并多加关注其课堂和日常行为;如果发现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教师要及时联系家长,必要时可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给予帮助[3]。
3 大数据背景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画像应用的实践
3.1 学生群体画像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一些本科院校将思想政治和学生群体画像相结合,利用学生群体画像统计了“00后”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状态和能力水平,并通过画像数字模型对学生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多维度的评测,比较准确地发现了学生的知识漏洞和薄弱点,为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群体画像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弥补教师因过度依赖教学经验和过度信任主观判断而存在的缺失,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为党和国家培养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优秀人才。依据学生群体画像,高校能够有针对性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方案,制定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构建精准的教育框架,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更全面地引导学生,做到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
3.2 学生群体画像在就业指导方面的应用
好的就业指导是在适应就业形势需要、适应就业制度改革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形成的,能够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提高就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求职观,打下坚实的就业基础。这就要求学校及教师要从学习、生活、心理、理想等各方面了解“00后”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根据实际来进行就业指导。学生群体画像可为学校及教师提供精准的数据。因此,一些高校将就业指导与学生群体画像相结合,利用画像技术收集了很多客观资料,并为每一个学生绘制了个性“画像”,结合不同领域的企业用人需求,制定精准的就业指导方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4]。■
参考文献
[1] 于卓言.群体画像视域下“00后”本科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精准供给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12):67-70.
[2] 潘晶晶,姚郑,关婕.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画像系统设计[J].中国教育网络,2018(10):46-49.
[3] 邱春华.大数据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画像建构及预警机制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19):48-50.
[4] 戴飞.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画像管理在就业指导方面的应用[J].营销界,2020(34):16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