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岩
李世伟在村里种过果树,在城里当过工人,如今在武汉体育学院做了6年保安。即便在武汉生活多年,工作忙碌,李世伟忘不了的仍是生养他的乡村与大地。他将满腔的思乡情愫灌注到文字中,写就了洋洋数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村庄的大地》,去年由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小说讲述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发生在豫南大地乡村的故事,刻画了豫南大地一个来自刘庄村的农民刘海山,及以其为主要人物的乡村人物群像,歌颂了人性的真善美,鞭挞了人世的假丑恶。作者以刘海山的命运发展为叙述主线,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前后发生的乡村变化为故事背景,写出了以刘海山为代表的广大中国农民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期间,从农民走向农民工的共同命运,刻画了他们纯朴、善良、忠孝、热情、勤劳、忍耐、进取的诸种优秀品质,塑造出了新时代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在朔方的初冬,“连风都像是漆黑的”夜晚,受人诬陷为强奸犯、调戏寡妇的青年刘海山,“心似乎被放在了冰柜中的冷藏室,凹凉凹凉的。他下了最后的决心,一定要离开这个生他养他的村庄”,准备跳进村东头的水塘,以“一死来了却人世间的恩怨情仇”“洗去身上污垢,还自己清白”。关键时刻,他的两个同村好友刘建成、刘喜旺拉住了他,在两个好友的劝说下,刘海山打消了死的念头,也开始了多灾多难的人生。
小说写了刘海山与老母亲相依为命、共同生活,虽然有两个哥哥,可长兄受泼妇长嫂的管制,二哥家境也十分困难,两个兄长一个惧内一个贫困,对他的帮助十分有限。好在有两个儿时好友刘建成、刘喜旺不时来给他宽心解闷,邻居刘清德叔的热心关怀,让他一步步走出了心理阴影,重新抬头做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刘海山的母亲去世,他成了孤家寡人,以前别人介绍的女朋友,也因他被人诬陷影响了形象,解除了婚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刘海山去当木匠学艺,跟随师傅走村串乡,给农家打家具做木活儿。在给王家闺女打嫁妆的日子里,刘海山认识了王家准备出嫁的闺女秋燕。共同悲惨的命运,善良的性格,让两颗心走到了一起。在好心人万师傅的鼓励支持下,秋燕私下解除了自己并不情愿的婚约,与刘海山连夜出逃,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的日子艰辛却充满希望,在刘清德等乡亲的热心帮助下,两人盖建了新房,喂养了猪羊,生育了子女。有了家庭的刘海山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和未来,不再靠给人打家具赚小钱,而是走进了农民工的大军,走进了城市,靠自己的技术和双手挣得更多的收入。
小说故事紧凑,悬念顿生,让读者在复杂的人际环境中,时时为主人翁刘海山的命运担忧、叹息,为他充满正义感的行为暗暗叫好;人物塑造也栩栩如生,既塑造了热心快肠、乐于助人的刘清德,木匠万师傅等正面人物,也刻画出了无情无义、尖酸刻薄,处处算计,没有亲情没有人情味的大嫂桂平、秋燕的嫂子素枝等反面人物。在塑造同一类人物中,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环境、个性,刻画出性格鲜明的个体人物形象:如正面人物刘清德是种地的农民,在刻画他善良、热心的一面时,还着重塑造了他外向、诙谐的个性;而同为正面人物的木匠万师傅,带着一大帮徒弟走村串乡,是见过世面熟知礼节的,他帮助刘海山的同时,塑造出的是一个稳重大方、运筹帷幄、受人敬重的师傅形象。
小说在塑造人物的同时,荡漾着浓郁的乡情,弥漫着豫南大地的民俗风情,对劳动的描写也充满了诗情画意。小说的语言也十分接地气,透露着豫南大地的风味乡情。
主要人物刘海山,是作者精心刻画的形象。他自强不息,在走出被诬陷的阴影后,不断上进,当木匠学手艺,进城当农民工支模板,不怕苦不怕累;他懂得感恩,对帮助他的清德叔尊敬有加,打工回来,买礼物怕不收,就偷偷把钱塞在老人家的枕头下;他孝敬老人,当见到岳父王有轩老两口儿被泼妇媳妇素枝虐待时,主动把他们接到自己的家里,并安慰秋燕,“我会把二老养到最后一口气。你放心,我说话算话,咱就是再穷,只要有咱几口吃的,就有二老吃的”;他忠厚仗义,当曾经欺负他的工地工友受伤时,他把受伤的工友背下几层楼的工地,并拿钱探望。虽然出身农民,但刘海山并不胆小怕事,是个能容忍又能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刘海山的优秀品质换来了光明灿烂的未来与希望:当他因打工受到欺负和不公的待遇回到刘庄,又受到亲戚的冷遇,人生处在十字路口时,“一辆黑色小轿车在他面前停了下来,这让大家伙都感到非常奇怪,在村里人眼里,能坐上这小鳖盖车的人,不是有钱就是有势”。“小轿车上一共下来三个人,海山一看,原来是史有利、安强、催冰川来了”,是他进城打工的老板、包工头儿,不打不相识的工友来了。刘海山为人处世的优秀品德感动了他们,老板接到了一个大工程,專程来请刘海山去当队长,并当场给了他一笔钱。小说结尾写道:
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暖暖的阳光洒满了大地,洒在了海山和秋燕的身上,融化着车轮下那曾经冻僵的路。
豫南大地上红彤彤的太阳,融化的是广大农民命运的苦难,散发的是中国新型农民优秀品质的光芒,闪耀的是中国大地广大乡村光辉灿烂的希望。
责编: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