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晓
全国两会上,科技部部长阴和俊首次亮相“部长通道”,并就舆论关注的“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问题作出回应。他指出,要出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把一半以上的基础科研费用投到35岁以下的年轻人身上,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把对青年人的培养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科技兴则国家兴。青年科研人员,正处于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充满热情的阶段,他们对于新事物更加敏锐、头脑中条框限制更少,正是出成果的时候。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青年科研人员的角色也愈发重要。复兴号高铁设计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8岁,北斗卫星核心团队平均年龄36岁,中国天眼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长三甲系列火箭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事实已经充分证明,青年完全有能力在核心技术科研攻坚中“挑大梁、当主角”。
就现实来看,大梁怎么挑,主角怎么当,固然在不同科研领域存在具体差异,但从舆论热议间,也可见一些带有共性的痛点。比如,青年科研人员处于起步创业阶段,在看资历、论头衔的项目评选中并不占优;在一些前辈众多的实验室、项目组中,也可能因资历尚浅,而深陷于各种繁杂事项之中。着眼于此,相关方面持续出台优化相关规定,从“确保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少于4/5”,到“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課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再到此番“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把一半以上的基础科研费用投到35岁以下的年轻人身上”……期待更多可操作的量化举措扎实落地,真正为青年人才减压蓄力,营造更加优渥的创新环境。
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研人才的竞争。能否将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转换为科研成果的“加速器”,关键变量仍在科研工作者自身。如今的青年科研人员,相较老一辈科学家有了更优越的物质条件、科研条件。但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生活工作压力、突破原创性尤其是卡脖子课题带来的研发挑战,也不容小觑。更为激烈的竞争之下,制度政策上的帮助、关心和信任还需要继续深化,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而青年科研人员也要多些静气、少些浮躁,把时间精力投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国家发展节奏上看,我国当代青年科技人才的职业生涯与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高度契合。心无旁骛投身事业、勇攀高峰,让一份份卡脖子清单变为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我们迈向科技强国的步履也将更加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