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我的朋友圈

2024-04-16 06:40:21王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适应朋友圈人际交往

王倩

关键词:朋友圈;同伴;适应;人际交往;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6-0076-04

【班会背景】

升至初中,学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面临适应问题: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习压力的加重、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归属和爱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要。初中生渴望结交新朋友,扩大朋友圈,以此来满足情感归属的心理需要。

进入新环境后,最好的适应方式、能得到最多安抚的方式就是表达自我、发现身边人和自己的相似点、得到身边人的关注和回应,所以本课以最常见的方式——发布朋友圈展开,既可以表达自我、看到身边人的情况,也可以相互交流,得到关注和回应,创造一个很温暖的班级场,促进同学适应新环境、新班级。

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针对初中生这一年龄特点,本节班会设计更多团体活动,创造全班“大”互动场景,促进学生熟悉对新环境、新群体,尽快融入新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班会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自己朋友圈的现状和特点,树立扩大朋友圈的意识。

2.行为目标:找到适合自己扩大朋友圈的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交往的热情和动力,感受扩大朋友圈的乐趣。

重点: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朋友圈。

难点:找到扩大朋友圈的方法。

【班会准备】

学习单“扩大我的朋友圈”

【班会过程】

环节一:导入问题

师:大家平时发朋友圈吗?如果古人有朋友圈,他们会发些什么?(展示想象的孔子、苏轼、张骞等人的朋友圈趣图)如果你也发条朋友圈来介绍自己,你会发什么呢?

生1:我会发一些照片,记录自己和家人经历的事情,写写自己的生活感受。

生2:我会发平时看到的一些有意思的事。

生3:我会发自己平时做的美食图片。

师:谢谢同学们的分享。朋友圈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聊聊“扩大我的朋友圈”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趣味朋友圈导入,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环节二:梳理问题

1.活动:绘制九宫格

(1)以九宫格形式发一条微信朋友圈来介绍自己;(2)内容是自己的爱好特长。以图画+文字的方式来表现;(3)注意,留出适当部分空间给后面的活动;(4)在九宫格下面写下你想分享的朋友的名字,可以是简称、符号、首字母缩写等。

2.分享:

(1)数一数你一共写了多少位朋友?在九宫格学习单最下面写上数量;(2)小组之间互相浏览九宫格下面写的朋友名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4:我发现我的朋友也是别人的朋友,是我们共同的朋友。

生5:我同桌写的朋友人数很多,而我写得比较少。

生6:我写的朋友和大家的都不一样,他们的好多朋友我都不认识。

师:通过观察,你可能会发现有的朋友你有,有的朋友你没有;有的人朋友圈里的人很多,有的人朋友圈里的人很少。

师:当你看见某同学的朋友圈写得满满的,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呢?

生7:我好羡慕。我也想像他一样有很多朋友。

生8:我有点郁闷,为什么我的朋友圈这么小呢?

生9:我想知道他是怎么交到這么多朋友的?

师小结: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归属和爱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和他人交朋友的诉求。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扩大朋友圈呢?

设计意图:九宫格活动为后面的主题活动做好准备。通过朋友圈可分享的人数多少,激发学生扩大朋友圈的主动性。

环节三:解决问题

师:今天老师通过“寻找有缘人”的活动,帮助大家扩大朋友圈。

(一)活动:寻找有缘人

师:此活动设有三个段位,分别是青铜、钻石和王者。玩家参加不同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获胜,才能获得相应的荣誉。

1.青铜版: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朋友圈。若你的九宫格中的内容和成员具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请该成员在你九宫格相应的格子里面签名。2分钟内寻求尽可能多的签名。拿到小组最多签名的同学获封“青铜”称号。

提问:(1)小组里谁拿到了最多的签名?你是怎么做到的?

生10:我先找比较熟悉的同学,然后再找不太熟悉的同学。

生11:我大声读出我的九宫格,让和我一样的同学知道我的情况,再去找他们签名的时候就比较快。

生12:我在传学习单的时候动作快些,主动把九宫格递过去给同学看。

(2)如何在2分钟之内拿到全班的签名?

生13:跑得快一点,抓紧时间找更多的人。

生14:我可以先给别人签名,然后再让别人给我签名。

(3)这对你扩大朋友圈有什么启示?

生15:交朋友要主动,不能被动地等别人来找你。

师小结:积极主动是扩大朋友圈的第一步。我们只有树立积极主动,开放交友的意识,才有可能扩大我们的朋友圈。

2.钻石版:学生为自己九宫格中的其中一格在全班寻找有缘人,具有相同特征的人起立,分享人和“有缘人”打招呼。寻找到的有缘人最多的同学获得“钻石”封号。

规则:(1)每组请一位同学站到讲台前面向全班提出问题,问题以“和我一样……”开头,如:“和我一样,喜欢打篮球的请起立”等;(2)问题是九宫格的某一格的内容;(3)其他同学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站起来;(4)分享者和“有缘人”打招呼(隔空击掌)。

提问:(1)看到这么多人站起来,他们和你有共同的爱好或相似点,你有什么感受?

生16:我感觉自己中奖了,没想到这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爱好。好开心。

生17:原来我只知道这几个同学和我一样喜欢唱歌,没想到还有好多人也喜欢唱歌。那以后周末我们可以一起去唱歌。

(2)这对你扩大朋友圈有什么启示?

生18: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和别人的相同点来交朋友。

师小结:心理学上有“人际相似效应”,即每个人都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交朋友。 找到这些相似点,我们就能找到熟悉感,进而更加乐于和他们交往。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彼此之间的相似性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我们的朋友圈。

3.王者版(宾果游戏):请学生站到讲台前面向全班分享自己的九宫格,若你的九宫格和分享者的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即为王者。

提问:刚才的分享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爱好?为什么你对它印象深刻?

生19:刚才有同学说他喜欢睡觉,我对这个爱好印象深刻。因为我和他一样也喜欢睡觉。

生20:有个女生说她喜欢玩cosplay,我印象深刻。因为这个爱好不常见,很与众不同。

生21:有同学说他喜欢在厕所待着,我就很好奇他为什么喜欢待在厕所里。所以印象深刻。

师小结:在人际交往中有个心理学效应叫做“自我暴露效应”,指的是自发且有意识地向另一个人透露自己真实且重要的信息。当有人真诚地向你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故事的时候,你们彼此的心理距离就会慢慢地拉近。因此真诚地分享,適当的自我暴露有助于我们扩大朋友圈。

(二)交友宝典:怎样扩大朋友圈?

1.提问: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是怎么扩大自己的朋友圈的?(方法总结)

生22:积极主动地交往。

生23:寻找彼此的相似性。

生24:真诚分享、自我暴露。

师:积极主动地交朋友,努力寻找和他人的相似性,适当的自我暴露,这些都是扩大我们朋友圈的好方法。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不仅找到了自己的有缘人,扩大了朋友圈,还感受到交朋友的乐趣。

2.提问:除了今天学到的方法,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分享给同学们?

生25:可以周末约喜欢唱歌的同学一起去唱歌。

师:对,走出校园,不断扩大我们交友的区域和场所。

生26:可以通过我们共同的朋友认识更多的朋友。

师:朋友的朋友也可以成为你的朋友。

生27:可以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集体活动、研学活动、志愿服务。

师:在集体活动中我们的朋友圈会有更多的交集,会认识更多朋友。

3.师小结:同学们分享的方法都很好。大家可以在生活中多多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寻找有缘人”的活动体验,自己总结出扩大朋友圈的方法,并体验到交朋友的乐趣。

环节四:总结收获

(一)活动:点赞朋友圈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又收获了哪些朋友?学会了哪些交朋友的方法?将今天的课堂收获和感受整理一下,重发一条朋友圈,邀请你的朋友们来点赞和评论吧。

1.编辑朋友圈:(1)绘制一个专属头像;(2)给自己起个名字;(3)把本节课的感悟收获整理成文。

2.介绍朋友圈:小组内顺时针进行分享。

3.发布朋友圈:小组代表分享朋友圈,喜欢的同学给分享者点赞(比心)或评论。

生28:大家好,我是努力的开心果。今天我交到了新朋友,很开心。我学到了交友小秘籍:积极主动、寻找相似、适当暴露。在此,我想寻找有缘人,ta爱看书、画画、吃美食、听音乐、喜欢和朋友聊天。如果你就是我的有缘人,请速与我联系,在线等!

生27:大家好,我是小太阳。今天我找到了很多和我有相似爱好的朋友,要积极主动地分享,多交朋友。这节课收获很多。

生29:大家好,我是洛本人。观赏着美丽的天空,和朋友们一起玩,感觉好开心,也很美好。我会把这份美好收藏下去。祝我的朋友们天天开心。

师:请为你喜欢的朋友圈点赞和评论(手动比心点赞)。

4.课后作业:继续分享自己的朋友圈并邀请自己的朋友来点赞和评论,一周之后评选“最佳朋友圈”。

设计意图:提供学生分享感受、沉淀收获的机会,即使课堂上没有看到更多同学的朋友圈或者没有得到更多的回应,在课下可以继续进行全班的互动,让活动影响持续。

结束语:“朋友圈”并不局限于“微信朋友圈”,而是代指一个人的人际支持环境。“朋友圈”是我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通过实际行动去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让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班会反思】

本节班会以古人的微信朋友圈趣图导入,通过创设微信朋友圈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扩大朋友圈的方法,体验交朋友的乐趣。本课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运用韦志中老师的积极心理学技术,以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为途径,在课程中运用体验、互动、分享及老师的讲解,营造温暖、和谐的团体氛围,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主题活动以九宫格活动贯穿始终。首先,通过绘制九宫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交友现状,激发学生主动交友的意识。接下来,通过“寻找有缘人”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扩大朋友圈的方法。最后,学生在“点赞朋友圈”的活动中总结提升本节课的收获。通过创造全班“大”互动场景促使学生之间产生情感链接,增强群体归属感。主题活动部分的寻找有缘人环节是运用樊富珉老师的内外圈技术,学生依托九宫格的素材,以自我为内圈,寻找外圈中更多的“有缘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交友的相关话题,进行情感表达;在活动中观察、体验、分享,在团体中汲取勇气和力量,达到了增加自信、放松身心、加深友谊、增强团体凝聚力的目的。

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每位同学都能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收获、成长。不足之处在于,点赞朋友圈环节给学生分享的时间有点少。可以把课堂活动延伸到课下,请同学们课下继续分享自己的朋友圈并邀请自己的朋友来点赞和评论,一周之后评选“最佳朋友圈”。

参考文献

[1]谭松林. 我的朋友圈——初中生同伴关系心理辅导课[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1):40-42.

猜你喜欢
适应朋友圈人际交往
科技期刊转型期编辑的适应与发展
出版广角(2016年14期)2016-12-13 01:56:52
简述大学生人际关系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7:25:33
浅析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价值工程(2016年30期)2016-11-24 13:20:46
适应现代社会的美术基础教学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20:09:01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0:33:03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05:51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