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喜俊
美学意境是中国画艺术的灵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它与中国画创作相辅相成,不仅对中国画艺术有重要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意境表现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画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必须立足传统。如何将中国画与当代审美意境进行融合,让它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亦是当前中国画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中国画创作中,笔墨是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通过对中国画创作中笔墨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画创作的美学意境。中国画中的“墨”是指画面上所使用的颜色,墨分五色,主要是指通过水调节墨色多层次的浓淡干湿,而这些墨色所表达的含义与意境也有所不同。“浓墨”色泽浓稠,浓黑无光泽,适合景别暗部,勾勒或点亮;“淡墨”墨色浅,水比墨多,色泽清亮,一般用于起笔、远景、树木和石头的细节描绘;“清墨”含有极少量的墨色,颜色与水色相近,适于表现一些虚无缥缈的景物,如远山、云等;“重墨”比浓墨墨色更淡,亦称为灰墨,通常用来为画面深色铺色,或者表现物体的灰面;“焦墨”是没有加水的墨,颜色漆黑发亮,但是比较难掌握,经常用来提点画面。中国画的“墨”和其他绘画艺术形式不同,其笔墨技法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创作者的审美理念和思想。当代中国画创作应充分运用“墨法”来表现主题。
浓墨重笔是中国画创作中常用的一种绘画手法。“重笔”是指笔画有力,经常被用来凸显画面主体或强调线条主笔,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中国画创作中,画家通过浓墨重笔可以突出画面主题与中心,使画面有一定的空间感、立体感和层次感,也能使画面更厚重沉稳。但是在使用浓墨重笔时,画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根据画面主题内容的需要进行浓墨位置的经营,这样才能使画面有主次感。第二,浓墨讲究“薄”,用笔要轻柔灵活,干湿浓淡形成变化,方能浓而不滞。
中国近现代国画家黄宾虹在作品中便多用浓墨重笔,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他追求墨色厚重,兼顾淡积墨、焦墨、破墨等多种墨法,代表作品为《富春江图轴》(如图1)。作品画面笔墨层层叠叠,主峰突出、小峰连绵,画面坚实苍茫,山石层层堆积却没有一丝杂乱,真正体现出了黄宾虹“黑、密、厚、重”的画风。
图1 黄宾虹 《富春江图轴》
淡墨轻笔是指用淡墨或浅色来表达山水画中的景物,使画面显得更空灵、清澈,呈现出一种“远山含黛”“近水含烟”的意境。在画中,淡墨轻笔能更好地体现出山水的自然之美和空灵之美,将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中。例如,画家在画山水时用浅色来表达云雾缭绕的山水之美。“淡墨轻岚”也是画家用淡墨轻笔表现山水自然之美的一种绘画手法。在绘画中,画家多将“淡墨轻岚”这一表现方式运用到对人物及各种景物的描绘中,表达云雾缭绕的山水之美和自然之美。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突出主题,还能使画面看起来更清新自然。同时,画家可将山水、人物、树木等景物进行合理搭配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丰富度。五代宋初山水画家李成的代表作《小寒林图》《茂林远岫图》等作品,便多采用“淡墨轻岚”手法,在淡中求变,用笔由虚转实,山川水墨相融,于似与不似的笔墨之间,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神韵。
中国画自古便重视设色。中国画的设色手法主要有:大小青绿、金碧、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画家在国画创作中运用色彩是对中国画进行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协调画面是国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设色需要与作品主题相符,使作品符合艺术审美和创作规律。作画之始,画家需要考虑色彩的主从关系,突出主色、辅色、点缀色,在一幅画面中做到色彩相合,相互照应。古代画家在运用色彩时,技法各异,王概曾这样说青绿用色方法:凡正面用青绿者,其后必以青绿衬之,其色方饱满。迮朗曾这样说积粉法的使用:积粉之法,如画牡丹、芙蓉花之类,素绢蒙于粉本之上,以粉逐瓣染成,每瓣边上浓粉,另笔蘸水染至根头,是日积粉……画大红牡丹,亦有丹砂积成如积粉法,用脂及洋红染瓣边至根后,以淡朱标衬背,其红自鲜厚。中国画配色之法固然丰富,但亦要有主次之分,同时需要考虑作品主题和意境的关系,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表现作品主题和意境,使画面呈现出和谐美感。
中国画中的色彩不仅可以表现艺术美感,还可以传达出画者对意境美、生活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追求。在我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进程中,“水墨至上”思想较为明显。中国画创作中合理使用颜色,能够产生很好的视觉表现效果,更好地传达精神理念,特别是在表现气韵神采方面,注重将颜色关系和绘画主题结构有机组合起来,从而创造出完美的意境。随着当代中国画学科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色彩”自身也渐渐变成一种脱离“形”而存在的一种艺术语言。它不仅能用于造型,还能用于表达情绪。
中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一生对荷花情有独钟。他将荷花与各种事物结合,表现了对更高境界生命的追求与感悟。齐白石的作品《荷花鸳鸯》(如图2)用深红色的莲花与黑色的叶子对照,浓郁而厚重,两只鸳鸯并肩而游,朴实无华,别有一番情趣。
图2 齐白石 《荷花鸳鸯》
在中国画创作中,造型是艺术形象的重要体现,它直接反映了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和个人情感,对展现国画作品的美学意境有重要作用。因此,当代中国画创作者亦应注重通过造型表现作品的意境美。
中国画中所谓的“静”,即是与画中的“静”相对的状态,如“水动山静”“树动石静”“人动屋静”等。从画面构成的形态来看,对称即静态,均衡即动态。静态与动态可以是局部的,亦可以是整体的。所以,中国画可以是动态中包含着静态,也可以是静态中包含着动态,两者相辅相成。总的来说,动静结合是指在国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要充分考虑画面中的动静关系,并根据画面内容将其展现出来。例如,中国当代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如图3),运用“全景”的构图手法,以青绿为基调,打破时空的局限,营造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氛围。画家运用多种色彩进行点缀,画中四季交替、动静结合,同时将水墨、颜色和线条等元素融合到一起,表现出了奔腾的黄河、蜿蜒的长江,还有远处的高山平原、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等不同的自然风景。
图3 傅抱石 关山月 《江山如此多娇》
虚与实是国画造型表现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虚是指没有表现出来的部分,实是指表现出来的部分。虚和实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虚境可以为实境营造出意境,实境也能为虚境增添更多光彩。虚实结合主要包括以下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以虚显实,即通过虚来凸显实;另一种是以实显虚,即通过实来衬托虚。以虚实相生为例,虚实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作品的整体意境。虚实相生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将空间划分成两个部分,通过对空间划分的合理安排,让整个画面更协调;二是在画面中添加一些次要物体,以次要物体突出主要物体。
中国绘画的构图通常可用题跋处理均衡问题。在当代国画创作过程中,画家可以通过题跋和落款印章对画面进行合理布局,使其更好地展现出画作的意境。如明代沈周作品《盆菊幽赏图》画的是明朝大臣傅瀚等人一起去看菊,结果菊花未能按时开,于是作“催花诗”一首,劝菊早点开花。画中秋水清澈,树叶似霜,菊花围绕凉亭,含苞欲放。三位士人饮酒作乐,十分雅致。此画为经典的文人聚会图,画中左边的诗词在画面构图中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一,既平衡了画面,使图文呼应得当,又将明朝文人交游的雅致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意境。
在中国画创作中,画家可利用多种艺术形式点醒画面意境,使人们在欣赏画作时能够感受到画作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具体可以通过文词、诗句等点醒画面,以衬托物象的美,加深画中意境。清代汤来贺在其《内省斋文集》中曰:“善诗者句中有图绘焉,善绘者图中有风韵焉。”方熏在《山静居画论》中指出,“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题跋不但能补全作品的结构和布局,而且能表现作者内心世界的思想。题跋与画中的内容互相补充、完善。一幅画中的诗与画的境界是相互联系的。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诗的境界,让静态的绘画呈现出动态的生命感。例如,画家郑板桥多以墨竹为主题,且喜欢在画中题诗,通过画与诗的完美结合将自己对竹子的热爱之情融入作品中。
中国文字语言的构成之美在于结合了抽象的思维方式,而且,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画面中会呈现出独特的形态之美,它并不拘泥于具体的范畴,就像是一首美妙而纯粹的乐曲。在中国画中,题跋并非一种独立的形态,更应成为绘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书写题跋时,创作者要根据作品的格调、意境与颜色的相互关系,从画面的整体构图出发,确定布局的格式、字体大小,产生“常中有变,变中有常”的艺术效果。印章原本是一种证明身份的凭证,具有验证的功能。自宋元之后,由于对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的重视,文人画家逐步意识到其在创作中的重要功能。书法与印章相互映衬,既可为画面增添色彩、烘托氛围,又可调节画面中心,弥补版面之缺,达到稳固与均衡之功效。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当代中国画创作要充分把握美学意境,创作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同时,当代中国画家要通过不断实践,拓宽中国画画面的意境表达范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中国画会遇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这也在提醒我们,只有守正创新,方能行稳致远。